常 钊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探析
常 钊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作为高师院校基础课程的公共教育学,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堂冷漠的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涉及社会和学校等多个方面。改变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状,需要在对公共教育学课程定位进一步明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师范意识。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
公共教育学(或称“教育学公共课”)是高师院校面向教育学专业以外的师范专业开设的教育学课程,目的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是体现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课堂冷漠现象是指大学课堂内学生逃课、旷课以及课堂上不听课,甚至有的课堂出勤率低于50% 的现象[1]。在长期的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堂冷漠现象,这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
课堂冷漠可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是指学生没有按规定时间、地点上课的旷课行为。隐性逃课即学生虽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去上课,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由于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公共教育学的显性逃课行为很少发生,课堂冷漠主要表现为隐性逃课,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学习非教育学知识
调查获知,有50%的学生都曾有过公共教育学隐性逃课的经历。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隐形逃课的学生中约有半数是在公共教育学的课堂上学习非公共教育学课程的知识,其中学习英语者居多,其次为专业课,少数学生为各种资格证和就业应聘考试做准备。关于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刷英语试题的行为,有学生解释是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考研英语的压力。
(二)休闲放松
根据观察,隐性逃课的一部分学生属于“休闲者”。他们视公共教育学课堂为特殊的休闲场所,用各种掩人耳目的手段玩手机、阅读小说或者睡觉。这种休闲放松式的隐形逃课因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专业的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比较少,而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进行休闲放松的情况则比较多。休闲放松式的隐形逃课因学生性别的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男生在课堂上发生这种休闲放松的情况比较多,女生出现这种现象则比较少。
(三)消极回应教师提问
课堂冷漠最令任课教师产生困扰和有挫败感的,就是课堂上出现教师近乎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讲台下多数学生在认真听讲,但也有近30%的学生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教师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实现与学生互动,但教师的提问常常无人应答,甚至出现教师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却不知所提何问的情况。在课堂上,除学生关注的就业、教育公平、学生生活状况等话题外,对教育学课程中涉及的最基础的理论问题,如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的讲授,多数学生表现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
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的消极影响可以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4个维度进行衡量。
(一)学生维度
从学生培养的角度看,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教育规律的把握、正确教育观的树立以及教育情感的提升,不利于“准教师”专业基本素养的形成。课堂冷漠现象折射出了学生身上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学习方法不良的情况。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师范生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下降,出现价值观的偏离,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教师维度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讲授公共教育学的教师,辛勤劳动的付出却频繁遭遇课堂冷漠,会产生得不到学生尊重的感受。教师难以获得劳动的快乐体验,就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从而产生挫败感,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厌教一旦出现,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的发生就会更加普遍和严重,公共教育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低效也就自然形成。
(三)学校维度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教学活动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方面,课堂冷漠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出现,甚至会引发程度不同的教学事故,不但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而且会影响到学校办学的形象。不论是显性逃课,还是隐性逃课的课堂冷漠表现,对高师院校人力、物力资源都会带来严重浪费。
(四)社会维度
从服务社会的角度看,高师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或者优秀教师的重要职责,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是教师教育的奠基工程。课堂冷漠现象长期存在会严重影响高师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导致向中小学输送的合格教师的比例下降,培养出的“眼高手低”的教师在走向中小学教育工作岗位后,教师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而阻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社会因素
1.就业压力的影响。近年来,国内中小学校引进教师基本上都需要经过事业单位招聘程序,许多中小学都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尤其是重点中学或示范中学,引入教师的门槛更高。所以学生会有“即使学好教育学课程,毕业了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想法。学习的是师范类专业,毕业却不能够当上教师的就业现实对学生的学习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通过考取研究生以获得更宽的就业平台,学生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外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上,在学习其他课程上精力投入不足。访谈中了解到,多数学生深感考研和就业压力巨大,有些学生不自觉地在学习上出现功利化倾向,对与考研、就业无关的课程学习存有不同程度的抱怨,课堂冷漠现象自然出现。被动听课、跟教师互动不积极,甚至逃避上课等行为,许多学生认为很正常。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存需要,反映在学生对就业的功利化追求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把教育作为工具以获取就业机会,从而获得个体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其实质是把受教育的人也工具化了。“过度追求工具的有效性,使得教育本来肩负的解放人、完善人的功能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它的经济功能、工具功能的不断扩大。这种极端追求功利的取向最终将导致教育的异化,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且应该极力反对的。”