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国史为例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2017-02-19 02:17章太长
教书育人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民国胡适蒋介石

章太长

以民国史为例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章太长

一、历史校本课程要具有趣味性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的著作,周末会看一些历史方面的影视剧,这说明历史本身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但为什么一到课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比较弱呢?教科书可以说只是一个历史大事记年表而已,从中几乎看不出有趣味性的历史小典故,授课教师限于时间和考试的压力,也难以经常在课上向学生讲述历史当中的奇闻轶事,如此一来,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渐减低,他们对历史唯一的感觉就是死记硬背,毫无趣味。有鉴于此,校本课程的开设绝不能再照本宣科,而是要在浩瀚的历史事件中摘取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典故与学生一起分享。比如笔者在讲述民国史的时候,就向学生讲述了胡适与蒋介石的事例。这件事讲的是胡适就任中研院院长时,蒋介石亲自到场致辞,高度评价胡适的学术水平,并指出中研院要为复兴民族文化而存在。随后胡适上台发言,胡适指出:中研院是学术研究机构,不是粉饰政治的工具,应该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讲完之后,蒋介石非常生气,但却并未对胡适大动干戈,只是在晚上回去的日记中写到:此乃平生一大辱。在两人的合影中,蒋介石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胡适翘着二郎腿,春风满面。这个事例的趣味性是毫无疑问的,学生都知道蒋介石是独裁者,但是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到蒋介石的另一面。学生也知道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但是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文人傲骨的一面。

二、历史校本课程要定位于补充教材的地位

开设校本课程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与课本完全没有关联,比如讲述民国史,如果教师谈一些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人物,学生是不会有兴致听课的,对闻所未闻的人即使有什么趣事也只是当作笑话一笑而过;一是与课本知识重合,这等同于重复,毫无新意可言。因此在民国史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笔者总是选取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典故进行讲述。比如袁世凯、孙中山的另一面;比如抗战中蒋介石的坚持抗战;比如陈独秀私德有亏,但大节可也……这些事件既与课本有所关联,但课本中又并未述及,学生貌似熟悉,其实陌生,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是很恰当的。

三、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素质

校本课程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开发的。因此教师在开设课程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认真检索自己的知识库,看看自己对哪部分的内容比较熟悉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校本课程就比较适合开设在这一领域,这样教师授课是有话可说,有据可查,学生听起课来也会为教师深厚的史学功底所折服。现在许多教师有一种不是很好的倾向,将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负担,每当学校布置下来任务之后,经常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没什么可讲的,最后在快要上课之前的几个小时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甚至是影视剧作为素材在课上放给学生看。这算不上是一个“课程”,顶多叫影视剧赏析。学生也许短时间内觉得好放松,好有趣,但是长时间之后,学生会对教师的学术素养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到对教师上课的评价。

四、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要具有前瞻性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科书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的编写要经过专家的研讨、课程标准的制订、核心素养的考究、初稿、二稿、定稿等程序。所以一本教科书编制出来之后,往往不一定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考古资料和文字资料的出现。校本课程的开设很好地应对了这一情况,它的开设与教材编写只是教师个人的任务,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因此速度快,可以很好地借鉴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近年来,随着蒋介石日记的逐渐公开,大家对于民国史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笔者就购买了杨天石教授所撰述的《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揭秘》等书,在对蒋介石日记研究的基础上,更能看清民国百态。

校本课程的研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关心民国史的更新,可以使校本课程更加接地气,更贴近实际。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民国胡适蒋介石
胡适的美国恋情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