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2017-02-17 10:42许婷周培岳蛟石江龙杜正强彭德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许婷 周培 岳蛟 石江龙 杜正强 彭德忠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西方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且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尤其是中医外治法配合常规治疗,已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外治法种类繁多,方法多样,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总结,以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发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DPN中的优势。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92-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甚至有坏疽、截肢风险。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可高达50%~80%[1]。糖尿病患者出现DPN后,3年生存率约为53%[2-3]。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DPN的治疗以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立足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已经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尤其是中医外治法配合常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简、便、效、廉、无毒副作用的优势,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经济上的负担。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探讨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现综述如下。

1病变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古代医籍中无确切记载这一病名,但古代医家对该病已有一定的认识和论述。如《诸病源侯论·消渴候》曰:“其病变多发痈疽”。《王旭高临证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后世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以四肢麻木、疼痛为主,归属中医学“痹证”、“萎证”“麻木”等范畴。

本病是因消渴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阻脉络,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病位在脉络,涉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邱作成等[4]认为本病多本于脾肾亏虚,标于痰浊瘀毒。沈璐等[5]认为其病机演变规律为:阴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夹瘀,瘀血贯穿了本病的早中末3期。郭慧等[6]从络病理论阐发本病病机,认为瘀阻脉络是DPN 发病的关键。

2中医外治法

2.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进而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对患者整体的代谢水平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1.1针刺疗法李崖雪等[7]将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与针刺组。药物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肌注弥可保,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针刺双侧太白穴、冲阳穴、太冲穴、丘墟穴、太溪穴、京骨穴,如合并上肢症状取双侧阳池穴、大陵穴、合谷穴、神门穴、腕骨穴、太渊穴。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患者血浆中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改变,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针刺手足六经原穴治疗DPN可通过加快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降低血浆中内皮素含量、增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恢复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及血管结构的损伤;刘春燕等[8]将DPN造模成功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弥可保组(B)、针刺组(C),另设正常组(D)进行对照。B组隔日肌注弥可保50μg/kg,C组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A、D组只做捆绑处理,治疗8周。结果证明关节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疗法能够明显改善DPN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对DPN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较弥可保组更佳;周颖等[9]采取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DPN,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赵俊龙等[10]采用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DPN,结果显示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可有效防止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减轻症状,加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曹柏龙等[11]运用“赵氏”火针刺络放血法进行治疗DPN,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贾蓝羽等[12]通过对现有高级别临床证据的总结发现常规针刺及梅花针叩刺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有治疗优势。

2.1.2针刺联合灸法吴名等[13]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维生素B1,静脉滴注疏血通;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共治疗90d。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对DPN患者的神经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0%,疗效肯定。提示针灸介入治疗D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孙亚利[14]将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针刺+艾灸;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片。观察血糖、神经肌电图、腱反射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同时段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越长,疗效越好;2组患者在治疗3、6、12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针灸治疗DPN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片。翟春梅[15]采用观察组温针灸与弥可保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用普通的针刺和肌注弥可保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DPN患者的MNSI调查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温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2.1.3灸法《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阮志忠等[16]采用电子灸治疗DPN,取穴:手三里、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阳陵泉。灸30 min,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患者四肢麻木感明显减轻,且刺痛感已消失。随访6个月未再发作。证明电子灸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疗效。熊志峰等[17]将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甲钴胺组、联合组,艾灸组取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进行艾灸;甲钴胺组口服甲钴胺片;联合组在口服甲钴胺片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结果显示艾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肢的神經传导速度,降低血Hcy水平。岳萍等[18]用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与依帕司他、甲钴胺组对照。结果证明隔姜灸能显著改善DPN患者肢体麻木、刺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吴乃君等[19]也证明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hs-CRP水平,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汪德龙等[20]采用熏灸结合汉磁灸热贴贴敷肝俞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此法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2.2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具有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调理脏腑等作用,可改善DPN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陈林青等[21]将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和药物组,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VC)和坐骨神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变化情况。(1)推拿组:采用“束悗通经推拿疗法”,治疗8周。(2)药物组:将实验大鼠仰卧,捆绑固定,每日1次,每次10 min,注射弥可保,治疗8周。(3)对照组和模型组:将实验大鼠仰卧,捆绑固定,每日1次,每次10 min,共8周。结果显示“束悗通经推拿疗法”能够有效改善DPN大鼠模型下肢坐骨神经SNVC,表明对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束悗疗法”能够提高坐骨神经中SOD的表达,表明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从而发挥保护坐骨神经形态功能的疗效。司世雷[22]采用穴位按摩疗法,周晖等[23]采用中医循经点穴疗法,于兆华等[24]采用推拿按脊点穴疗法,其结果都显示推拿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俞琦等[25]采用足穴推拿疗法,结果表明足穴推拿疗法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改善临床疗效。