[2]过度功利化的教育行为,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教育,它能给予人们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不能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根据。对生存的必要性不断地产生怀疑还会使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进而还会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3]。高师院校学生基于就业的生存实际,即使借助于教育工具化实践,获得教师从业资格,轻易满足于教师职业对其个体生存的实现,但在教师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训练缺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对职业的热爱,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就会不足,从而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2.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极大。随着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变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变得更强。一方面,网络教育的便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对传统的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形成冲击,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寻找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学课程资源,使得学习的过程更加丰富,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但同时也降低了师范生对授课教师的信任感和支持感,导致课堂冷漠的发生。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达为师范生的隐性逃课提供了便利。根据观察和访谈发现,隐性逃课的学生中,有近一半学生会在公共教育学的课堂上利用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聊天、购物等活动。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几乎与人们寸步不离,面对网络这个开放的无所不包的巨大信息源,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控”“手机控”,学生就更加不知所措。使学生在课堂上安心听讲,如果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堂冷漠现象的出现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学生已经不再把课堂上按部就班的上课当作获得课堂教学知识的唯一渠道。对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重难点,他们认为通过网络进行深入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这种学习观的异化,成为产生课堂冷漠的重要源头,使得教育者的课堂教学目的受到冲击,课堂教学设计受到干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逐渐趋同,教与学的关系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产生了一些需要重新认识、思考和研究的教育问题。
(二)学校因素
致使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长期存在的学校因素涉及教师、学生、课程、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能力低。访谈中多数学生反映教育学任课教师讲课不够生动,教学方式老化,课堂气氛压抑,无法吸引学生兴趣。“有的老师的讲义一成不变,上课枯燥无味,缺乏激情,带动不了学生,还不如自己看其他书本,或者去图书馆自学。”部分教育学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不高,缺乏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了解,使得教育学课堂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的阐释力不强,预见性差。学生反映“案例听上去挺有趣的,但是老师讲过就忘了。”教师也会把教育经典案例引入课堂,但引入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缺乏生动感,对案例的阐释也没有深度,因而无法结合案例使学生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经历研究过程,达不到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达成教育目的之手段的体系,是教师教学实践力的最直观表现”[4]。“老师就是整个念PPT啊!”学生们的惊讶反映出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利用PPT等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教学内容时,不能促成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巧妙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照本宣科阅读PPT的做法,没有强大的教学基本功作为支撑,只会适得其反。另外,课堂上如果师生交流环节缺失,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理解和掌握过程中的症结,也就无法解学生之惑。课堂中诸如上述情况的存在,都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呆板,驾驭课堂能力有限的反映,这种重“讲”轻“育”的做法,是造成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发生的重要根源之一。
2.学生的师范意识弱。师范意识缺失,反映出学生对教育学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仅仅将教育学视为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要手段,没有认识到教育学课程学习是获得教师基本素养的基础,是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理论源泉。师范意识缺失,还反映出学生自控能力差,“身正为范”的从业修养不够,教师职责认识不深。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前期”,思维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具有明显特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从而很容易对学校和教师的某些管理制度和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例如,某些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每节课都通过点名的方式稳定学生的出勤率,以保证教学质量。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人在心不在”,出现隐性逃课式的课堂冷漠。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看到周围有同学课堂冷漠并没有受到处罚,其他同学也就会效仿,不认真听课了。不论是显性逃课还是隐性逃课,从众心理都成为部分高师学生教育学课堂冷漠的“操盘手”。师范意识的缺失反映的是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悲观失望,多看到教育的负面现象,对教育成就视而不见。部分学生认为,“即使教育学学得好,到了中学里也未必能用上。教育制度决定了教育现状,有些现象很难改变”。对中国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悲观认识和评价,消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助长了课堂冷漠情况的发生。
3.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差。公共教育学被教师们戏称肩负有“救世主”的重任,既要传递教育理论,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又要使学生获得教学技能、教育实践能力,但多重目标的叠加使其不堪重负。公共教育学在实践中缺少改革创新,几乎所有的高师学生都反映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理论空洞,与实践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使所学理论与自己了解的教育实践发生联系。有学生明确表示“教育学课程里反映和追求的教育与现实教育差距太大,不可信,也不可用。”尽管公共教育学地位重要,但教学安排缺少科学性。课程学时和学分偏少,在教学计划的总学时中所占比重偏低。以山西省某大学为例,公共教育学课程时数为54学时,仅占3个学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果差,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集中授课相关。集中授课即授课教师对集中在空间比较大的教室内的不同班级(甚至是不同专业)学生同时授课。授课时,学生人数少则80~100多人,多者竟达120~150人。这种授课环境客观造成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很低,学生偶尔做小动作也不会被注意到。而且由于授课教室空间大,座位居后的学生常常存在看不清楚或听不清楚的情况,导致听课的积极性降低。上课人数较多,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心理,教师的课堂管理也很困难,无意中给学生一种暗示:这门课程不重要。此外,课程考核评价创新不够。据调查,山西某大学长期采用"平时成绩30%,笔试成绩70%"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即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占到成绩30%的比例,这一要求表面上可以适当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实践中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隐形逃课的现状。
