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解失重性骨丢失机制,揭示骨组织代谢平衡调控机制

2017-02-18 09:11:43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学报外泌体骨细胞

据2016年7月21日《中国科学报》援引报道,中国航天员中心李英贤团队,破解了“失重性骨丢失”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据介绍,人体骨骼始终处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的新陈代谢中,成骨细胞矿化和合成骨基质,破骨细胞分解无机质、释放钙离子。失重环境会打破两种细胞间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作用被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更活跃。

研究团队通过探索成骨细胞中microRNA-214的来源及转运机理,发现破骨细胞会分泌富含microRNA的外泌体,其中microRNA-214会转移至成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并且通过两种蛋白ephrinA2和EphA2之间的相互作用,外泌体特异性地识别成骨细胞。动物实验表明,外泌体会被分泌到血清里,使血清中的microRNA-214和蛋白ephrinA2的水平升高。这些结果表明外泌体循环中的microRNA-214可作为骨质流失的生物标志物,其介导的microRNA-214的转运在成骨细胞的活性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探索》。

猜你喜欢
科学报外泌体骨细胞
机械应力下骨细胞行为变化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循环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出版与印刷(2016年1期)2016-01-03 08:53:38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