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贤秀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物理首次进入学生的学习视野。物理有着抽象性强、思维难度大的特点。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不适应,这是因为学生被动学习所致。要想高效学习物理,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提问 意识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习内容,因而难免忽略了思维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觉地融人课堂,让学生有问可提,让学生通过提问助推物理学习。
一、牵引互动,营造氛围,诱导学生敢于提问
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树立提问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与学生互动,诱导学生在自信中提问。
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教师讲起了自己在生活中被噪声影响的经历,拉家常一样的氛围,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轻松的心境下,学生的思绪也逐渐放开,有学生提出:“核潜艇的声纳系统是模仿海豚制造的,但却在训练中因为声波对海豚造成了伤害,令它们‘自杀,这样的噪声还应该存在吗?”互动联系了师生间的思维,使学生更加自信,更能自主提问。
二、注重体验,凸显趣昧。促进学生提问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虽然物理定律、公式较多,但却极富实践探究性,只有真正领略了物理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体会自主提问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物理学习的趣味因素,让学生乐于提问。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感知中提问
创设适宜的情境,已经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认知基础,尽力发掘学生的興趣点,为学生创造一个有问可提,乐于探究的体验空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时,教师用一段视频展示了冰天雪地里,汽车打滑,行人频频摔倒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生动立体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提出“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2.结合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问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手脑合一,更有效地学习。为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充分探究,大胆总结。
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运动状态做了实验验证,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有学生不仅用常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还增加了自主实验步骤,提出了:“既然分子间有引力,那为什么断裂的两节铅笔不能重新合在一起?”的问题。实验的自由探究过程不仅让物理学习变得妙趣横生,也增强了学生提问的深度和广度。
三、联系生活,丰富观察,催动学生敏于提问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就是要学习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学习素材,培养观察意识,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理解力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能通过丰富的知识印象催化学生的认知感受,让学生能够敏锐地调动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出求真意识,继而主动提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时,教师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如火山爆发岩石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冷却后再由液态凝固成固态,冬季结冰、夏季化冰等,并让学生从生活观察中发现问题,有学生提出:“鸡蛋由生到熟也是属于凝固吗?”颇具代表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主动讨论,并很快抓住了放热和吸热、无法循环转换等要点,在问题中完善了知识。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积累问题,使物理学习更加生动,贴近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也更深刻有效。
四、强化思维。鼓励质疑,让学生精于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在学生敢于、乐于发问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精于发问。也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轻松发问,还要有效发问。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取决于什么条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特意围绕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单向条件,引导学生思考,这时有学生提出:“既然是浮力计算,怎么能离开液体这个主要条件,难道物体所受浮力和液体的自身情况,比如密度大小没有一点关系吗?”质疑让学生摆脱了常规束缚,增强了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去尝试、探究学习活动,做到“敢问”“想问”“会问”,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特约编辑 南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