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丰
体现教研工作价值的研究
张 丰*
作为教研员,“研究”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也是我们的工作方式。不少教研员从加入教研队伍的那刻起对自身角色的变化有一种“模糊”的感觉。
说我们是中小学教师,但我们与一线教师是不同的,我们不必直接面对学生,我们站在教师的身后,指导和帮助教师们做得更好。说我们像高师院校的讲师,是教师的教师,但我们所做的工作绝不只是传递知识与思想。我们还有建设系统的区域性师资队伍的责任。教师们往往把教研员当作学科团队进步的组织者、筹划者、引领者。也许我们的存在,会让教师们在专业上有一种归属、有一些依靠、有一点奔头。
可是,教研员又不能只是一个组织者,也绝不可以摆出一副“学科领导”的作派。因为我们与教师之间,只是分工不同。我们是从教师之中脱颖而出,先行探路,把握导向的代表。没有对基础教育的深入研究,没有对学科教学的充分学习,即便我们曾经是一个不错的教师,也终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渐渐平庸。
教研员要有全局把握的视野,从长计议的眼光和独当一面的沉着,心中牵系当地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教研员同时也要具备积极应对迫在眉睫的挑战的素质,把握时势与学科方向,及时引导,调校教学,还有那数不清的追在身后的任务。
教研员是一支多功能的队伍。没有亲身的体验,是很难体会其兼容的角色之丰富的:像教师一样面对课堂从容自如;像教授一样在培训讲台上娓娓相授;像兄长一样凝聚同行,携手进步;像专家一样真才实学,精益求精;像医生一样深入基层,诊断指导;像指挥官一样分析形势,部署迎考;还要像办事员一样干脆利落地处理事务,又不拘于琐碎……
教研员要擅教学、会研究、善组织、会指导。而这四个方面又以“会研究”为基础。这种研究必须是体现教研工作价值的研究。它与其他同行的研究的区别,正是这种复杂角色的综合结果。教研员不能只是一个思考者,他同时必须是一个行动者,要“上有天线,下能入田”,能“让理论落地,让实践开花”;他不能只是信息的传达者,他同时必须是实践的诊察者,“博采信息耳听八方,洞悉实践入木三分”;他不能只停留在个人学术的享受,他同时必须要无私地辐射指导,策动教学发展,“静便个人修学,动则团队教改”。
教研员的研究可以分为五个方面:思考性研究、调查性研究、探索性研究、区域性改革和工作性研究。虽然这些研究主要在学科教学领域,但如果能多一些综合的视野与方法,教研员的研究便会有另外的豁然。
思辩是教育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思考性研究是一类通性的研究。它可能是以自己的教育理解来分析教育现象,也可能是透视教育现实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它是穿梭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思考、分析乃至建构。这种“光说不练”的研究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教研员研究活动的主要部分。它是教研员研究之“芒”。它能体现一名教研员研究的深入程度与“锋利”程度。其成果通常是一篇论文,或是一则随笔。
此类研究是教研员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实践的一类活动。教研员在基层教学观察或教育专题分析中,掌握较为丰富的事实和材料,透视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形成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它仍然是“说得多练得少”的研究,但我们的研究触角已扩展到教育实践的反思。这是教研员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研究,是教研员研究之“基”。教研员的深度工作往往源于一次次深刻的调研。所以说,调研报告是反映教研员研究活动的比较重要的一类成果。我们甚至还将一些考察报告、活动(会议)综述也纳入广义的调研报告范畴。它们也横断式地剖析与记录着当前的教育认识与实践状态。
从教育理解的讨论、教育概念的思考,到教育实践的分析,反映了“关注实践”是教研员研究的价值倾向之一。而当我们从静止状态的分析,到发展状态的行动,乃至实践变革时,教研员研究的另一重要价值倾向——改进实践,便凸现出来。探索性研究的形式很丰富,其本质是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其核心线索是“思考与行动”。它常会生成丰富的实践案例,以及基于案例的分析思考;这些实践案例不是“平面”的积累,而是以其内在逻辑的演进推动实践的进步,以其类型向量的展开阐述实践的机制。探索是教研员研究之“本”,是教研员研究的“及格线”。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名缺乏“改进实践”动力与能力的教研员,是不称职的教研员。
前述的三类研究,同时存在于一线教师、教研员和密切联系中小学的高校学者的研究中。不过,教研员岗位通常是按地区设置的,按学科配备的。因而,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简称“区域性教改”)的责任落在教研员身上。区域性教改是探索性研究的深化,是从个人研究走向团队研究。它要求教研员带领教师团队,有重点地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这是将教学研究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工作载体。它同时反映教研员的“治学”与“为人”的品与道。区域性教改是教研员的研究特色,可以视为教研员研究之“辐”。这也是将教学研究的作用辐射光大的工作策略。
此研究主要是指教研员对教研工作本身的反思和研究。如果我们把探索性研究视为教研员工作的主要部分,区域性教改则是体现教研工作作用的“放大器”,而教研员开展的关于教研工作的研究便是“控制器”。它是关于如何研究,特别是如何从个人研究变为组织研究,变为基于组织的共同研究的“元研究”。它是教研员研究之“芯”。前些年,我们提出的教研策划就是教研员的工作性研究。它通过教研案例的形式,呈现教研员研究教研工作的规律,策划和改进教研活动的思考和探索。它体现了蛰存于朴素的教研实践中的教研员的工作智慧。
* 张丰,浙江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