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兵
【内容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话应是课堂的主旋律,学生在平等、尊重、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长,老师也在对话中得以提升。创设和谐氛围,设计合理问题,老师准确把舵应是对话教学的必要要素。
【关键词】对话 必要性 对策 误区
对话教育旨在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真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本文就对话教学视野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行对话教学的必要性
1.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使然
新课程改革目标中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求地理课堂应是具有生命张力的课堂,师生应该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提高。对话教学能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最终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对话教学还有利于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所以笔者认为对话教学的客观效果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相契合的。
2.是高中地理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
弗莱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承担起对话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的地理课堂往往还是“一言堂”居多,自然地理难理解,老师讲,人文地理容易看的懂,老师觉得还是自己说完比较轻松。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是演员(有时甚至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差演员),学生是观众,他们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是冷冰冰的,毫无生机而言,学生难以在这种氛围下体验成功,难以对你这位地理老师竖起大拇指。对话教学为新课改的地理课堂提供了一种范式,它把学生融入了课堂,对话教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对话中体验了自身的成长。
3.是师生成长进步的有力抓手
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该忽视这段生命历程。对话教学可以理解為是一种教学理念。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智慧的碰撞,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促进自身的成长。在彼此的交流中,教师还可以发现诸多学生中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弥补自身在某些知识的缺陷。总而言之,对话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情谊、合作精神,同时还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进步。
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的策略和措施
1.创设和谐氛围,是实现成功的对话教学的先决条件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知识的传授方式多种多样,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落伍了,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知识获得的乐趣。
地理是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可以从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中截取与我们课堂相关的材料,让学生透过这些地理现象,通过他们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一些地理规律,学生不仅从中获得了知识,而且通过这些材料还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
当代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搞活了。”教师要把我们课堂搞活,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还谈何享受这45分钟的生命历程。
2.合理设计问题,是实现成功的对话教学的核心要素
对话教学不是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漫无目的、毫无方向的攀谈。凡是课堂,我们都应该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对话教学应该是围绕目标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重点,一个难点说开去。为了这个目标不偏不倚,我们应该合理设计问题,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如在讲地球自转线速度时,先让学生复习讨论纬线的长度关系,然后给出线速度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60°纬线线速度和赤道的数字关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人文地理部分,我们在给学生材料讨论时,更要抓住目标,如分析区位因素时,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设定,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
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梯度,学生能否通过对话或讨论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事关他们以后能否积极参与课堂,能否对地理学科有较大的参与热情,所以我们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确定合理的问题乃至问题的顺序。
3.老师准确把舵,为成功的对话教学“保驾护航”
在对话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防止离题万里,对发言走题或跑题的现象要予及时的关注和引导。对于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挂图、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消除学生对话中的障碍。
当然也不要过于压制学生的思维,即使有一点点跑题,也有可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预设之外的生成更精彩。
三、对话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误区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在此无意也无力推介对话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的普遍运用。有些知识的处理可以通过对话交流或者是讨论的方式进行,有些知识并不可以,自然地理难以理解的老师还是要耐心讲解,通过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仅仅通过讨论对话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教材实际,不可泛泛而谈。
实施对话教学并不是让我们整节课都置于对话交流中,在对话交流中,老师也要进行适时地点评、总结,防止知识过于松散。
对话教学为师生、生生之间搭建了一座友谊、平等的桥梁。我们还要借助这座桥梁来共同构筑师生之间学习共同体,让师生生命历程在这45分钟中更加璀璨、夺目。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