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2017-02-18 04:50河南省淮阳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诸侯国六国商鞅

◇河南省淮阳中学 李 曼

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河南省淮阳中学 李 曼

秦统一六国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促进我国政治制度从诸侯分封制走向大一统的郡县制。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有历史必然性。

1.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秦国统一六国后,不仅疆域发生了变化,而且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变化,整个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统一六国前,秦国是东周战国中的诸侯国,政治体制上采用分封制,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则是大一统的帝制王朝,政治体制上采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和经济基础层面的转变有着根本性的关系,最终可归因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尽管是历史上较为动荡的时期,但也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农具而言,铁农具的使用得到了普及,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得到提升。同时,牛耕的广泛使用不仅降低了劳作的辛苦程度,也使耕作效率大为提升,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必然会体现到生产关系上,比如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出现,这些都为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秦国的商鞅变法

春秋时期,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实力并不算很强大,秦穆公东征西讨,为秦国疆域的稳定以及日后的统一全国铺下了基石,而真正使秦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并逐一消灭六国的是商鞅变法。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意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开展了各项变法活动,如李悝变法等,但具有彻底性的变法则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变法,既涉及经济层面,也涉及政治、军事层面,对秦国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的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工,以军工大小作为爵位授予的唯一依据。这一变法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此外,迁都咸阳、郡县制的推行等,都使秦国的统治更加稳固,在封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秦国具有了一统天下的经济实力,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

3.渴望统一的社会心理

从周到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不仅体现王朝之间的更替,而且体现时代的转变。周名义上是具有统一性质的王朝,实质上则是宗法制度下的综合体。秦朝则不然,在这一时期皇帝制度形成,并影响中国两千年之久,而这和当时人民群众渴望统一、渴望中央集权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自周天子权威衰落以来,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日益频发,仅春秋时期,就有多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害,多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00多起。战国时期,受兼并领土的需求,战争更加频繁,且战争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最有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连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特别渴望安逸稳定的生活。因此,社会上渴望统一的心理非常强大,秦国国力最强、兵力最盛,自然充当了统一全国的角色。

4.诸侯国的内部矛盾

战国七雄中,秦国、齐国、楚国这三个国家都有希望统一全国,但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到了秦国的身上,除了可以归因于商鞅变法以外,也与其余诸侯国在抗秦中采取错误战略有关系。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盛,对外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六国在应对秦国的兼并中虽然有过合作,但更多的则是互相猜忌,并且争先恐后地向秦国割让领土,以求得一时的安稳,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诸侯尽西来”,秦始皇作为统一者,其个人杰出的治理能力与强烈的统一欲望也是秦朝统一六国的必然性之一。尽管唯物主义史观强调的是人民大众的决定作用,但不可否认,伟大的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分别进行了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于公元前221年,距公元前350年有100多年之久。其间秦国经历了数代国君,最终由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这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有着重要关系。秦始皇即位后重任以李斯为代表的治国之才,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既有秦穆公扫荡西戎的远因,也有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的近因,当然,和秦始皇本人的雄才大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正是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秦朝的统一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猜你喜欢
诸侯国六国商鞅
屈原之死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屈原之死
秦史论
树敌太多商鞅
没法守妇道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