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的教育生态

2017-02-19 00:07王永保
教书育人 2017年34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教研组研修

王永保 许 静

构建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的教育生态

王永保 许 静

优秀教师是学校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复合体。培养优秀教师是每所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理想与追求。但是,真正能成为优秀教师的人却不是很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使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优秀教师的个性特征

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智慧,有以个性和学养为基础的个人魅力,有其独特的个性。优秀教师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鲜明

优秀教师的鲜明个性来自于自身所具有的底气、水平、能力与业绩。有个性的优秀教师因为“不满足”,故常有新发现、新创造;因为不盲从,故常有新办法、新创意;因为善于思考,故常有高效率;因为善于探索,故常有新业绩。有个性的教师不循规蹈矩,不被环境所左右,也不轻易服人。他们宁可委屈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声誉,也不委屈自己的良心和原则;他们从不伪装自己,从不口是心非,从不阿谀奉承;他们更加喜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

(二)较高的职业觉悟

优秀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职业觉悟,饱满积极的职业精神,厚实进取的职业能力。他们专业再发展的兴趣浓厚、态度执着、潜力巨大,他们拒绝模式化、秩序化带来的僵硬和呆板。他们耿直、雄辩,具有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容易遭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待遇,也会受到排挤和压制。

(三)较强的自我研修能力

优秀教师都是终身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自我研修和不断的“破茧化蝶”,他们由普通走向优秀。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使优秀教师逐渐练就了做研究的习惯、视野和品位。他们不仅在教育实践中常有新办法、新成果,也十分注重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他们以书为友,终身学习,有浓郁的笔墨情趣,甚至将学术看成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四)教育的尊严与快乐

由于优秀教师具有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与担当,有高度的职业觉悟与奉献精神,有来自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他们会更加眷恋讲台,远离职业倦怠,有较强的再发展动力,有身为教师的尊严。有教育尊严的优秀教师不仅是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与方法的教师,也是有诗意、有情趣、有智慧、有故事的教师,而这一切恰恰是快乐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他们也拥有教育的快乐。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发现、提炼、推广教育层面的有效经验,孜孜不倦地对学生教之、导之、扶之、惜之、爱之。

(五)敏锐的洞察力

优秀教师能捕捉到细微之处的教育契机,他们在实施教育时不是刻意的,而是润物无声地向学生传递思想、方法和价值观;他们能透过教育现象洞察到教育的本质,因而能够从学生的细微变化中做出教育的大手笔。优秀教师有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在他们眼里,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他们能用自己的才智将一个个点的教育连成立体的教育空间,且能用多种教育方法拓宽教育空间,创造一个又一个教育佳话。

(六)学者的风骨与风度

能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能够示范与迁移的教育思想。这些内在的潜质外化于形时,显示的是优秀教师所拥有的一份独特的优秀,展示的是作为师者和学者的气质与魅力。他们始终保持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骄傲,坚持正直的品格,学无止境,有着学者的风骨与风度。优秀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科书”,也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成就“优秀教师”的机制与平台

每个教师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很多时候,教师本身有积淀,但因缺乏方向、缺乏舞台、缺乏机会、缺乏激励,制约了教师的发展。学校应为教师成长提供机制与平台,构建有助于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的教育生态。

(一)“尊重教育规律”是教师成长的保障

优秀教师的成长要经历四个阶段:知识储备期、素质磨砺期、优势发挥期和自然成熟期。教师从普通到优秀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均存在一个从萌芽到生长再到成熟的过程。在优秀教师的培养上应尊重教育规律,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师资培养目标不应定得太高,目标太高,结构就复杂,调定得太高,也难以和声;二是教师培养应因人而异,着力点应放在解决教师发展中的差异性需求上,注重发展质量;三是允许教师之间存在差异,个体差异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差距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四是勿用显性指标频繁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避免出现教师跟着考核指标走,无法形成个性化发展的现象;五是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不要过于看重显性的教学成果,应更多关注教师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六是将青蓝工程的导师制培养与指导小组制相结合,当教师只师从一人时,容易被“榜样”同化;七是应注重用团队的智慧,为教师的发展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

(二)“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走向优秀的瓶颈

职业倦怠是许多教师从教多年却无法走向优秀的瓶颈因素。之所以会出现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因为教师缺乏一种研究性的生活。虽然教师对专业发展有需求,但却得不到引导和帮助,以至于在专业成长的方向上迷芒,在专业成长的路径上徘徊。为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校应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研究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让他们为一个又一个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而激动、惊喜,让他们不断思考着如何往前走,让他们“忙”得来不及倦怠,远离职业倦怠,眷恋讲台,走向优秀。

