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每年冬令时节,老疮处易于再发。根据冻疮的程度可分为轻症、重症。
轻症:初期受冻部位皮肤先是变苍白,有麻木感,然后出现水肿现象,皮肤变成青紫色,形成瘀斑,自觉灼痛、瘙痒,有的局部水肿,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自觉疼痛,微痒,如无感染,则逐渐干枯结成黑痂,不久脱落而愈。
重症:初期受冻部位皮肤亦是苍白,冷痛麻木,触觉丧失,然后出现暗红、漫肿现象,水疱破后创面呈紫色,出现腐烂或溃烂,甚则损伤肌肉筋骨,常呈干燥黑色坏死状,患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继发严重感染时,可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为,当以活血化瘀、温津散寒、消肿止痛为治,云南白药有明显疗效。
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外搽局部,并揉搓至局部发热,每天3次,连续1周。对未破溃的冻疮,可将白药粉剂与黄酒调匀外敷患處,已破溃者将白药粉剂洒于局部,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1换,连续1周可痊愈。若冬至后每日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还可预防冻疮。
(江西 刘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