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军(南阳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颜延之诗文系年考辨五则
王学军
(南阳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颜延之的《祭屈原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独秀山》《寒蝉赋》《大筮箴》等五篇诗文都与其外贬始安(今广西桂林)的经历相关。景平元年(423年),颜延之被任命为始安太守,由于路途遥远和中途停留,颜延之直到元嘉元年(424年)冬才到达始安就任。在赴任始安途中,颜延之景平二年(424年)经过湘州时作有《祭屈原文》,元嘉元年(424年)冬经过营阳郡(今湖南宁远县)时作有《为张湘州祭虞帝文》。元嘉元年冬(424年)至三年(426年)三月,颜延之到达始安就任太守,作有《独秀山》(元嘉元年冬至元嘉三年三月之间)、《寒蝉赋》(元嘉二年秋)、《大筮箴》(元嘉元年冬至元嘉三年三月之间)。元嘉三年(426年)三月,颜延之改任中书侍郎,离开始安,回到建康。
颜延之;诗文五则;系年;考辨
颜延之是元嘉三大家之一,当时与谢灵运齐名,《宋书·颜延之传》称:“(颜延之)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1]1891-1904由于时代久远,颜延之的作品多有散佚,作品编年也不齐备。本文由颜延之外贬始安(今广西桂林)始末经历入手,对颜延之《祭屈原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独秀山》《寒蝉赋》《大筮箴》五篇诗文的系年做一考辨。
《祭屈原文》全文如下:
惟有宋五年月日,湘州刺史吴郡张邵,恭承帝命,建旟旧楚。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弭节罗潭,舣舟汨渚。乃遣户曹掾某,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灵:
兰薰而摧,玉缜则折。物忌坚芳,人讳明洁。曰若先生,逢辰之缺。温风迨时,飞霜急节。嬴芊遘纷,昭怀不端。谋折仪尚,贞蔑椒兰。身绝郢阙,迹遍湘干。比物荃荪,连类龙鸾。声溢金石,志华日月。如彼树芳,实颖实发。望汨心欷,瞻罗思越。藉用可尘,昭忠难阙。[2]
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我们认为颜延之《祭屈原文》作于景平二年(424年),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是序言的时间信息。《祭屈原文》序言首句云:“惟有宋五年月日”。这里的“有宋”指刘宋王朝,始建于永初元年(420年)。“有宋五年”指景平二年(424年),为宋武帝刘裕即位、刘宋王朝建立之后的第5年。与此类似,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云:“有宋函夏,帝图弘远。高祖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颜延之《赭白马赋》云:“惟宋二十有二载,盛烈光乎重叶。”《宋书·礼志》载:“方称自有宋以来,皇子蕃王,皆无厌降,同之士礼,著于故事。”[1]400
二是张邵任湘州刺史的时间。《祭屈原文》序言云:“湘州刺史吴郡张邵,恭承帝命,建旟旧楚。”《宋书》卷46《张邵传》载:“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1]1394-1395《宋书·州郡志三》载:“湘州刺史……安帝义熙八年复立,十二年又省。宋武帝永初三年又立,文帝元嘉八年省;十六年又立,二十九年又省。”[1]1129由此可知,刘宋王朝建立后,宋武帝刘裕于永初三年(422年)恢复湘州建制,张邵任湘州刺史在永初三年(422年)至永嘉五年(428年),颜延之《祭屈原文》当作于张邵湘州刺史任期内。
三是颜延之任命为始安(今广西桂林)太守的时间。《宋书·颜延之传》载:“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寻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延之之郡,道经汨潭,为湘州刺史张纪祭屈原文以致其意。”[1]1892《南史·颜延之传》所载大致相同,云:“少帝即位,累迁始安太守。……延之之郡,道经汨潭,为湘州刺史张邵祭屈原文以致其意。”[3]由此可知,《祭屈原文》为颜延之外迁始安太守途中所作。少帝即位(422年)后,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20将颜延之任始安太守一事系于景平二年(424年)正月,云:“(春正月丙寅)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于是羡之等以为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4]3765-3766《资治通鉴》此处叙事采用追叙手法,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当在永初三年(422年)或景平元年(423年)。由于景平二年(424年)颜延之在赴任始安途中作有《祭屈原文》,因此我们认为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当在景平元年(423年)。
此外,《祭屈原文》序云:“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弭节罗潭,舣舟汨渚。乃遣户曹掾某,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灵。”由此可知,颜延之《祭屈原文》作于在屈原自沉之地举行的祭祀仪式上。有学者由此出发,认为颜延之《祭屈原文》作于景平二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认为这一说法论据不足。
