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萍
摘要:同课异构,实质上就是不同教师面对同一节教学内容,凭借各自教学经验,遵循学科规律,借助同伴帮助,筛选多种教学资源,合理构想、设计,并付诸实践,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同课异构风格魅力转变
同课异构,在我校源于我们化学教研组中本人和马老师的“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公开课.由于当时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及学生的评价较高,成为各教研组流行的一种教研方式,频频出现在各种教学观摩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这学期,我们组又走在流行的前线,四位不同年级的老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同讲高二化学“分子晶体”的观摩课.听完这四节课,大家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许多,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
一、教学设计各具风格
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教学设计风采形式的多样化,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四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不一样,尤其是导课形式,他们的导课形式多样化,显现了教师的各异风采.顾老师从分子晶体的性质入手,赵老师从晶体结构入手,杨老师从晶体模型、晶胞中微粒化学键的计算入手,王老师从概念入手.赵老师和杨老师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可见,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在这四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无疑都是非常好的,课件制作精美,带动了整节课堂.课件中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干冰晶体,金刚石晶体,冰晶体的动画模型,既切合教学内容,又生动直观,变抽象为立体,便于学生进行晶体微粒和化学键的计算,也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节了课堂的紧张气氛,从而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顾老师的声音洪亮,很有穿透力,语言表达准确,还不时地带点小幽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杨老师极有煽动性,声音忽高忽低、抑扬顿挫,语言表达很有感染力……听着这些老师的课,我想到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魅力,深入到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些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必须锤炼我们的语言.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的语言艺术,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之间,在不断地锤炼之下,在不断地创造之中,才能活力常现、魅力常在.
四、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进入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特别是在赵老师和杨老师的课上,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研究,自主学习知识,主动思考如何计算晶胞,如何计算化学键,如何判断最近距离,等等,使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比其他两个班好很多.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获得知识的印象更深刻.高效率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乐学、好学,更要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由主演变为导演,用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导好每节课,从而让学生享受快乐的体验,让教师相伴幸福的阳光.
总之,通过这四节课的听课学习,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此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授课,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也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只有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才能在反思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