(三)“爱岗敬业”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础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每所学校都有相应的措施,并用给任务、挑担子和带徒弟等积极的“关键事件”促使教师迅速成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点不是专业教学,而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把职业当事业去做。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不只是让其做“经师”,重要的是做“人师”。培养其对职业、对学校、对学生的挚爱情感,然后再培养其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带好一个教学班、辅导好一个课外兴趣小组、搞好一项研究课题、写出一篇好文章,逐渐让青年教师走向成熟。

(四)“公共讨论”是教师成长的文化基础

单打独斗的工作氛围是不利于教师成长的,公共讨论非常重要,是教师成长的文化基础。学校要有公共讨论的空间,形成公共讨论的文化。可把部分处室进行整合,成立课程开发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等,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定期开展工作坊、沙龙和讲座等,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讨论氛围。公共讨论的问题应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和在场性,避免被泡沫议题所主宰。在讨论方式上要避免研而不讨、论而不争,也要避免讨论者在已解决问题上继续亢奋,在没有疑义处争辩。通过公共讨论,让教师文化更加多元,为走向优秀打下文化基础。

(五)“思想市场”是教师成长的道德基础

所谓思想市场,就是学术、观点、言论的表达和它们之间的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道德和知识基础。思想市场非常重要,因为教育的改革与进步都是在新理念的推动下出现的。没有思想市场,就很难有新理念的出现与传播,从而教育就失去了变革的源泉。学校要有基于学校特色和培养目标的思想市场,要鼓励在思想市场上有不同的声音,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让来自各方不同的声音,以思想市场为媒介,交相呼应、互为融合、共奏和谐之曲,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奠定道德基础。

(六)构建“以研修促发展”的师资培养生态

教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明显。仅是听课、上课,没有研修,教师成长是缓慢的。应构建以研修促发展的师资培养生态,让研修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教师研修是一种多主题、多形式、多方法、跨学科、跨年级的教研模式。阅读、专业写作、磨课、课题研究等,不仅构成教师的成长密码,也是教师研修的重要内容。研修的形式可以是经验的分享、话题的研讨、课堂教学的设计、对教改的探索等。在研修管理上,避免用定指标、分任务等绩效管理方式对教师研修进行管理。因为这种管理方法或许可以取得一些临时性的成果,但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却有很多负面影响。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研修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让其自由发展、特色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优秀。

(七)发挥“教研组”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系统,但这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却比较低下,甚至有些学校这个系统是近乎瘫痪的。究其原因,或许与教研组长没有工作布置权,没有奖励权有关。虽然大家同属于一个教研组,也只是担任教学科目相同,其他方面很难有交集。学校应赋予教研组更多的研究职能,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应主要负责教学业务管理、教研组活动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交流论坛和网上教研等。应重视教研组内部的团队建设,在组内组建“梯队式互助”小组,将骨干教师、成熟型教师、青年教师三个层次的教师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彼此找准“对接点”和“突破口”,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做好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发展课、中年教师特色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等活动的过程管理,让每一名教师在教研组这个系统里,既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又获得普遍的互利共生。

(八)勿让“模式化”制约教师的个性发展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致力于统一目标,但不心统一思想,当把所有人的思想都统一起来时,就无法产生独立的思想观念,就很难有教育的创新。一名教师无论创造出多么好的教学模式,学校都不能将之简单推广为广大教师的模仿对象,因为模式化带来“稳定性”与“可复制性”的同时,教育就会舍弃顺其自然的原则,大家都会削足适履地套用模式,从而带来僵化与死板。应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百花齐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九)建立有效的优秀教师从教保障机制

优秀教师的本领是在课堂上练就的,优秀教师的风范也是在课堂上呈现的,课堂才是优秀教师事业的主阵地,优秀教师与讲台不能分离。如何让优秀教师不受任何牵制终身从教,需要建立有效的优秀教师从教保障机制。例如,设立优秀教师津贴机制,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建立优秀教师职级制,让他们有目标、有奔头;成立优秀教师研究会或相关学术团体,为他们搭建充分自由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大部分优秀教师坚守讲台,潜心从事教育事业,以育人为终身志向,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做讲台上的优秀教师。

(十)鼓励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

部分优秀教师不重视自我提升,经不起时间的磨练,被优秀光环笼罩一段时间后,就像干枯的花朵,失去了鲜艳的色彩和芳香。如何让优秀教师永葆优秀本色,并由优秀走向卓越,是让优秀教师资源功能最大化的重大课题。优秀教师群体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可通过短训班、在职进修、离职进修、提高学历、学术研讨等多种渠道,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坐得下来、沉得住气、钻得进去,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深入的研究能力。让研究型优秀教师有自己的学术兴趣,踏踏实实做学问;让教学型优秀教师坚守育人阵地,不放弃业务,由优秀走向卓越,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功能最优化。

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与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在教师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要引领教师研发课程、开发教材、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占领教育新高地、形成新的教学推进点;要鼓励教师教学从职业走向事业、走向精神追求;助力每一名教师由普通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宿迁经贸分院)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教研组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