一方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没有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沉的记载,西汉以来,文人有很多纪念屈原的作品,如西汉贾谊《吊屈原赋》、东汉扬雄《反离骚》、东汉梁竦《悼骚赋》、东汉蔡邕《吊屈原文》等,但这些作品都未说明写于五月初五,也未提及屈原五月初五自沉之事。颜延之《祭屈原文》序言开头云“惟有宋五年月日”,亦未言及五月初五。
另一方面,唐代之前,屈原投水自沉的时间说法不一。五月初五之外,五月望日之说也颇为流行。《隋书》卷31《地理志》详载五月望日之说云:“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5]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颜延之《祭屈原文》作于景平二年(424年),五月五日端午一说论据不足,具体月日难以确考。
《为张湘州祭虞帝文》全文如下:
惟哲化神,继天作圣,藏器渔陶,致身爱敬。是以二妃嫔德,九子观命,在麓不迷,御衡以正。唐历既终,虞道乃光。咨尧授禹,素俎采堂。百龄厌世,万里陟方。敬询故老,钦咨圣君。职奉西湘,虔属南云。神之听之,匪酒伊荤。[6]217
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我们认为颜延之《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作于元嘉元年(424年)冬。对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是张邵任湘州刺史的时间。题名《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中的张湘州指张邵。考察《宋书》卷46《张邵传》、《宋书·州郡志三》“湘州刺史”条(具体论证参见前文“张邵任湘州刺史的时间”条),我们认为,张邵任湘州刺史在永初三年(422年)至永嘉五年(428年)之间,颜延之《为张湘州祭虞帝文》当作于张邵湘州刺史任期内。
二是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舜帝陵在刘宋湘州营阳郡(今湖南宁远县),《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为颜延之外迁始安太守的赴任途中所作,其创作时间当距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不远。考察《宋书·颜延之传》、《资治通鉴》卷120相关史料(具体论证参见前文“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条),我们认为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当在景平元年(423年)。
三是颜延之《祭屈原文》的创作时间。《祭屈原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两文,均为颜延之在外迁始安太守的赴任途中,代湘州刺史张邵所作的祭文。两文代作对象相同、创作地点相近、创作缘由相似,因此我们认为两文的创作时间接近。颜延之《祭屈原文》作于景平二年(具体论证参见前文《祭屈原文》系年),因而我们认为颜延之《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也当作于景平二年(即元嘉元年,此年秋八月改元“元嘉”)。
四是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一诗中的时间信息。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回顾自己赴任始安的前后过程云:“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闱。虽惭丹雘施。未谓玄素睽。徒遭良时诐,王道奄昏霾。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吊屈汀洲浦,谒帝苍山蹊。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荑。跂予间衡峤,曷月瞻秦稽。”[7]1233诗中的“谒帝苍山蹊”指颜延之此次参与的祭祀舜帝之举,紧接其后的“倚岩听绪风”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的词句,暗示自己到始安之后的抑郁心情。“绪风”一词出自《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指秋冬时节的风。与此类似,谢灵运《登池上楼》云:“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这里的“绪风”指冬天的风。由此可知,颜延之于元嘉元年(424年)秋冬时节到达始安。舜陵所在地营阳郡(今湖南宁远县)距离始安(今广西桂林市)不远,因此我们认为,颜延之《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的创作时间当稍早于其到达始安的时间。
五是祭祀舜帝的具体时间。颜延之祭祀舜帝之前,舜帝祭祀具体时间见于史籍者有二:一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一月,秦始皇望祀舜帝。《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8]《资治通鉴》卷7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4]247二是元封五年(前106年)冬,汉武帝望祀舜帝。《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帝于九疑。”[9]196《资治通鉴》卷21载:“(元封五年)冬,上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疑。”[4]692考察史籍记载可知,秦始皇、汉武帝祭祀舜帝的时间都在冬季(秦始皇为十一月,汉武帝为冬季)。因此,我们认为颜延之《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也当作于冬季。
