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兵周林郭亚林
(1.湖北省当阳市植保站 444100;2.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农业服务中心 444118)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唐小兵1周林2郭亚林1
(1.湖北省当阳市植保站 444100;2.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农业服务中心 444118)
试验表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在初花期喷施40%多·酮,50%或80%多菌灵,41%甲硫·戊唑醇,能防止初次浸染。在盛花期再施用一次戊唑·咪鲜胺或苯甲·多抗霉素或醚菌酯,能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同时保护叶片功能。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效果
当阳市地处湖北小麦种植南缘,抽穗扬花期春雨多,小麦赤霉病历年发生较重,为找到防治最佳药剂,更好的指导大面积防治,2016年选用当阳市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几种常见药剂进行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淯溪镇胜利村一组村民王建国小麦田进行。试验田面积1 500m2,选取其中相邻的9厢进行试验,每厢长47.5m,宽2m。田面平整,排灌便利,前茬为一季中稻,小麦品种为瑞星1号,于2015年10月13日播种,667m2播种量11kg,密度适中,底肥施30%(15-9-6)复合肥40kg。2015年赤霉病发生程度3级。
1.2 药剂与处理
试验共选用8种药剂,以空白作对照(CK)。不设重复,共9个小区,每小区面积95m2。处理如下:
处理A:41%甲硫·戊唑醇SC;江苏龙灯化工,667m2用量50mL;
处理B:50%多菌灵WP;湖北蕲农化工,667m2用量100g;
处理C:80%多菌灵WP;上海悦联化工,667m2用量80g;
处理D:45%戊唑·咪鲜胺EW;江苏金宏生物科技,667m2用量40mL;
处理E:15%三唑酮(四川化工研究院)+45%咪鲜胺(江西巴菲特化工);667m2用量(100g+20 mL);
处理F:10%苯甲·多抗霉素WP;绩溪农华生物科技,667㎡用量80g;
处理G:10%醚菌酯WG;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667m2用量40g;
处理H:40%多·酮WP;江苏丰山集团,667m2用量150g;
处理I:空白对照(CK)。
1.3 施药方法
用背负式喷雾器,667m2兑水30kg对小麦进行均匀喷雾,施药由同一人操作完成。于4月7日小麦扬花初期、4月13日扬花盛期各施药1次。1.4调查方法
5月12日,小麦赤霉病病情已稳定,病症明显易分辨,调查病穗率和病指。以穗为单位,每处理内4点取样,点间距10m,每点调查100穗,共查400穗,将病穗全部取出,再进行分级、记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分级标准为:
0级:麦穗无病;
1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1/4以下;
2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1/4~1/2;
3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1/2~3/4;
4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3/4以上。
1.5 防效计算方法
注:Ai——各级病穗数
i=0,1,2,3,4
M——调查总穗数
注:CK——对照区病指
PT——处理区病指
2.1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见表1。试验表明:50%多菌灵WP、40%多·酮WP和80%多菌灵WP;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达到90%以上;41%甲硫·戊唑醇SC,防效85.19%;45%戊唑·咪鲜胺EW,防效71.30%。其他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差。
表1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结果
结果调查时,处理A、B、C、H、I全部叶片枯黄,处理D、E、F、G功能叶黄中带绿,田间表现十分明显。表明戊唑·咪鲜胺、苯甲·多抗霉素、醚菌酯等有较好的保叶护叶功能,可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产量和品质提升。处理D、E、F、G虽然对小麦赤霉病总体防效较差,但3级,4级病穗数明显少于对照,说明药剂能抑制小麦赤霉病扩展。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建议在初花期施用40%多·酮,50%或80%多菌灵,41%甲硫·戊唑醇,防止初次浸染。在盛花期再施用一次戊唑·咪鲜胺或苯甲·多抗霉素或醚菌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同时保护叶片功能。
S481+9
B
1005-6114(2017)01-012-002
2016-08-21
唐小兵(1966-),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植保植检工作。Tel:13207202928,QQ:12554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