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绮
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并不是个愉悦的故事,后半段更是让人情绪复杂。走出文化广场的时候我内心却是十分激荡的,仅仅因为《莫扎特》的音乐真的可以让人的内心“燃”起来。在音乐面前,关于语言的理性似乎并不是那样重要。每一个片段,每一首歌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道,每一个音符都重重踏在我的脑海中,每一次结束都如此干净,戛然而止却又让人意犹未尽。剧评需要理性,需要个人见解分析,以往的我常常理性战胜感性,甚至将剧评写成了论文的味道,但看完《莫扎特》我却只想将心绪宣泄,流泻笔端,敲出一个个黑色的小方格字。
一个是消瘦的银发青年莫扎特,在满场洛可可风中一袭纤尘不染的白衣,是那样格格不入。全场莫扎特的服饰没有束腰,没有肩带,没有繁复的装饰,他始终穿着最随性的衣服。他可以在维也纳音乐大厅中弹奏庄重的古典音乐,也可以不羁地甩着头发,拨动电吉他唱起摇滚乐。另一个是稚嫩的孩子小阿玛德,始终穿着女皇赐予的红色礼服,戴着一丝不苟的头套。小阿玛德始终拿着笔盒在创作……他即是他,他是他的天赋,亦是他的束缚。小阿玛德的存在,是剧作家将莫扎特的自我意识外化表现的艺术手段。但他又让莫扎特的“個人无意识”占据了上风——那些被压抑的知觉和经验,都被青年莫扎特释放出来。正如荣格所言,个人无意识是属于表层的无意识中含有个人特性的无意识,而这种个人无意识不是后天的,是先天的。它是最本真的东西,是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剧作家最想展现给观众的。
莫扎特是幸运的,对他而言,是天赋(阿玛德)成就了他,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完成了别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无法到达的艺术高度。但他更是可怜的,在音乐上远甚于常人的才能,让他饱受权贵的奴役,小人的诱惑,父亲的束缚和自身的纠结……看似洒脱的青年莫扎特始终不自觉地克制各类人性中的欲求。
难道一个天才注定要失去自由的资格吗?坐在钢琴前创作、弹奏的人是他,难道在赌桌上押钱,在情人床上厮磨的就不是莫扎特吗?这些世俗的东西并没有消磨他的灵气,反倒是渐渐完成了一场属于他的成长游戏。尽管人们包括亲人喜爱的都是小阿玛德,是他的天赋,是他的才华,但他从内心到外在都在追求自由,他希望人们可以爱上他真实的模样。莫扎特渴望的快乐,渴望的爱,在常人看来成了放荡的表现,社交、娱乐和爱情对他而言都是饮鸩止渴。他可以为了自由反抗大主教的权威,他甚至通过不羁的生活反抗父亲……
可他也始终没有办法放弃音乐,没放过自己。莫扎特自身在无意识中并不想辜负他的才华,甚至他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属于音乐的,这也注定他永远无法将一切抛诸脑后,注定他无法摆脱他的影子——阿玛德。每一个在艺术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有灵性的,但随之而来是无法摆脱的宿命。阿玛德不是莫扎特的唯一,但他却一辈子也无法逃离。未到不惑,莫扎特就离世了。我们无法得知这个音乐天才在他四十岁或者五十岁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他弄懂了音乐,却弄不懂自己。最终由上天给予的天赋来结束他的一生,小阿玛德将作曲用的羽毛笔扎进了莫扎特的心脏,“质本洁来还洁去”,没有一个死法比这样更理想化、更适合他了吧。
历史上,莫扎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主教科洛雷多所奴役。那么音乐剧《莫扎特》中主教是个反派吗?我觉得并不是。莫扎特可以摆脱主教对他的控制,反倒是主教科洛雷多却始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科洛雷多是个理性之人,他聪明且有雷霆手段,他企图用权势控制莫扎特,试图让莫扎特成为自己的仆人,这都是一个上位者历来所用的手段。但当遇到莫扎特的时候他一直以来稳固的理性至上的观念崩塌了。科洛雷多意识到了音乐的力量,这让他此前遵守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这个无比自傲的大主教原谅了莫扎特的狂妄无礼。我以为《莫扎特》中主教的人物设定,亦是为了证明一点:音乐天才莫扎特可以用自己的天赋才华征服所有人——剧中,才华在理想状态下也凌驾于特权之上了,但他仍然无法拯救自己。对于天才莫扎特而言,最幸运与最可怕的东西正是天赋,而并非常人所看重的权力与金钱。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戴着耳机,音乐列表循环着剧中的《星星上的黄金》这首歌。“星星上的黄金,洒落夜空。你会找到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我的泪腺不受控制,好似在写日记一般。音乐剧《莫扎特》中歌曲的旋律可以戳中内心感性的地方,而词的部分又让人想要去做出自己的解读。相较于百老汇音乐剧和布莱希特式的戏剧,《莫扎特》兼有观赏性及思辨性,观众没有全然沉浸其中,拥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得到了理性的启发。剧中的莫扎特在追寻自由,那坐在剧场中的观众亦应当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