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梅
顺应“自然之道”,让学习真实发生
仲崇梅
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顺应“自然之道”,就能够使学习变得十分轻松,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其中,这也是教育成功的表现。
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静下心来去认认真真地背一些东西。这会严重影响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而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规律去理解、记忆需要掌握的内容,就能够使学生“专注”于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个教学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是经过分类的,都有某些相同的特性。以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为例,第三章的文章都是写地区风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把握这一点,对整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讲解某一篇课文的时候与前一篇课文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促进学生理解记忆。老师可以这样讲:“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田园诗情》,写的是荷兰的风光。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上一篇课文《九寨沟》与其在写作手法与表达方法上有哪些异同。”这时候可能就有学生会针对其中描写地区特点的优美句子进行规律的探寻,最后教师再根据大家的回答,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像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自觉专注于理解与记忆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效的。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再是盲目地接受所学知识,而是学会了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巧妙地去学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还处于未完全成熟的状态,老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接受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卷入”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动脑筋去想问题。对此,教师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孩子思考,让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一课的时候,教师如果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效果不会太好。但是如果能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情景扮演,学生就能对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对文章的学习也会更加通透,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活跃,从而达到“卷入”的效果。
每个人都有惰性,都希望能够直接得到答案,省去思考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要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边享受乐趣,一边领悟知识。
小学生都比较好动,一节课40分钟,如果都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听,很少有能坐得住的。与其严厉地批评他们,还不如顺其自然,给他们“动”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忙于学业,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因此,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身处在青山绿水间,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文中所写景色的美丽。回到学校以后,再去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暂时抛开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抛开生活中的烦恼,放松自己,过后就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课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学习才能变得更轻松。
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要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否则教师讲得再精彩也会徒劳无功。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自然之道”,让学生乐意接受知识的传输,才能使教学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