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朴
“理所当然”和“司空见惯”的背后
——观摩体育教学后的疑惑
■吴小朴
最近,笔者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市县级体育教学观摩,学到不少东西,但也产生一些疑惑。一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和已经“司空见惯”的做法,仔细想想却又总觉得不甚合理;有些“堂而皇之”的道理乍一听挺在理,仔细一琢磨发觉并非能说得通。其中一些是由教学思想的不同引起的,也有一些是与操作过程中的偏差有关的,笔者在此仅举几例供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在一些观摩课上,测心率并计算平均值、画心率曲线是评价课的重要内容,上课者和观课者都非常重视,有时还动用遥测心率的手段,几个学生身缠电线,一群老师盯着荧光屏聚精会神,乍一看还真有“科学”的气氛。还有的地方要求教师要有预测的心率曲线,严格时还要检查实际曲线与预测曲线有多大的吻合度。各地都有大致的规定,如平均心率在多少和多少之间,课上应有什么样的曲线,高峰出现在哪里最好等。心率和心率曲线俨然一个神圣的指标,评判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体育课里引入心率无非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要对体育课有一个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不能光讲不练;二是要逐渐上负荷,逐渐下负荷,不要暴起暴落;三是要注意安全,起到一定医务监督的作用。这些原来本是明眼就能看得差不多的,测一测,画一画能更确切些,为搞研究也需要有些数据,但是如果非要说达到平均多少才算好,非得在35分钟的时候上高峰,非得事前的曲线和实际的曲线相吻合,就过于勉强和教条了。试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条件,怎么可能有一个绝对合理的平均值呢?试问:如果在教师预测要上高峰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与学生的教育密切相关的突发事件,是应该撇下良好的教育环节去追求心率曲线的吻合呢,还是停下来实施教育呢?在体育课引入心率和心率曲线的目的是督促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但是如果心率的准确性成了教学评价的追求对象,曲线成为束缚教学任务完成的绳索和障碍,那么不是与教学的初衷大相径庭了吗?
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的心理效应的日益重视,在体育课中测心理曲线的也多了起来,注意、情感和意志是常见的数据,从1至5分出5个档次,由专人评价并画出曲线。对这种努力和从单纯注重生理曲线到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思想,我们不得不表示由衷的敬佩和赞赏,但是不解的是注意力和情绪又是怎样分为5个档次的呢?这3分的注意和4分的注意又有什么区别呢?注意的指向如何判断呢?那种貌合神离和看起来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在思考问题的注意又怎么去判别呢?情绪高低倒是容易判别,但有时情绪的波动正是教学和教育的必须,是不是情绪都保持在5分值就好呢(先不说有无这种可能)?意志是内心的动力和自我暗示,我们仅从外表可以判断出来吗?敢做不一定就代表勇敢,不做也不一定就懦弱,如果说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保持在高水平上意味着什么呢?心理曲线不管是否准确总还能画出来,但又如何去评价呢?
一堂课上得好坏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学到了东西,明白了道理,交流得是否和睦。一堂充满思考的教学课,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但情绪未必活跃热烈,意志也未必表现出得来。那怎么办呢?加进个热烈的游戏,出个能让学生表现意志的难题,如看谁能做俯卧撑最多,但是教学任务和心理曲线谁为谁服务呢?这样的曲线是促进教学,还是干扰教学呢?我们不得而知。
几乎在任何教学用书和课本中,都将支撑跳跃中的“跳上成蹲撑”当作蹲腾越的基础和中间练习,把“跳上成分腿立撑”当作分腿腾越的基础和中间练习,我们在经过许多观察后对此产生了疑义。的确,“跳上成蹲撑再跳下”从动作外型是有点像蹲腾越,同样“跳上成分腿立撑”也有点像分腿腾越,但实际上却大不一样。因为,蹲腾越和分腿腾越是一个在高速运动中完成的腾跃动作,它由第一腾空、顶肩、推手而完成动作,而“跳上成蹲撑”和“跳上成分腿立撑”则不是要完成一个腾越,而是要完成一个上箱并稳定住身体姿势。因此它不需要太快的助跑,也不需要手臂前伸和顶肩,更不需要推手,它是要慢步助跑跳起、提臀、扶箱保持稳定。这样一来几乎与腾越动作要领相反了,因此它能不能成为腾越的辅助练习,对腾越动作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理所当然”和“司空见惯”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体育学科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去“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更不能去“墨守成规”“形而上学”。要本着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去审视我们周围“已经习惯了的”事物,不断去钻研教材和教法,才能使体育教学多一些科学和实效,而少一些“形式”和疑惑。■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桑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