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艳 王晓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模式实证研究*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
■王斌艳 王晓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育人系统的两个平面,第一课堂是高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升华,两者共同构筑了高等教育体系的立体化系统。协同第一、二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鉴于调查所反映出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构筑的问题,本文从组织管理互动机制、课程体系融合机制、评价考核联动机制、平台载体共建机制、服务保障互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互动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全面素质教育,高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使得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无法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第二课堂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必需。作为高等教育者,要清楚意识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必须构建顺畅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优势。然而现实实践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好有效互动的局面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还存在着矛盾和问题。鉴于此,通过数据调研,了解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则是本文主要阐述的。
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务计划课程之外有组织或者自愿参加的各类活动和项目,比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科研创新活动、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74.83%的同学表示,知道或者了解第二课堂。45.03%的同学喜欢或者非常喜欢第二课堂的开展。有54.97%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的帮助作用很大或者非常明显。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上,54.3%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甚至有18.54%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等重要。因此可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形成协同共建机制,共同发挥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25.83%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47.02%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缺乏专业老师及时指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在于师资方面,教师自身的第一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管理层面上,一直将紧张的教育资源倾向在第一课堂之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缺少科学性的筹划与专业化的指导。虽然在教育总体导向中,特别强调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实际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另外,31.79%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资源相对不足,设施较为落后。在硬件方面,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是为第一课堂教学配备,专用的第二课堂硬件设施相对匮乏。
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很多课程内容都显得过于随意化。调查结果显示,37.09%的同学觉得第二课堂的开展活动与专业知识匹配度低,39.74%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课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建构人格的重要教育中介,目前的第二课堂在课程化的背景下进行建设,要求课程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必须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然而有效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能够与第一课堂的内容衔接化,或者对第一课堂的内容做一个好的延伸与升华,在现实活动开展中却没有做到。另外,有些时候为了片面追求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抛离了第一课堂的主引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太吻合、活动层次较差的活动,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得与第一课堂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
对学生评价标准的相对单一化导致第二课堂的培养功效得不到认可。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都是以第二课堂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对学生的评价尚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同时,第二课堂的评价标准相对较低,且评价主观化倾向比较明显。在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前期设计或者课程安排比较满,在投入过程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以课程或者活动结束作为考核标准,仅仅凭主观的感性评价作为考核结果。忽略了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忽略了课程的影响力或者影响深度。结果就导致了第二课堂的课程评价主观化,与第一课堂相左,第二课堂倾向于形式主义,使得实际的第二课堂功效没有得到发挥。
第一课堂开展的平台或者载体一般为课堂教学或者网络学习,而第二课堂的开展多数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平台或者载体。两个平台或者载体没有实现一致的统一衔接,往往结果是你上你的课,我开展我的活动。同时,在第一课堂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之一,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完全实现了主体地位,然而在第二课堂中虽然学生在组织、策划、宣传等过程中担当主角,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低水平重复,也被贴上德育补充开展的阵地标签。因此,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平台或者载体完全是处于两个不同的开展体系当中,没有实现良好的互动衔接。
要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互动,就要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起来,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推动两者的协同,重点建立组织管理互动机制、课程体系融合机制、评价考核联动机制、平台载体共建机制,多方位立体化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序互动、高效协同。
要解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应当从学校层面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成立相关工作委员会,全面规划和领导第一、二课堂的育人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之余,在教育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要充分调动教师指导活动的积极性,将教师指导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果按照教学成果奖进行认定,鼓励教师将教学科研与第二课堂指导相结合,并在教师职称晋升、工作考核,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体现,努力提高第二课堂指导的水平和质量。第一、二课堂课程协同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特别是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更需要开放,学校应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努力将教师队伍的课堂教学能力转化成实践运行过程中的掌控能力。
建立通识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级平台为主的课程体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匹配度。第一课堂可以占据学科核心课程的主阵地,同样的需要第二课堂的活动作为补充升华。通识课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去展现去丰富,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则可以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灵活运用多种诸如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课外研究等相结合的模式。事实上,实现课程体系融合就是“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的充分展现。这要求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动手、动脑等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培养、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要完善学生素质学分认定办法,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等素质学分纳入学生必修课学分,要修订和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架以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系统。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分按照标准化衡量、质量化监督的方式统一评判。逐步淡化第二课堂学分的概念,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获得的学分不仅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而应该是学生必修课程学分的一部分。同时必须对考核联动机制的定位实现准确化,不应随意曲解第一、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
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素质教育活动平台,通过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教育平台、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文化艺术教育平台等有效平台载体的共建,有效实现第一课堂的深入作用与第二课堂的延伸功能。学校可以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以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为依托,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从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载体的互通和共享。与此同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构建还要完善三大活动体系:师生交流活动、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精英骨干培养活动。
除了软硬件建设之外,第一、二课堂之间的互动机制也需要从服务保障方面加强完善,从强化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场地建设等方面来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保障互补机制。不断完善修订关于学生课程学分的政策规定、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及考评体制建设,从而强化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协同对接。
[1]彭巧胤.关于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5).
[2]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
G642
A
1008-2549(2017)06-0083-02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模式研究”(项目号:130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