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2017-02-21 13:18宗翠美邵文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设电路物理

宗翠美 邵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物理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

1.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教师就要让学生在对教材知识有了良好的把握之后亲自动手,参与实践,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重点研究如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探索心理之间制造“不匹配”,即通过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的真实情境,创设有内涵、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要侧重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在实验中创设问题情境.物理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学习三种方法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分成兴趣小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例如,在讲“电磁振荡”时,学生对震荡电流感到晦涩和难以理解,加之震荡电路内与电流相关的磁场、电场和电场能等物理量处在不断的转换中,使学生觉得云里雾里.教师要通过恰当的实验、动画等为学生演示现象,也要将这些物理量合理分类,抓住能量转化的主线,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解决难点问题打好基础.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观察到电流指针来回摆动,但摆动幅度不断变小,直至最后停止,并让学生解释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如何用图象的形式描述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规律?如何使电流指针以相同的幅度摆动.再提出如下让全体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如何验证?在实验活动中,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展开讨论,完善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又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先用弹称称出重力相同的铁块和铁盒,并向学生强调两者的重力相同.然后把铁块放进水中,发现铁块下沉,并提出问题:将铁盒放进水中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学生展开讨论,再做实验,激发了學习兴趣.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系统性探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梯度性,即问题的提出要注意先易后难,使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问题的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难度适中,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探究兴趣.比如,在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开始接触时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循序渐进地细化成多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联系,最终对抽象的知识产生全面正确的认识.例如,在讲“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变化规律”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师:灯泡的亮度与什么因素相关?生:与电流强度有关.师: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电流大小?生:改变电压或者电阻.师:什么仪器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生:滑动变阻器.师: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生:串联.然后教师让学生画一个能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画的电路图分析: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划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和各部分的电压变化情况.

3.有针对性地提问,目标要明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科学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摒弃随时想到随时问的思想,通过针对性明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只有有的放矢地提问,才能构建高效的互动课堂.因此,教师要更加明确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例如,在讲“压力和压强”时,如果教师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学生就会有多种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受力面积等不同的因素.显然,这是一个没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两个因素有关?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张路.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4.

猜你喜欢
创设电路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电路的保护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我不是教物理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