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差异

2017-02-18 14:22曾剑雄刘晏如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教书育人 2017年18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大学教师

■曾剑雄 刘晏如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差异

■曾剑雄 刘晏如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大学教师面临角色定位的困境在于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角色混淆性问题,据此提炼出3个角色差异性特征:在目标追求上,大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追求;在思想上,大学教师缺乏自由批判精神;在依附性上,大学教师依附于各种机构。探讨两者差异性的现实意义在于当代大学教师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有助于重新回归大学教师角色本位,以便更好地发挥大学教师的角色作用。

大学教师;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差异

传统的大学教师具有教育者、研究者与知识分子3种角色,但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大学教师被赋予了新的社会角色,如专家、批评者、建议者、政策顾问和社会代言人。由于大学教师的多样化角色体现了自由批判精神、公共性等特征,所以导致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教师就是公共知识分子,混淆了这两种角色。其实在每一个角色领域中,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公共知识分子都会以特定的角色出场,最终形成一个涉及自身的、完整的、差异性的、活生生且功能鲜明的社会角色系统。为了更好地区别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之间的纠葛缠绕,笔者通过分析、概括与总结两者的3种差异性特征。这对现今我国大学教师明晰自身、回归教师角色本位和发挥大学教师的角色作用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两种角色

从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来看,教师职业产生的基本要件是知识的产生和具有渊博的知识面。大学教师具备成为知识分子的特质,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天然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90年代,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兴起,一度混淆了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内涵,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教师就是公共知识分子。其实大学教师并非是公共知识分子,而是有理性的社会良知和公共情怀的知识分子。即使大学教师角色经过无数次的变迁,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内涵,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大学教师角色,现今具有多主体性质的大学教师是原有的延伸与发展。虽然有时在教育场域之外大学教师以公共知识分子出场并批判社会热点问题,但仍只是具有知识分子特性的大学教师。因此界定大学教师的内涵:其是教书育人之范、学术研究之星、知识分子支柱,承担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以及为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提供相关服务的责任与使命。

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虽然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而我们却搞不明白其角色涵义。即使目前无法准确的界定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但可以提炼3个共同点:他们具有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是开展公共活动的前提;他们面向公众而经常在公共媒体或论坛上自由独立批判社会现实问题并会获得一定的社会关注;他们不仅具有思考问题的理性也是道义的担当者。简而言之,他们不仅具有公共性而且也是面向公众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大学教师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公共行为活动但主要在教育场域内进行教育活动而公共知识分子则是在教育场域外进行公共事务活动,他们存在于不同的角色领域。[1]

二 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的差异性特征

虽然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被误认为其就是公共知识分子但还得注意两种角色显著的差异性特征。

1 在目标追求上,大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追求

大学教师的成长过程主要从学者到大师,大学教师的初级追求和最高追求分别是学者和大师,要实现每一阶段的目标还是比较漫长的。大学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角色所赋予的职能才会从本质上达到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对大学教师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还有可能决定大学教师的角色发展方向。想要实现最高追求:首先,在初级追求上,形成具有一定知识系统化的学者意识后,最为关键的是要形成学者操守;最后,在最高追求上,将自己的知识智慧浓缩起来,转化成实际,为真理而创作高质量原创著作。成为大师是每个大学教师的毕生追求,但对大学教师来说,大师是自然形成的而并非强求的,这种自然强调在追求上并非提倡放任自流的发展,还得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要杜绝功利心态。与大学教师的最高追求相比,公共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是要面向公众,为公众发言,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地位并在公共领域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成为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简单的说,公共知识分子要尽量排除各种功利性意识,全身心的服务大众。在实现终极目标时,公共知识分子不仅要严守自己的公共性意识、敢于自由批判还要不被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所迷惑而丢失自己的本真,因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众的呼声与信任。总的来说,在每个角色系统中,各自的目标追求是由不同角色意识所赋予的。