2.3中药熏洗疗法潘卓文等[26]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并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消痹方外用熏洗。处方:细辛、桂枝、桃仁、红花、海风藤、络石藤、牛膝、当归各50 g,散剂,每次用量为100 g,36~37℃恒温熏洗双足20 min,每天2次。患者症状明显改善,TCSS评分相明显下降,提示中药消痹方熏药治疗疗效肯定。官艳华等[27]采用透骨散洗DPN患者雙下肢,对照组予温水用相同方法熏洗。结果显示在10 g尼龙丝检查的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均有改善,在肢体无力、局部发凉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胡筱娟等[28]观察通络止痛散1号熏洗治疗DPN的临床疗效,结果证明通络止痛散1号熏洗治疗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能明显改善症状,并修复感觉神经的损伤和改善微血管病变。何玉兰[29]采用桃红四物汤熏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2.4中药外敷疗法严玮瑛等[30]将6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采用统一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温经通络散穴位贴敷联合温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为 8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温经通络散穴位贴敷联合温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杨华[31]采用糖络宁活血液穴位敷贴和中药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DPN也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2.5穴位埋线疗法金泽等[32]采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取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位埋线,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其结果显示穴位埋线疗法刺激感应维持时间长,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不巩固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使疾病在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比单纯针刺有更好的疗效。刘嵘等[33]采用穴位埋线结合加味四神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临床结果显示此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深浅感觉、腱反射及神经传导速度。

3问题及展望

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及长期服用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考虑,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愈发引起重视。中医外治法在中医理论基础上辨证施治,其治疗方案更为符合患者病情,且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更易于为患者接受。通过整理综合近期对于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文献报道,可以确定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研究方面已经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DPN的症状及预后,预防DPN的发生发展,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然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方法方面纷繁复杂,种类繁多,难于统一,且多为小样本量的临床观察,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另外无论是在治疗方法还是疗效评价方面都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使得中医外治法无法系统的、规范的在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在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研究上还需进一步实行大样本临床观察并改善实验设计,使中医外治法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中医外治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2]Bri V.Neurom u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J].Continuum(Minneap Minn),2014,20(3):531-544.

[3]Mehra M,Merchant S,Gupta S,et al.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resource utilization,2014,17(9):637-645.

[4]邱作成,张振国,李志钢,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病机浅析及治法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7):255.

[5]沈璐,胡筱娟,李婷,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2013,34(5):577.

[6]郭慧,李树成,马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探讨[J].新中医,2009,41(12):3-4.

[7]李崖雪,刘 潇,王 丰,等.针刺手足六经原穴(膀胱经原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5):16-18.

[8]刘春燕,吴文妙,任那.关节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5,33(1):56-57.

[9]周颖,佟杰,徐江红,等.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2):251-252.

[10]赵俊龙,张素莹.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97-99.

[11]曹柏龙,苗桂珍,朱学敏,等.“赵氏”火针刺络放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3,32(12):897-899.

[12]贾蓝羽,杜元灏,黎波,等.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证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552-3555.

[13]吴名,张蒙,王瑞珉,等.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6):810-812.

[14]孙亚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4,33(10):759-761.

[15]翟春梅.温针灸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1例临床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93-95.

[16]阮志忠,陆瑾.電子灸临床运用体会[J].江苏中医药,2014,46(10):64-65.

[17]熊志峰,胡 玲.艾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世界针灸杂志,2014,24(1):15-18.

[18]岳萍,郑霞,张强.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5,33(6):30-32.

[19]吴乃君,刘 颖,魏剑芬,等.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4-26.

[20]汪德龙,汪泓,秦黎虹.熏灸联合汉磁隔物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2):93-94.

[21]陈林青,刘明军,卓 越,等.束悗通经推拿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功能与 SOD 表达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5):135-137.

[22]司世雷.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2,4(17):19-21.

[23]于兆华,于尉杰,李铁山,等.推拿按脊治疗2型糖尿病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30-32.

[24]周晖,谢培凤,商学征,等.循经点穴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2):11-12.

[25]俞琦,邵雪英,胡丽珍.足穴推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5):325-326.

[26]潘卓文,张绍芬,覃晓东.消痹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128-129.

[27]官艳华,吴学苏.透骨散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2):9-12.

[28]胡筱娟,杨海侠,李婷,等.通络止痛散1号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陕西中医,2013,34(1):44-46.

[29]何玉兰.桃红四物汤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8):49-50.

[30]严玮瑛,赵瑞玲.穴位贴敷联合温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4):4511-4512.

[31]杨华.穴位敷贴配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8):23-24.

[32]金泽,任英杰,李峰,等.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20-21.

[33]刘嵘,张芙蓉,张汉平.穴位埋线合加味四神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中国针灸,2013,33(S1):75-76.

(收稿日期:2016-09-12)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