由上可知,景平元年(423年)颜延之外任始安太守,由于路途遥远(《读史方舆纪要》卷107《广西二》载桂林府“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四千二百九十五里”[10])而中途停留(如在江州与陶渊明交往、在湘州作《祭屈原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等),直到元嘉元年(424年)冬,颜延之才到达始安,《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的创作时间稍早于其到达始安的时间,也在元嘉元年(424年)冬。
《独秀山》残句云:
未若独秀者,嵯峨郭邑开。[11]
《独秀山》一诗的描写对象是刘宋始安郡(今广西桂林)辖境内的独秀峰,此诗为颜延之在始安太守任上所作,诗歌写作时间与颜延之到达始安就任太守的时间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是颜延之被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考察《宋书·颜延之传》、《资治通鉴》卷120相关史料(具体论证参见前文“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我们认为,颜延之任命为始安太守的时间当在景平元年(423年)。
其次是颜延之到达始安就任太守的时间。颜延之从被任命为始安太守到上任就职,中间尚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始安郡距离建康路途遥远(参见前文)。刘宋官员赴任速度目前尚未见明文规定。《汉书》卷64《贾捐之传》引汉文帝时诏书云“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9]2832;《汉书·陈汤传》云“且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9]3023。结合唐代刺史赴任日行四五十里标准[12],颜延之由建康至始安,单是行路就需要大约3个月的时间。二是颜延之在赴任途中有较长时间的停留。目前可知,颜延之赴任途中曾在寻阳停留,期间与好友陶渊明有交往。《宋书·陶潜传》载:“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1]2288之后,颜延之在临湘停留过一段时间,期间与湘州刺史张邵有交往,写有《祭屈原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宋书·颜延之传》载:“延之之郡,道经汨潭,为湘州刺史张邵《祭屈原文》以致其意。”[1]1892
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回顾自己赴任始安历史云:“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闱。虽惭丹雘施。未谓玄素睽。徒遭良时诐,王道奄昏霾。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吊屈汀洲浦,谒帝苍山蹊。倚岩听绪风,攀林结留荑。跂予间衡峤,曷月瞻秦稽。”[7]1233诗中的“谒帝苍山蹊”指颜延之参与的祭祀舜帝之举,紧接其后的“倚岩听绪风”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的词句,暗示自己到始安之后的抑郁心情。“绪风”一词出自《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指秋冬时节的风。与此类似,谢灵运《登池上楼》云:“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这里的“绪风”指冬天的风。颜延之《为张湘州祭虞帝文》作于元嘉元年(424年)冬(具体论证参见前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系年)。由此可知,颜延之于元嘉元年(424年)冬到达始安就任太守一职。
三是颜延之离任始安太守的时间。《宋书·颜延之传》载:“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寻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元嘉三年,羡之等诛,征为中书侍郎,寻转太子中庶子。”《南史·颜延之传》所载大致相同,云:“少帝即位,累迁始安太守。……元嘉三年,羡之等诛,征为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赏遇甚厚。”[1]1891-1893《资治通鉴》卷120载:“(元嘉三年)三月,辛巳,帝还建康,征谢灵运为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4]3784由此可知,元嘉三年(426年)三月,颜延之改任中书侍郎,不久之后还都,不再担任始安太守之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颜延之景平元年(423年)被任命为始安太守,元嘉元年(424年)冬到达始安就任,元嘉三年(426年)三月改任中书侍郎,不久之后还都。《独秀山》作于颜延之到达始安就任太守时期,即元嘉元年(424年)冬至元嘉三年(426年)三月之间。
《寒蝉赋》全文如下:
始萧瑟以攒吟,终婵媛而孤别。越客发度漳之歌,代马怀首燕之信。不假蕤于范冠,岂镂体于人爵。折清飚而不沦,团高木以飘落。餐霞之气,神驭乎九仙;禀露之清,气精于八蝉。[6]1680
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我们认为颜延之《寒蝉赋》作于元嘉二年(425年)秋,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寒蝉赋》云:“始萧瑟以攒吟,终婵媛而孤别。越客发度漳之歌,代马怀首燕之信。”这里以蝉喻人,前两句指颜延之独自告别亲友,远离家乡;后两句指颜延之在异地思念家乡。这些词句说明《寒蝉赋》作于颜延之独在异乡之时。考察颜延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建康,或隐或仕。其在外地任官有两次:一是义熙十年(414年)至义熙十二年(416年)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寻阳(今江西九江),任后将军、吴国内史、江州刺史刘柳的行参军、主薄等职;二是元嘉元年(424年)至元嘉三年(426年)任始安太守(具体论证参见前文《独秀山》系年)。在外地出使有两次:一是义熙十三年(417年)初出使至洛阳;二是义熙十三年(417年)末出使至长安。
