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冰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提高,我国动车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动车组具有多技术平台和多型号的特点,为满足不同车型动车组的高级修需求,针对不种车型制定了相应的检修规程。一方面,由于各车型动车组源于不同技术平台,在功能结构、技术特点、维修需求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另一方面,各型动车组在主要技术特征、部件功能、材料性能、载荷形式、运用环境、失效机理等方面又有许多共同点;这使得不同车型动车组检修规程在内容和标准上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化差异。
关键词:动车组;检修规程;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U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178(2018)19-0309-01
引言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壮大,动车组在为旅客提供高效、便捷
服务的同时,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是动力分散,二是动力集中。一般列车用分散式:前者是每个动车带若干拖车,后者是若干动车并列。但实际上,动力集中式的动车组,有两种:一种严格上来说只能算是普通的机车+车辆模式的翻版再升级。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速区段较多的线路。
1我国动车组高级修状况
针对我国动车组结构功能特点和运用维修需求,以现代维修理
论为指导,按照计划预防修为主的原则,制定了动车组一至五级修程。其中一、二级属于运用维修,以维护保养为主,在动车所完成;三、四、五级属于高级检修,以恢复基本性能为主,在动车段或主机厂完成。各高级修主要内容包括:(1)三级检修—重要部件分解检修。主要针对转向架进行分解检修,以及对制动、牵引、空调等重要系统进行状态检查和功能测试。(2)四级检修—重要系统全面分解检修。主要针对动车组各系统的分解检修,主要包括转向架、制动、牵引、空调等系统的分解检修,电气部件的性能测试及更换,车内设施的检修等。(3)五级检修—整车全面分解检修。对全车进行分解检修,较大范围地更新零部件,根据运营需要对动车组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2高级修规程横向对比分析原则及目标
2.1取长补短
我国各型动车组源自不同技术平台,运用多年来历经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并日渐成熟,其间的许多经验和认识都在检修规程中有所體现,综合评价也各有优劣。实践经验表明,某车型在某项产品检修中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车型类似产品检修中;经过某车型长期验证没有效果甚至有负作用的检修方式和措施也应在其他车型检修中去除。总的原则是,取某车型检修之“长”补其他车型检修之“短”,使各车型的共性检修经验共享。
2.2求同存异
在取长补短的原则基础上,还要全面考虑不同车型的设计思想、
功能结构、技术特点、故障规律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有时相同或相似部件装在不同车型上,其承载水平、运用特点、故障模式、故障频率、故障后果可能均不相同。因此对其检修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不能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对各车型检修规程作简单的统一处理,必须要考虑不同车型的差异性,在取长补短的同时还要做到求同存异。
2.3确保安全性
动车组结构功能复杂,各系统及部件的维修需求和故障后果不
同,对于车体重要结构、转向架、车下悬吊、制动以及高压牵引等涉及安全的系统和部件,在检修时应本着慎之又慎、适度保守的原则分析检修范围和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相关检修要求只要有效就应采用。对于由于设计、制造缺陷引起的惯性故障和源头质量问题,没有适用而有效的检修措施可采用时,需要通过源头质量整治、加装改造等改进性维修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
3高级修规程横向对比分析方法
3.1定义动车组检修工作类型
目前各型动车组检修规程对于共性重要部件不仅在检修方式、要求、限度、参数方面有所不同,而且相同检修方式、要求的描述也有很大差别,给检修规程横向对比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根据动车组预防性维修工作不同特点,基于检修复杂程度、技术水平、资源要求的差别,从低到高可把维修工作类型依次定义为以下9种:目视检查、清洁、润滑、限度检查、功能检查、性能测试、修复或更换、分解检修、组装调试。依据上述工作类型对各型动车组检修规程进行提炼、规范,在此基础上开展横向对比分析。
3.2确定各型动车组共性重要部件
按照动车组车体、转向架、制动、牵引、辅助、网络、空调、
给水卫生、内装等9大功能系统,初步梳理出50种共性重要部件,具体部件如下:(1)车体:侧门、风挡、端部车钩、中间车钩、开闭机构、刮雨器。(2)转向架:构架组成、轮对、轴箱轴承、轴箱装置、轴箱弹簧、油压减振器、空气弹簧装置、抗侧滚扭杆、齿轮箱、联轴节、制动夹钳、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接地装置。(3)制动系统:主空压机、辅助空压机、制动控制装置。(4)牵引系统:受电弓、主断路器、避雷器、互感器、保护接地开关、高压隔离开关、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冷却风机。(5)辅助系统:蓄电池、充电机。(6)网络控制及信息系统:烟火报警器、自动过分相装置、旅客信息系统、车载电视。(7)空调系统:客室空调、司机室空调、电加热器、换气装置。(8)给排水及卫生系统:电开水炉、集便器。(9)内装与设备:车内感应电动门、司机室座椅、客室座椅、冰箱、冷藏柜。
结语
总之,以上就是我个人见解。目前我国动车组的检修系统还不
是很完善,检修管理相比国外仍旧较为薄弱。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在深刻理解国外检修理论之后根据我国动车组的实际情况,并在总结过去检修系统建设难点和问题的基础之上,摸索适合中国动车维修企业的检修系统建设方法。
参考文献
[1]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北京:中国
道出版社,1997.
[2]龙岩,范让林,史文库,等.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39(s1):78-82.
[3]王金田,马梦林,王青权,等.车体端墙异常振动问题的探讨[J].铁道车辆,2014,55(2):34-36.[4]刘逍远.铁路车轮非圆化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