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娇 宋丽萍宋保利 杜巧荣 何兴鑫 白雪姣 段雪薇 王晓敏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1192757251@qq.com △通讯作者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王梦娇 宋丽萍△宋保利 杜巧荣 何兴鑫 白雪姣 段雪薇 王晓敏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1192757251@qq.com △通讯作者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门诊、住院部符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6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机制自评量表(DS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29,P<0.05),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与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32,0.31;P<0.05),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②在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对于抑郁程度的预测中,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起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7.5%。结论: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是抑郁的重要保护因子,而不良的防御机制是影响抑郁的内部因素,并且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对于抑郁程度的预测是通过不成熟防御机制实现的。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中介效应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境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道,全球每年因抑郁症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该组织预测抑郁症在2020年将成为除冠心病之外的第二大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1]。现国内外对于抑郁症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负性因素或环境生物因素方面的探索,而对保护因素关注不够[2],这可能也是抑郁症复发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处理困境的能力[3],最近二三十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2]。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可以作为抑郁与心理压力的重要保护因子,缓冲负性事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高心理弹性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少的抑郁情绪[4-6,7-8]。研究还发现,由于抑郁症患者具有严重的敏感性和羞耻感,导致抑郁症的治愈率较低。心理弹性作为创伤事件的缓冲剂,可以增加患者面对困境的韧性与积极性,提升应对能力,减少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9-12]。Ronald进一步发现,高心理弹性者如采用回避型应对方式,出现更多的抑郁情绪而低心理弹性者如果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出现更少的抑郁情绪,由此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与抑郁有调节作用[13]。而防御机制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概念,获得临床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有着深远的研究历史。防御机制主要与认知、人格特点等有关,对我们的内部调节有着重要影响,与疾病和病症联系显著[14]。在第四版的《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中首次提供了“防御功能量表”[15]。有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的防御机制与正常人差异显著。抑郁症患者神经质与精神质较突出,较少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普遍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16-18]。这些不恰当的防御方式是抑郁的主要内部因素,不良的情感表达方式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学业事业发展,恶性循环,使患者从病症中走出变得更为困难[19]。
由此可见,心理弹性与防御机制分别对抑郁有重要的影响,但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发现。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防御机制进一步了解心理弹性如何对抑郁症患者产生影响的。
1.1 对象
2015年9月-2016年3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门诊、住院部符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1例作为观察对象。每位被试都为自愿参与,信息保密。男生33例(55.8%),女生28例(44.2%);年龄15~50(25.88±9.21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文化及以下9人(14.8%),高中文化24人(39.3%),大专以上28人(45.9%);婚姻状况:未婚43人(70.5%),已婚16人 (26.5%),离异2人(3%)。采用个体实测的方法,对门诊或住院部入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由实测人员(经过专业心理测验训练的心理学研究生)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实测。实测过程要求被试认真阅读指导语,独立作答,中途有权退出。
1.2 方法
1.2.1 防御方式量表(Defensive Style Questionnaire,DSQ)[20]DSQ是由M.Bond于1983年最先编制的自评问卷,用于调查被试的防御类型。国内路敦跃等对该量表进行了翻译修订,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有88个条目,按1~9级评分,分值越高则表示该机制的使用频度越大且回答越真实。DSQ分为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4个分量表。
1.2.2 心理弹性量表(The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3]CD-RISC是由Kathry M Conner等人于2003年最先编制的自评量表,用于测量被试的心理弹性。该量表在大学生、精神病患者、普通人等广泛进行测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测验包含25道题,每道题有5个等级评分(0~4)(0=从不;4=一直如此),总分100分,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张建新等人修订了中国版,分为3个维度: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经测验具有良好信效度(α=0.91)。
1.2.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0]HAMD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本研究使用的是24题版本。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具有良好信效度。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
2.1 基本人口学特征间心理弹性、防御机制、抑郁的比较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基本人口学特征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未出现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样本同质性较高,见表1、2。
表1 基本人口学特征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与抑郁的比较(±s)
表1 基本人口学特征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与抑郁的比较(±s)
人口学变量抑 郁t P心理弹性t P性 别男19.21±5.81 0.42 0.67 42.72±12.21-0.65 0.51 18.64±4.48 45.17±17.12年龄(岁)≥18 18.65±5.11-0.78 0.44 43.45±14.47-0.37 0.71<18 19.86±5.57 45.06±15.39婚 姻单身19.31±5.14 1.03 0.33 43.56±13.63-0.13 0.91已婚17.75±5.48 44.12±17.71学 历本科以下19.29±5.09 0.46 0.65 44.11±14.95 0.12 0.90本科及本科以上18.67±5.35 43.64±14.52女
表2 基本人口学特征间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比较(±s)
表2 基本人口学特征间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比较(±s)
人口学变量不成熟t P中间t P成熟t P性 别男5.15±0.79 0.93 0.36 4.65±0.64-0.87 0.39 4.83±0.91-0.27 0.78 4.91±1.08 4.48±0.82 4.89±0.86年龄(岁)≥18 5.03±0.82-0.23 0.81 4.59±0.65-0.49 0.62 4.80±0.86-0.79 0.43<18 5.09±1.26 4.67±0.95 5.01±0.95婚 姻单身5.03±0.93-0.04 0.96 4.53±0.73-0.13 0.90 4.85±0.87 0.62 0.53已婚5.04±0.99 4.66±0.75 4.89±0.95学 历本科以下5.02±0.82-0.15 0.88 4.51±0.61-0.48 0.63 4.79±1.01 0.67 0.50本科及本科以上5.06±1.03 4.61±0.81 4.94±0.67女
2.2 防御机制、心理弹性与抑郁的相关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防御机制、心理弹性、抑郁三者间相关性。其中,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与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32,0.31;P<0.05),表明抑郁症患者越采用不良的防御机制抑郁情绪越严重。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28,P<0.05),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乐观性较差,且抑郁情绪越严重越缺乏乐观性。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其中,与乐观性、坚韧性、力量型之间都呈负相关。表明心理弹性低的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见表3。
表3 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心理弹性与抑郁的相关(r)
2.3 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的中介效应