2 在思想上,大学教师缺乏自由批判精神

虽然大学教师带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特征,但其公共性、自由批判精神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渐丧失。他们的自由批判精神已经被社会磨平了,失去了敢于站出来为公共言说的勇气和能力,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社会领域与教育领域视角进行探讨:从社会范围归因来看,目前公共领域萎缩与混杂,大学教师公共性的丧失在于社会功利性气息已经慢慢地腐蚀了大学教师的公共性意识;从教育领域探源,教师属于体制内的知识人,不仅在教育法上还是在知识上受控于所归属的教育组织,知识生产的体制化进一步钝化了敢于为公共言说的自由批判精神与能力。由于这两种不同领域对大学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部分大学教师已经开始慢慢地失去了敢于求真批判的精神与为公众言说的社会责任意识。由于大学教师可以被当作知识分子,我国不缺乏知识分子反而缺少的是公共知识分子,因此公共知识分子想要真正地为社会良知代言关键在于具备自由批判精神,其就会有道义担当、敢于说真话、办实事、对社会问题针砭时弊。即使在当今社会现存的各种不良作风与行为包括行政泛滥、官僚作风、功利浮躁、道德沦丧所导致公平、公正与正义难保、难存与难伸的局面,公共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凭借自身敢于自由批判的精神特质,为公众说话批判社会热门话题、捍卫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正义。

3 在依附性上,大学教师依附于各种机构

在依附性上,大学教师的依附性强、独立性弱而公共知识分子独立性强,关键在于是否在体制内外。大学教师是属于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依附于各种机构而生存的群体角色,他们不太可能脱离于教育体制而单独活动,各种知识文化活动都要受到限制,知识的生产已经体制化了。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活动都要受到教育组织的制约,无法大展拳脚的从事自己想要的知识生产性活动。从我国高校实施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见,我国主要以政治力量管控教育活动,加之大学教师如果没有依附于一定的教育组织机构,很多活动的开展就会缺少支持而无法顺利的开展,因此大学教师还是比较愿意依附于各类教育组织。“自由飘浮”和“非依附性”是公共知识分子区别于大学教师最为关键的特征之一,正因此公共知识分子才会超然于各种机构。他们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敢于向权势说真话、耿直、雄辩,极为勇敢及愤怒的个人……不管世间权势如何庞大、壮观。[2]知识分子的本性是由公共知识分子的功能和使命所决定,独立于政治利益集团,但这种独立是指在关注政治时公共知识分子依然能够保持自主性而不被干扰。

三 回归大学教师角色本位

现今对教师的角色行为越来越模糊主要是大学教师角色的不断地深化与延伸,对教师扮演何种角色的说法可谓莫衷一是,不能够较为合理地判断其充当何种角色才算合理和极大程度地发挥大学教师应有的特定角色作用。为了使大学教师角色发挥其应有之义,要回归大学教师角色本位,始终要具有教育者、研究者与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

1 教书育人之范

教育者是大学教师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学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而与学生构成的关系。[3]传道、授业、解惑也乃是大学教师根本之义并且承担着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所以大学教师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学生的爱、具有教育人道精神与铭记自己的教师本份。在实践上教育者要努力丰富学生知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为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基础,从而在整个教师群众中树立起模范作用。

2 学术研究之星

大学教师作为学术和科学研究者,是大学教师通过作用于文化媒介对其进行加工与创新而与外部文化世界构成的关系。立足于大学自身属性可见:大学乃大学问;大学之大,在于学问之大、之高深。[4]可见,大学高深学问、文化的性质决定大学教师作为研究者或学者的角色。大学教师要想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界的明日之星就得以学术为志业,敢于追求学术自由与高深学术、坚守学术道德与理性、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为真理而真理不被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所诱惑而迷失自我的学术研究者即超功利性研究者。

3 知识分子支柱

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大学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而与社会构成的文化关系。大学教师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保持自由批判精神,需要多关注、维护社会公共领域的正义、争取作引领社会进步的领袖,这样才不会受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诱惑而丧失本有的独立人格与社会良知。大学教师只有实现了知识人与政治人的角色整合认同,才会充分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分子所独有的话语权,才会代表社会公平与正义、批判社会热门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大学教师想要在群体里脱颖而出成为“知识分子之柱”,必须具备独立人格和敢于维护正义的批判精神。

[1]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22-26.

[2]叶晖,吴洪涛.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探究——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07(3):149-151.

[3]周宗诚.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5):53-56+61.

[4]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16.

G645

A

1008-2549(2017)06-0008-02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大学教师
“留白”是个大学问
最美教师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