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有效课堂教学问题的几点反思

2017-02-18 22:05安徽省含山县含山中学黄守仁
中学政史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新课程教学方式

●安徽省含山县含山中学 黄守仁

对新课改有效课堂教学问题的几点反思

●安徽省含山县含山中学 黄守仁

反思问题一 热热闹闹就是一堂好课吗?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课堂热闹的现象。一些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管有无活动的必要,为活动而活动:课堂上学生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大组内交流。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堂课下来,学生常常是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活动要了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是浮光投影,浅尝即止,还是潜心钻研,情动意发?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反思问题二 回答问题积极就等于思维活跃吗?

不少教师都以课堂提问学生数量多少衡量学生的参与面,进而看主体性的发挥,其实这是亟待克服的一个误区。课堂中的问题,不能以数量论英雄,关键是问题的质量和来源,如果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或者都是一些纯记忆性的再认再现的问题,数量再多也没有教育价值,真正有教育价值的应该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或者是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

反思问题三 基础知识已变得不重要了吗?

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原来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淡化、粗化了对具体知识内容的要求,而强化、细化了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要求,突出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人认为课改中基础知识教学不重要了,甚至一提基础知识就认为和课改精神不符,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达到育人目的的载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载体,能力的形成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养成都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地理技能。新课程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当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在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学习和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新的知识是引发学生思维和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信息源和素材,而不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下死记硬背的知识。有人认为课改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就势必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简单孤立地看问题的结果。

反思问题四 不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好课吗?

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把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形象化、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等方面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多媒体也有劣势,它完全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比较差,而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再高明的老师都无法完全预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事实上也不必要),常常会出现很多与我们备课不一致或是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原来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被打乱是正常的事情。

反思问题五 接受性学习过时了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完全代替吗?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明显表现出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从而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固然重要,接受学习的地位和价值亦不可否定。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新课程教学方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清律的基础知识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掌握基础知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