以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为自变量(X),不成熟型的防御机制为中介变量(M),抑郁为因变量(Y),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分析不成熟防御机制在乐观性与抑郁程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如表4所示,第一步检验乐观性对抑郁程度的回归方程,系数c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25);第二步检验知觉压力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影响,系数a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05);说明乐观性可以预测不成熟防御机制。最后检验乐观性、不成熟防御机制对抑郁程度的影响,系数b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20),系数c'无统计意义(t=-1.39,P=0.168)。由此可见,不成熟防御机制在乐观性与抑郁程度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χ2=ab/c)37.5%。
表4 不成熟防御机制在乐观性与抑郁程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3.1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乐观性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Vaillant根据研究将防御机制分为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3类[21]。后期研究认同他的划分,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中。研究发现,不良的防御方式与精神疾病有着显著的联系。精神病患者会习惯性地使用某类防御机制,抑郁症患者常采用逃避、潜意显现、躯体化、分裂等不良防御机制[22]。本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显著正相关,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一致。更重要的是,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抑郁程度显著相关,而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主要与心理弹性中的乐观性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抑郁障碍患者由于乐观性较差,遇事消极逃避,缺乏积极性,且易采取不良的防御机制导致患者被困在问题中难以走出,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3.2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在乐观性与抑郁程度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显示,在乐观性对于抑郁程度的预测中,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起完全中介效应。心理弹性层次模型提出低层次个体只关心自身生存,习惯通过暴力行为或情感压抑来保护自己;处于中间层次的个体回避人际交往,心理弹性更具防御性质;处于高层次的个体则能积极利用社会资源,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23]。本研究推断低乐观性人群如果采用了不够成熟的防御机制将大大增加抑郁的可能性,并且低乐观性可能通过不够成熟的防御机制增加抑郁程度。而低乐观性人群如果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会促进其问题的解决从而降低抑郁的可能性。抑郁症作为高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题,而抑郁患者的易感性也是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从积极方向出发,调节心理弹性等保护性因子,降低复发率。建议临床工作者可以从防御机制和心理弹性两方面共同入手,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弹性的培训时注意改善其防御机制,从而增加心理弹性对抑郁症患者的保护效应,降低其抑郁程度。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过少,样本的分布范围较窄,后续研究者可以通过扩充样本范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张东玉.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概述[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3,8(12):106-107
[2]李杰,厉萍.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J].精神病学杂志, 2014,27(3):235-237
[3]Connor M,Davidson R 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 Anx,2003,18(2):76-82
[4]Ristevska-Dimitrovska et al.Depression and Resilienc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Macedon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2015,11(9):59-64
[5]Kim,Min Kyeong.Relationship on Social Maladaptation,Depression,Ego Resilience and Daily Life Satisfaction of Intermarried Korean Men[J].Korean Journal of Human Ecology,2012,21(4): 679-693
[6]Chung-Fu(Philip)Cheng.Sleep,Depression,and Resilience:Connecting the sleeping and waking brain[D].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4
[7]朱清,范方,郑袺鸿,等.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14-517
[8]洪炜,谢中垚.心理弹性对基层公务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5):795-798
[9]Jeong-Ho Seok et al.Impact of Early-Life Stress and Resilience o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Yonsei Med J,2012,53(6):1093-1098
[10]Boardman F,Griffiths F,Kokanovic R,et al.Resilience as a response to the stigma of depression:A mixed methods analysis [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1,135(1):267-276
[11]Waugh C E,Koster E H W.A resilience framework for promoting stable remissionfrom depression[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4,5(4):68-79
[12]叶艳,范方.心理弹性,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钢化效应和敏化效应”[J].心理科学,2014,37(6):1502-1508
[13]Freche R E.Optimism and resilience,as moderated by coping style,on prenatal depressive symptomology and salivary cortisol response to stress[D].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 2013
[14]路敦跃,张丽杰.防御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1992(2):69-73
[15]张敏,雷开春.防御机制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6,29(6): 1403-1405
[16]马筠,魏海燕,李轶琛.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与正常人群的心理防御机制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270-271
[17]陆爱益,陈志化.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5):378-400
[18]刘强,俞峻瀚,张海音.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关系的探讨[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3):168-170
[19]郭克峰.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J].中国临床康复,2002,6 (23):3488-3489
[2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115-120
[21]Vaillant G E,Bond M,Vaillant C O.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hierarchy of defense mechanisms[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86,43(8):786-794
[22]梁宝勇,崔光成.心理防御机制与临床实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7):488-491
[23]缪胜龙.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12,27(5):23-28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silience,Defense Mechanism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 with Depression
WANG Mengjiao,SONG Liping,SONG Baoli,et al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silience and defense mechanism of depression.Methods:61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selected to be assessed by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the Defense Mechanism of Self-evaluation Questionnaire(DSQ)and the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Results:①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intermediate defense mechanism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P<0.05),and the optimism of resilience wa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P<0.05);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silience score(P<0.01).②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ptimism and depression,and the ratio was 37.5%.Conclusion:The optimism can predict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by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Depression Patient;Resilience;Defense mechanism;Mediating Effect
R395.4
A
1005-1252(2017)02-0165-04
10.13342/j.cnki.cjhp.2017.02.002
2016-10-12)
http://www.cjhp.com.cn/
山西省科技公关项目(编号:20120313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