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粮食作物结构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2-21 03:42梁謇
奋斗 2017年1期
关键词:杂豆杂粮马铃薯

■ 梁謇

优化粮食作物结构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梁謇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而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则是调整优化粮食作物结构。我省作为粮食主产区,近六年来粮食产量、商品量以及调出量始终位居全国之首,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但是近几年,随着粮食市场环境的变化,我省粮食作物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效益,加大了粮食仓储的压力与财政负担。如何调整优化粮食作物结构,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在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是我省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我省粮食作物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过高。我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一直居高不下,粮食作物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其中2011—2015年超过95%,2016年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91.3%。在13个粮食主产区中,只有我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比第二名的吉林省高出近7个百分点。而除我省和吉林省外,其他11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未超过80%。粮食作物占比过高,导致了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影响了我省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有关统计显示,种植业收入在我省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是我省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收益明显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因而大量种植粮食作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省农民增收。二是加大了我省粮食储备的压力。尽管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但由于我省粮食供给结构没有很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加之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倒挂,造成我省粮食销售压力巨大,库存迅速增加。截至2016年底,我省粮食库存高达1550亿公斤,部分库存粮食已超过适宜储存期限,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置,“超期”储存的粮食会越来越多,将影响库存粮食质量安全。

第二,玉米在粮食作物中占比过大。尽管2016年我省调减了玉米种植面积,但其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的占比仍高达45%,产量超过我省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目前国内市场玉米供过于求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求缺口约为350亿公斤,库存积压严重,全国玉米库存达到2500亿公斤左右,相当于2014年全国玉米产量的1.1倍。且全国玉米过剩主要集中沉淀在黑龙江,我省玉米库存量约占全国的1/3,占我省粮食库存总量的60%左右,玉米库存压力巨大。同时,由于2016年国家进行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总体来看种植玉米的收益有所下降。据省粮食局监测,2016年我省玉米收购价格区间在1.22—1.5元/公斤,全省均价为1.36元/公斤。每亩玉米补贴标准为153.92元。对于种自家承包地没有土地流转费和人工费的农户而言,每亩纯收益在300元左右。对于流转土地的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而言,利润下降幅度更大,甚至出现亏损。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大势所趋。

第三,大豆种植规模偏小。从产品供给的角度看,我省是国内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大豆主产省份,其产量占到全国大豆总产量的30%—40%,有些年份甚至占比会更高些。近些年,我省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减小,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的占比由2004年的42%降至2016年的22%,下降了20个百分点。由此也对全国大豆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大豆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进口大豆数量逐年显著增加,大豆自给率降至15%左右。造成我省大豆种植业疲软的原因较多,如我省大豆生产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水平不高、含油率低、缺乏价格竞争优势等等。从耕作技术角度看,大豆是养地作物,大豆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通过根瘤固氮,可减少氮肥施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作物,大豆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因而,扩大大豆种植规模是未来我省的必然选择。

第四,马铃薯及杂粮杂豆在粮食作物中的占比偏低。2016年我省马铃薯和杂粮杂豆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的占比分别只有1.4%和2.8%,在粮食作物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只有5.4%和1.4%。这种状况既影响农民增收,又影响我省农产品竞争力。从种植收益来看,2016年全省马铃薯的亩均纯收益为776元,杂粮杂豆的亩均纯收益为330—440元,分别是玉米亩均纯收益2.6倍和1.1—1.5倍,是大豆亩均纯收益的2.9倍和1.2—1.6倍。从农产品竞争力看,我省部分地区具有很好的种植马铃薯和杂粮杂豆的自然禀赋,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具备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特产之乡”品牌的有利条件,对于提升我省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效应。更为关键的是,马铃薯和杂粮杂豆同样具有保证粮食安全的功能,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适当扩大我省马铃薯和杂粮杂豆的种植规模,并不会削弱我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2016年农业部出台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要扩大到1.5亿亩以上,未来马铃薯将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由此可见,当前我省马铃薯和杂粮杂豆的种植规模明显是偏小的。

二、加快调整优化我省粮食作物结构

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按照“减玉米、稳定并适当增加水稻、增加大豆杂粮、扩苜蓿和果蔬”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和生产,推动种植业结构由粮食独大的一元结构向粮经饲比例协调的三元结构转化。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客观上需要农业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粮食供给。我省应优先发展以下粮食作物品种:一是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品种,如优质水稻、高蛋白大豆、食用非转基因大豆、强筋小麦、绿色有机杂粮等等。二是发展专用粮食作物品种,如高赖氨酸玉米、高淀粉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高淀粉马铃薯等等。三是发展特色粮食作物品种,如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

构建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分类施策、梯次推进,构建科学合理、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具体来讲,要以第一、第二、第三积温带的39个县(市、区)和农垦8个管理局为重点,建设玉米生产带,要大力度调减第四、第五积温带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规模。以有水源条件的松花江、嫩江干流沿岸、东部三江平原的37个县(市、区)和农垦6个管理局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带。以30个主产县(市、区)和农垦5个管理局为重点,建设大豆生产带。以西部、北部的7个县(市、区)和农垦2个管理局为重点,建设专用小麦生产带。以西部、北部、大中城市周边的18个县(市、区)和农垦2个管理局为重点,建设优质马铃薯生产带。以西部、中部、东部的29个县(市、区)和农垦3个管理局为重点,建设杂粮杂豆生产带。

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特点,建立耕地轮作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冷凉区实行玉米大豆轮作、玉米苜蓿轮作、小麦大豆轮作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发挥生物固氮和养地肥田作用。农牧交错区重点发展节水、耐旱、抗逆性强等作物和牧草,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生态恢复与生产发展共赢。干旱区依据降水和灌溉条件,以水定种,改种耗水少的杂粮杂豆和耐旱牧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甄真zhenzhe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杂豆杂粮马铃薯
杂豆分类、营养功效及其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马铃薯有功劳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杂豆主食化研究进展
细粮VS杂粮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杂豆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杂粮小镇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