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梅作者单位:114013 辽宁 鞍山,鞍山市妇儿医院产科门诊
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效果
彭一梅
作者单位:114013 辽宁 鞍山,鞍山市妇儿医院产科门诊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4月鞍山市妇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484例,其中顺产209例(顺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275例(剖宫产组),所有产妇于产后6周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并于康复治疗前后进行盆底功能评估。结果 剖宫产组阴道脱垂发生率低于顺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治疗后Glazer评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Glazer评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早期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盆底功能恢复方法,其治疗效果不受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产后;分娩方式;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一种常见盆底损伤和缺陷,患者多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大量研究均指出,FPFD同妊娠及分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有报道指出,阴道分娩可造成会阴神经、盆内筋膜等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从而引发FPFD;剖宫产则可显著降低盆底组织的损伤程度,从而降低FPFD的发生风险[1]。本研究通过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的209例顺产产妇及275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484例,其中顺产209例(顺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275例(剖宫产组)。顺产组:年龄22~34岁,平均(28.3±3.7)岁;孕周平均(39.4±1.2)周;胎儿重量平均(3.3±0.4)kg。剖宫产组:年龄21~36岁,平均(28.5±3.6)岁;孕周平均(39.5±1.4)周;胎儿重量平均(3.4±0.5)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足月分娩,单胎且胎儿存活;初产妇;无器械助产。排除标准:既往存在慢性肾脏病史、泌尿系统感染病史者;合并慢性便秘史、盆腔手术史、糖尿病史、肥胖史者;存在尿失禁家族史或盆腔器官脱垂家族史者。
1.3 治疗方法 在产后6周时指导产妇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如下。①盆底肌锻炼:产妇取平卧位,将双腿张开并屈曲,按照呼吸节奏对肛门进行调节,在吸气时肛门收缩6 s,呼气时肛门放松6 s,暂停6 s之后重复,共持续30 min。②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选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频率设定为30 Hz,脉冲宽度取500 μs,对产妇进行刺激促进其Ⅰ类肌肉纤维肌力和张力恢复;调节频率为20~80 Hz,脉冲宽度取20~320 μs,以促进Ⅱ类肌纤维肌力和张力恢复,每次持续20~30 min,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6周。
1.4 观察指标 在产妇康复治疗前后对其盆底功能进行检测评估:①产后第6周时产妇的阴道后壁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情况;②采用Glazer评估体系对两组产妇在康复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进行评估分析,包括持续收缩平均值、快速收缩平均值及耐受测试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早期盆底功能 产后早期两组产妇尿失禁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产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早期盆底功能比较(例)
2.2 康复治疗效果 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显示,所有产妇经康复治疗后持续收缩平均值、快速收缩平均值及耐受测试平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前后盆底Glazer评估比较(μV)
女性盆底组织对于盆腔脏器生理状态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在妊娠过程中,受到子宫增大的影响,孕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软组织损伤,同时,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盆底结缔组织胶原代谢异常,致使支持结构减弱,从而造成分娩时在盆底拉伸延长和肌肉高度扩张的影响下出现FPFD,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2]。
既往研究指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之间FPFD的发生风险存在较大差异。Mckinie V等[3]研究指出,同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的膀胱和会阴体位置改变较小,因此,产妇一般不会出现盆底神经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均指出,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潜在影响和损伤,不同分娩方式由于分娩时盆腔结构改变不同,因此,在阴道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存在一定差异[4]。本研究发现,剖宫产组与顺产组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剖宫产组阴道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顺产组,表明,剖宫产可有效减小产后早期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前,对于FPFD患者普遍提倡进行康复治疗,以加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盆底功能。近年来,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等在临床的应用提高了盆底康复治疗效果[5]。相关研究显示,早期神经功能障碍以肌电信号异常为主要表现[6]。本研究中,两组产妇均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同时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盆底肌肉收缩力和收缩持续时间,促进盆底肌肉系统功能的恢复。结果显示,两组产妇经康复治疗后,盆底功能均较治疗前提高,但两种分娩方式产妇在康复治疗后盆底功能无差异,表明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盆底功能,但分娩方式不会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剖宫产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而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盆底功能恢复方法,其治疗效果不受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1] 李华.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5):875-876.
[2] 黄秀梅.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2):1999-2000.
[3] 杜玉玲.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452-2455.
[4] 梁彩虹,王献华,沈松艳,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0):55-57.
[5] 陈美芳,赵仁峰,林海燕.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广西医学,2014,36(11):1670-1672.
[6] 肖颖,徐志强.产后盆底肌力改变与妊娠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2):302-304.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n Early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in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PENG Yimei(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Anshan City, Anshan 114013,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n early postpartum pelvic f oor function of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MethodsFour hundred and eighty-four delivery women in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Anshan City from December 2013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209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delivery group) and 275 cases of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cesarean section group). All delivery women did the pelvic f oor muscle training 6 weeks after the birth, and the pelvic f oor function was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ResultsThe incidence of vaginal prolapse in cesarean sec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eliver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cant (P< 0.05). The Glazer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 cance (P< 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 cant for the Glazer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 0.05).ConclusionCesarean s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maternal postpartum pelvic f oor dysfunction.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elvic f oor function recovery, is not affected by maternal delivery mode.
Postpartum; Delivery Mode;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R71
A
1672-7185(2017)01-0053-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1.022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