第二,《寒蝉赋》云:“不假蕤于范冠,岂镂体于人爵。折清飙而下沦,团高木以飘落。”这里借蝉自喻,说明自己品德高洁却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遭到严重打击,以至“下沦”“飘落”。考察颜延之4次在外地出使或任官的缘由,其中只有一次是政敌迫害所致,即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颜延之遭辅政大臣徐羡之等人打击,被任命为始安太守。作为少帝刘义符的亲信和庐陵王刘义真的故交,颜延之不可避免地涉入当时的政治斗争中。景平二年(424年)六月,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先后被杀。《宋书》卷4《少帝本纪》载:“夏五月,江州刺史檀道济、扬州刺史王弘入朝。帝居处所为多过失。乙酉……其朝未兴,兵士进,杀二侍者于帝侧,伤帝指。扶出东皞,就收玺绂,群臣拜辞,送于东宫,遂幽于吴郡。是日,赦死罪以下。太后令奉还玺绂,檀道济入守朝堂。六月癸丑,徐羡之等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弑帝于金昌亭。帝有勇力,不即受制,突走出昌门,追以门关踣之,致殒。时年十九。”[1]66《宋书》卷61《庐陵孝献王义真传》载:“景平二年六月癸未,羡之等遣使杀义真于徙所,时年十八。”[1]1638《宋书》卷43《徐羡之传》载:“帝后失德,羡之等将谋废立,而庐陵王义真轻动多过,不任四海,乃先废义真,然后废帝。遣使杀义真于新安,杀帝于吴县。”[1]1331辅政大臣徐羡之等人掌握朝政大权,“少帝即位,权在大臣”[1]1753,作为政治斗争失败阵营中的一员,颜延之更是归期无望,因而出现了《寒蝉赋》中孤独在外、思乡难归、悲凉失落的情绪。
第三,《寒蝉赋》以寒蝉为描写对象。寒蝉指入秋天冷时叫声低微的蝉。《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曹植《赠白马王彪》云:“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文选》李善注云:“蔡邕《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这说明《寒蝉赋》作于秋季,首句“始萧瑟以攒吟”也点明了这一点。元嘉元年(424年)冬,颜延之至始安就任太守;元嘉三年(426年)三月,颜延之改任为中书侍郎,不久之后还都,不再担任始安太守之职(具体参见上文《独秀山》系年条)。因此,颜延之在始安太守任上只经历过一个秋天,即元嘉二年(425年)的秋天,《寒蝉赋》当作于此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颜延之《寒蝉赋》作于元嘉二年(425年)秋。这一年,颜延之在距离建康遥远的始安郡任太守之职,其政敌徐羡之等人当权,颜延之独在异乡,归期无望,思乡之情因之而生,见寒蝉有感而作《寒蝉赋》。
《大筮箴》全文如下:
余因读《易》,偶意蓍龟,友人有请决游宦务,志卦有咎占,故作大箴以悟焉。
先王设筮,大人尽虑。卦遭同人,变而之豫。先号后笑,初睽末遇。时至运来,当在三五。功毕官成,几乎衍数。庆在坤宫,灾在坎路。不出户庭,独立无惧;违此而动,投足失步。无惰尔仪,灵骨有知;无曰余逆,神筴不豫。南人司箴,敢告驰骛。[6]1286
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我们认为颜延之《大筮箴》作于元嘉元年(424年)至三年(426年)三月之间。对此我们可作如下考察。
颜延之《大筮箴》云:“友人有请决游宦务,志卦有咎占,故作大箴以悟焉。”全文以“余”解“友人”之惑的形式展开。这实际上是赋体主客问答形式的变体。文中的“余”“友人”“南人”等实际上都是作者自己的化身。由此可知,《大筮箴》中“友人有请决游宦务,志卦有咎占”其实是颜延之自身的写照。
“游宦”指离家在外做官,如《汉书·地理志下》载“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陆机《为顾彦先赠妇》其二云“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考察颜延之的一生,其在外地做官有两次(参见前文)。我们认为《大筮箴》当作于颜延之任始安太守之时,论证如下。
一是颜延之《大筮箴》云:“时至运来,当在三五。功毕官成,几乎衍数。”这里的“衍数”指50岁,《周易·系辞上》载“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而“几乎衍数”即接近50岁之义。由此可知,颜延之创作《大筮箴》时当年未50,而又相距不甚远,当在40余岁。颜延之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元嘉元年(424年)冬至始安任太守之职时年龄为41岁,元嘉三年(426年)从始安太守离任时年龄为43岁,与《大筮箴》所叙相符。
二是颜延之《大筮箴》云:“卦遭同人,变而之豫。先号后笑,初睽末遇。时至运来,当在三五。”由此可知,颜延之当时正逢仕途不顺、处境不利之时。颜延之与刘义符、刘义真关系密切。从义熙十二年(416年)至永初三年(422年),颜延之长期担任刘义符的属官,期间,刘义符的身份先后经历了豫章公世子——宋国世子——刘宋太子——刘宋皇帝的转变,颜延之一直伴随刘义符,先后任豫章公世子中军行参军、世子舍人、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等职。颜延之是史籍记载中担任刘义符属官时间最长者,也是刘义符的亲信人员。永初三年(422年)刘义符即位后,颜延之的官职很快得到提升,《宋书·颜延之传》载:“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1]1892
