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
(重庆三峡学院)
校政行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以经济学专业为例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不仅有其实践背景,亦具备可实施路径,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校政行企协同;应用型;培养模式
■黄玲
(重庆三峡学院)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兼具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认真探究的课题。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则更加重视立足地方,培养对实际问题做出独立、科学思考,又具有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协同育人”的概念开始被提及。
笔者所在高校多个专业也提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并正逐步展开实践,然而,从该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多缺乏成熟的合作机制、管理制度和较为丰富的合作内容,多为一些简单的、浅层次的合作教育,例如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等,这与传统培养模式没有根本区别。由此,我校应如何搭建校政行企长效合作平台,从而有效促进协同育人仍是亟需思考的问题,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中,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使学生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背景宽广;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专业执行能力和学术能力,为企业和政府机构输送优秀人才,为学术研究机构提供后备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为了限制专业口径,又在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了“方向”。如经济学专业就先后设置了电子商务、贸易经济、企业经济等。但是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导致了培养目标不明确,无法有效适应市场需求。
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学生知识结构设计上,仍然过多强调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过少,学生任选课程数量有限。这种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下学生获取的知识结构不能有效满足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经济学一些具体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中,学生对经济学说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认知度较低,而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则被认为偏难;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开出的专业方向课程偏少并且系统性不强,通过方向课程的学习无法对该方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专业方向的认知仍然比较模糊。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经济学专业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理论性,在专业过程结构以及课程安排上又强调学科理论的完整性,导致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观察现实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不足。在实践教学上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部分实践课程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而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实践能力往往较弱。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很难从事专业实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就业后,也往往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基于此,处于转型发展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并提出有针对性、具备可复制推广性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从而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
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四大主体协同,从而为社会培养专业素养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其中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前提。
就经济学专业而言,以未来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为目标的知识体系设计较为合理。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探索专业课程结构、课程体系设置的规律,本着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动态要求,对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特色。
综合素质包含了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的培养历来受到重视,是专业教育的根本。知识体系重构并不是动摇其根本地位,而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教授,通过实训等提高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非专业素质的提升通常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公选课、学术报告,组织科技文化、学科竞赛等活动来拓展视野、活跃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进企业、去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了解真实社会,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社会基础。
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同质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异质化之间难以协同,明确培养目标是地方院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高等教育模式泛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离,本模式提出的知识体系重构、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位一体”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回归。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教本教育”与教学资源不相匹配,向导学型“学本教育”转变是顺利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传统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极低,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教本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培养的资源需求。然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学生的人均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尤其面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教学资源更显稀缺。本模式的应用效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导学为核心的“学本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
传统高等教育重视理论,学生存在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二元对立,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很多地方院校虽然观念改变,但培养模式依然照搬重点高校模式,培养趋同,缺乏特色,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本模式倡导的利用三峡库区资源,对接三峡应用研究,校政行企多层次合作、协同育人有助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极低,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教本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培养的资源需求。然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学生的人均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尤其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教学资源更显稀缺。本模式提出转型院校应开展“导学型”教学,学生在初步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参与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思考并提交相应成果。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并且能将零散的知识有机地整合,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因此得以提高。
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教学方法得当,需要一套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作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制定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定期评价教学质量并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监控体系,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明确教师参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责任和相关待遇,以及合作企业兼职导师的身份和待遇,定期予以考核。开展教师评学、教师座谈会等工作,听取各方面对创新模式的意见并进行动态调整。
其一是鼓励专业教师团队积极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规划、调研、咨询项目。通过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并把成果进行本地化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二是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形成相应调查报告或咨询报告。其三是邀请当地企事业精英“进学校、进课堂”。可根据专业发展状况,每年举办1~2次大型学术交流会议,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校围绕本专业予以探讨,或经常性邀请企事业、政府人员到学校讲学、作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待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师生展开研究。对于研究生培养而言,可聘请地方政府领导、行业精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导师,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培养关系,深化校企合作。
[1]蔡坚,严飞.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
[2]景维民,周立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3]王琳玮.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7(2).
[4]刘占柱,尚微微,徐玲.卓越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2).
[5]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
[6]赵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9).
G646
A
1008-2549(2017)07-0016-02
重庆三峡学院2016年高等教育研究校本项目“基于我校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GJ201606);第八批教改项目“微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经济学’课程为例”(JG160822);“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重庆市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G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