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代全
2016年10月18—20日,笔者赴重庆市潼南、大足、永川区考察学习职业技能工作,重庆市区县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让笔者开眼界、长见识,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重庆职业技能培训做法及经验
——制定政策,规范职业培训工作。为加大政策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自2012年始,重庆市政府连续下达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这些政策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渝办发[2012]247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通知》(渝人社发[2014]222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60万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人社发[2015]112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职业培训管理工作流程的通知》(渝人社发[2015]117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16年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人社发[2016]61号)。上述文件的出台,基本涵盖了职业技能培训涉及的政策要求,促进了培训工作。
——足额投入资金,确保培训工作到位。重庆市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大,一是重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重庆市的中职学校学生学费全免;二是培训补助标准高,《关于发布2016年重庆市培训职业(工种)市场需求程度目录就业技能培训通知》(渝人社发[2016]42号)文件,分专业(工种)按市场“非常紧缺”“紧缺”“一般紧缺”规定的培训成本的90%、70%、50%计算补贴;企业新录用员工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并稳定就业6个月后,按400元/人标准补贴培训单位。
——加大基地建设,完善培训的硬件设施。潼南、大足、永川区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基地建设,培训基地的硬软件都能满足技能培训需要。特别是大足区,把最好的区位地块建设为职工培训中心。据介绍,该中心占地40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尤其是计算机教室,除初中级培训外,还能满足高级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培训。从教室的设备配备,不难看出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
——综合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潼南、大足、永川区实行开放培训,综合利用社会培训资源,拓展培训场地。比如潼南区利用潼南恩威高级职业中学开办汽车、珠宝专业方面的技能培训;永川区委托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中心)开展机械加工职业技能培训,担任培训的指导老师都是技师,确保了受训人员的听课质量,提高了培训效果;永川区向民间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为保障购买的服务质量,采取教学全程监控措施,比如他们向永川区淘金职业学校购买培训服务,就在全程监控下开展,保障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大足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实行开门办学,在满足人社部门的培训任务的同时,向社会开发培训设施,接受社会力量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党政部门的招录考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按照供给侧改革思路,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確定培训职业专业。在培训专业的选择上,明确提出:培训专业方面也有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就是办学的需要。大竹区根据大足石刻的盛名及当地石刻传统手艺人优势,在中专校设置石刻专业和开办石刻艺术培训,学成者或被广东珠宝企业录用,或在本地从事石刻工艺品生产,进入高收入群体。潼南恩威职中与浙江省的一家珠宝企业合作办班,培训的学员被企业招录,做到了结业即结业。考察学习的3个区基本是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多,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把种养殖业方面的专业培训作为培训的重要方面,努力培养既掌握现代农业耕作技能,又会经营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
——利用大数据强化职业技能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全市建设起职业培训大数据。按照智能化城市建设要求,建设启用重庆市职业培训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与“金保”系统、就失业系统并网,实行资源共享。整个系统包括培训工程管理、单位个人基本信息管理以及统计查询等功能,有效解决重复培训、重复补贴等现象。二是着力建设职业培训服务平台。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在全市统一建立培训联盟,实现跨区域培训;每个区设立职业培训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培训工作,每个村配备一名社保员,及时更新本村居民就失业情况;培训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培训机构及开展培训职业的企业;对培训对象的资格审查、补贴金额实行网上申报、审核。
——与工会联合培训。一是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采取集中入会方式,广泛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农民工成为工会会员,工会组织为其技能培训、维权等就更加顺理成章。二是工会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潼南区总工会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联合相关部门开设技能培训班,依托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重庆市潼南恩威职业高级中学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服务。
让技能培训效果事半功倍
三天的考察,虽只接触到重庆市40个区县中3个区,但收获了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难已成普遍共识,目前四川仍然存在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境地,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也出现就业难。重庆市的职业培训大数据建设及潼南、大足、永川区的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市和区县主要领导重视,把职业技能培训抓好了,就业就不难。
——爱家乡情结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近年来,许多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的家乡情结越来越浓,其表现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热心回乡创业,有的关爱家乡教育,有的倾心养老康复,总之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住回乡办企业上。潼南恩威职中就是恩威老总给家乡捐助120万元建设的一所公办高级职业中学。恩威职中办学20年来,已为社会培育了上万名实用型技术人才,他们中相当部分已成为企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这应该比回乡办企业更具影响力。
——适当的投入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基本保障。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场地、培训中的材料消耗以及教员工资等成本,完全由被培训者承担不现实,必须有政府财政资金补贴。一分投入一分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育直接关系劳动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而劳动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职教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高地区经济效益、效率,据2016年重庆市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重庆市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4871元、全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52330元,这两个指标都远高于四川。重庆市劳动就业人员中,高中以上学历人员高于四川。
——挖掘、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需要也能够做到整合。四川的中职学校、民办学校以及大型企业的教学能力不低,但尚未做到走出校门,其教学资源未能实现社会共享。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需要有人牵头,基于我们的现行行政体制特点,建议由国资委、教育、人社三部门联合协商,规划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的具体意见,扎实推进资源整合。
——调整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专业)。培训项目或专业需要从生产、市场需求出发,及时做出调整。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专业,在关顾二、三产业需求的同时,还应从农业大省实际情况出发、从现代农业出发,确定种养殖业方面的专业技能项目,培育掌握现代农业技能、会经营管理的职业农民。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根据特色产业调整培训项目或专业。四川180余个区县,基本都有自己的独特资源,培育继承民间匠人传承人,比如眉山的竹编工艺匠人的培训,完全可以纳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内容。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需要借用工会力量。工会机构健全、体系完善、覆盖面广、活动场地宽敞。工会在职工中影响力、号召力大,组织力强,特别是组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经验丰富。技能竞赛特别能激发职工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我们应该主动和工会联系,借用或联合工会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定能使培训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