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杰 (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
高校青年党员教师意识形态教育初探
■刘颖杰 (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首先在于高校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青年党员教师
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要不断地巩固和加强,青年党员教师要发挥引领思想舆论的先锋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国际交往中其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必然会导致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也不断地加剧,使得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碰撞,形形色色的政治意识形态充斥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L.T.Sargent指出,意识形态建立在各个不同社会的价值体系之上。但现代社会是复杂的,且经常是分歧的;因此,一个社会内部的个体不可能只接受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可能同时欣赏数种意识形态的某些部分,或者可能完全倾心于一个理论体系。[2]因此,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下,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整个社会的群体必然会表现为相异政治意识形态取向共存的局面。
目前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同一空间当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和渗透,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领域的优势长期存在,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变换成各种形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渗透和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而引领社会思潮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目前,高校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易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政治意识形态上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也会表现为相异政治意识形态的共存。高校是重要的文化传播枢纽,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担负着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育,而有的青年教师长期受外界环境的熏陶,思想上逐渐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上转向,甚至还产生了虚无主义的文化心态,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在校学生。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首先在于高校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即,建设培养既具有较深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具有较高政治意识形态素养的青年教师队伍。
而培养较高政治素质的青年教师最关键的环节是发挥青年党员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青年党员教师是青年教师群体中的先进者,在政治意识形态上能够凸显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青年教师的影响,从而净化青年教师群体的政治生态环境。目前,很多高校青年党员教师的数量在逐年的增长,这些青年党员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逐渐成为学校的教学中坚力量。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其中一部分人的理想和信念也会随之改变。在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取向的冲击下,部分青年党员教师甚至背离了最初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对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加强青年党员教师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的首要任务。
意识形态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维护现存制度的合法性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3]做为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必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青年党员教师要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为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加强青年党员教师政治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途径。
首先,加强青年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识形态首先是一个思想意识问题,思想上的认识问题,还得靠思想教育来解决。马克思主义不能自发产生,其要想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必须通过教育或理论灌输的方式来实现。列宁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意识,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4]要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需要将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学习和实践要紧密结合起来。解决思想问题不能采取形而上的方法,流于形式的做法是起不到提高认识的,因此,必须结合实践才能解决。如,在高校中推进践行“三严三实”活动,不断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加强理论修养并且付诸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这对广大青年党员教师而言意义重大。在面对理想和信念的争夺战中,践行“三严三实”是我们获胜的法宝,积极培育青年党员教师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增强他们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5]
其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党员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在整个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青年党员教师无疑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群体。近些年来,很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如何发挥好他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的骨干作用需要高校的各级领导层要着重考虑的事情。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管理者指导思想上的不够重视,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如,有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逐渐被悬置化和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组织支撑,缺乏应有的物质条件保障,教师队伍自我职业认同感弱化的现象空前严重。目前,高校教师内部待遇和地位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地位无疑是最低的,劳动(劳动量和劳动条件等)奴隶化和待遇民工化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积极性严重受挫。这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积极性和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动力和探索精神匮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与学双向都呈现出应付与形式化的态势。[6]因此,要发挥好青年党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骨干作用,需要对这支队伍加以重视,在职称评定上和各种荣誉称号上要给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激励这个群体,使他们引领青年教师政治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环境。
再次,从党建的视角加强青年党员教师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党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要考虑到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现实社会环境的制约因素以及思想意识形态复杂性等方方面面,进行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推进青年党员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为此,还需要从党组织建设的角度来加强对青年党员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个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机体,它是一个整体。如果组织松散、涣散、懒惰、不严密,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力的拳头,就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动员力和战斗力。严格青年党员教师的组织生活制度,这是加强青年党员教师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通过组织建设,凝聚青年党员教师群体提高对不良思想的自觉抵御能力。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十八大以来,党对纪律建设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习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7]高校的青年党员教师兼具党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他们肩负历史使命,责任重大,是否有一个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关系到校风的建设和学校的未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把教学对象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严明的纪律是青年党员教师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要有严明的政治纪律以此来规范青年党员教师的行为规范,以此为广大青年教师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当代中国高校,要不断地加强青年党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引导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党员教师正确认识社会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使广大青年党员教师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的。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新现象、新思想、新问题,青年党员教师要及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实现理论创新,使高校的广大青年党员教师真正成为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1]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2]利昂·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9.
[3]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29.
[4]列宁全集(第 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7.
[5]刘颖杰.论高校青年党员教师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意义[J].传承,2015(12):67.
[6]王玉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性及现实困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55.
[7]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http://www.qstheory.cn/zxdk/2014/201409/201404/t20140428_344316.htm.
G641
A
1008-2549(2017)06-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