颜延之与庐陵王刘义真的关系也很密切。《宋书》卷61《庐陵孝献王义真传》载:“义真聪明爱文义,而轻动无德业。与陈郡谢灵运、琅邪颜延之、慧琳道人并周旋异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徐羡之等嫌义真与灵运、延之昵狎过甚,故使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云鲜能以名节自立者。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故与之游耳。’将之镇,列部伍于东府前,既有国哀,义真所乘舫单素,不及母孙修仪所乘者。义真与灵运、延之、慧琳等共视部伍,因宴舫内,使左右剔母舫函道以施己舫,而取其胜者。”[1]〗1635-1636
颜延之与刘义符、刘义真的关系密切,这使得颜延之成为权臣徐羡之等人的打击对象。少帝即位后不久,颜延之即从中枢外放边郡始安。《宋书·颜延之传》载:“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徐羡之等疑延之为同异,意甚不悦。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寻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1]1892
与此相反,颜延之在吴县、寻阳任后将军、吴国内史、江州刺史刘柳的行参军、主薄等职时,刚刚30岁出头,且其初入仕途,未曾与权臣交恶,并无凶险不利的处境。这些都与颜延之《大筮箴》所叙不符。因此,我们认为《大筮箴》当作于元嘉元年冬(424年)至三年(426年)三月之间,此时颜延之远离家乡建康,在始安任太守之职,仕途不顺,政敌当权,前途未卜,故作此文以自解,“作大箴以悟焉”。
综上所述,颜延之《祭屈原文》《为张湘州祭虞帝文》《独秀山》《寒蝉赋》《大筮箴》等五篇诗文都与其外贬始安(今广西桂林)的经历相关。景平元年(423年),颜延之被任命为始安太守,由于路途遥远和中途停留,直到元嘉元年(424年)冬才到达始安就任。在赴任始安途中,颜延之景平二年(424年)经过湘州时作有《祭屈原文》,元嘉元年(424年)冬经过营阳郡(今湖南宁远县)时作有《为张湘州祭虞帝文》。元嘉元年冬(424年)至三年(426年)三月,颜延之到达始安就任太守,作有《独秀山》(元嘉元年冬至元嘉三年三月之间)、《寒蝉赋》(元嘉二年秋)、《大筮箴》(元嘉元年冬至元嘉三年三月之间)。元嘉三年(426)三月,颜延之改任中书侍郎,离开始安,回到建康。
[1]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萧统编.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06.
[3]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878.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897.
[6]欧阳询.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60.
[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4812.
[11]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42.
[12]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207.
(责任编校:彭巍颐)
A Research on the Writing Time of Yan Yanzhi′s Five Poems
WANGXue-jun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
Yan Yanzhi′s five poems “CommemoratingQuyuan”,“CommemoratingEmperorYuonbehalfofZhangXiangzhou”,“MountDuxiu”,“OdetoWinterCicada” and “DaZhiZhen” are all related to his experience of being exiled to the then Shi′an (now Guilin). In 423, Yan Yanzhi was appointed as Prefect Official of Shou′an. However, due to the long distance, he didn′t get to the destination of Shi′an to take office until the next year (424). On his way to taking office, he wroteCommemoratingQuyuanwhen he passed by Xiangzhou in 424. When he passd by Yingyang Prefecture (now Ningyuan County, Hunan province) in the winter of that year, he wrote “CommemoratingEmperorYuforZhangXiangzhou”. From the winter of 424 to March, 426, when he worked as Prefecture official of Shi′an he wrote “MountDuxiu”and“DaZhiZhen”. Then in the fall of 425 he wrote “OdetoWinterCicada”. In March, 426, when he was appointed as Assistant Minister, he left Shi′an and went back to Jiankang.
Yan Yanzhi; Five Poems; Writing time; research
2016-02-22.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颜延之集编年笺注”(15FZW035)。
王学军(1986—),男,安徽芜湖人,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先唐文学与文献。
I207.22
A
1673-0712(2017)02-0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