“高等教育目前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教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课堂的教学现状,改革课堂教学中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回归课堂”。[5]着眼于提高未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素质,改变公共教育学目前存在的课堂冷漠现状刻不容缓。
(一)深入开展课程综合改革
要明确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定位。荣司平教授认为,“一门课程的定位关系到它的目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如果一门学科作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定位不准,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迷失方向,陷人迷惘之中”[6],教育学真正的使命并非仅仅“教为人师”。这门课程是帮助学生去理解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培养学生的教育热情,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要适当增加公共教育学的课时和学分。任课教师认为公共教育学课时过少,使得授课过程中在处理“理论性”和“应用性”方面难以兼顾好,在授课时间方面,教师总感觉“捉襟见肘”,讲解理论就会缺乏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联系实践,阐释实践就会缺乏教育理论的讲解时间。因此,增加公共教育学课时与学分,不仅能解决好课程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问题,还能相应地促进师范生师范意识的增强。同时,教育实践机会的增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浓厚了,“课堂冷漠”也就不存在了。
要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研究。可通过组织不同院校召开课程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创新课堂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的特点,科学编制教学方案,丰富人才培养在能力和素质建构方面的内容,使公共教育学课程充满时代特征。
(二)提升授课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既包括教师在所教课程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包括教师的师德、观念、人格等。前者属于教师的学术性专业素养,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后者属于非学术性专业素养,是教师安教、乐教、善教的基础。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教育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很高。课程观摩教学、研讨,校内培训,校外进修深造,业余自主学习等方式都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性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由于教育学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变换教学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学有乐趣。比如案例教学,就可以通过对具体教育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理论,帮助学生认识教育现象,把握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形成“准教师”良好的学术性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注重完善教师的人格修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征。公共教育学教师是否具有健全和高尚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更会影响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们是否能够形成健康成熟的教师人格。提升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使教师不仅“从教”,而且“爱教”,以良好的心态和观念应对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积极的专业自我,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敬。
(三)强化师范生的师范意识
强化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就是使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的未来教师形象和教师所应负有的责任,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师范意识的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情,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职业理想,自觉地用教师规范约束和塑造自己,抵制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进而端正对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正确的教育观。
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组织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社会对教师的现实需求,可以促使学生把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审视并坚定自己的专业选择,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形成长久的职业发展动力。同时,高师院校要为师范生创设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邀请不同层面的教育学者或一线教师为学生开展讲座,介绍教育教学体会,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唯有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正确影响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认知和态度,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学课堂冷漠的现状。
[ 1 ] 梁丽娟,胡婷.大学课堂冷漠现象原因和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168-169.
[ 2 ] 张兴峰.教育功利化现象审视:工具理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26-28.
[ 3 ]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 4 ] 钟启泉.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J].教育研究,2017(1):95-105.
[ 5 ] 任永泰,赵红杰,杜晶,等.高等院校公共数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5(1):99-102.
[ 6 ] 李军靠,高延龙.高师公共教育学的价值追寻与意义重构[J].高教探索,2007(1):106-108.
(编辑:王佳)
2017-07-12
常 钊(1975-),女,山西临汾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乡村教育史、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G642
A
1008-6927(2017)05-0073-05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