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悦
君子理直不气壮
文/徐悦
有的人占了理,讲起话来底气十足,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这样常常损人颜面,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始终心平气和地待人接物,这样既办了事,又不失风度,能让对方心服口服,从心底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东吴丞相顾雍,早年曾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的吕壹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过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的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地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对此,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却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从中,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
据说,著名作家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爱贪小便宜的雇工,负责采购等杂活儿。当时用钱,要先把银圆换成铜币,时价是1块银圆换460个铜币。周作人不太管钱的事,在一次聊天中偶然谈及换币的事,坚持认为1块银圆只能换300多个铜币,并说是自家雇工对他讲的。众人都笑他受了骗。回去后,他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自己果然受骗了。于是,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当即苦苦求饶。周作人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要是想留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坏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周作人理直而不气壮,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这君子胸怀不得不令人佩服。
得理时,目的无非明是非、道善恶,要让对方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心里不服,无益于其改正。所以说,君子理直不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