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阶段经济危机的特点透视世界市场与全球化的发展

2017-02-17 08:51上海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2期
关键词:世界市场资本主义荷兰

上海 苗 颖

从不同阶段经济危机的特点透视世界市场与全球化的发展

上海 苗 颖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不断重演。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严重影响着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负面展示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力量。回顾历史,我们能从不同阶段严重经济危机的特点中透视出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一、前工业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商业帝国荷兰

1637年,荷兰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郁金香狂热”。这次危机起因于人们的“郁金香热”而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与工业革命后危机的相对过剩相反),价格暴涨,出现了“郁金香泡沫经济”(后世“泡沫经济”的说法即源于此),一支最普通的郁金香球茎价格达到了1668荷兰盾。让人无法想象的是,仅仅两天以后,这支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就暴跌至约合0.15荷兰盾。探究这场由暴涨到暴跌的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则要从历史的角度,从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说起。

新航路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到来,世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逐渐缔造出一个17世纪的商业神话——荷兰。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荷兰独自掌握海上霸权,到了17世纪,商船数量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成为声威赫赫的“海上马车夫”。全球半数以上的海外贸易和阿姆斯特丹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使荷兰拥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创立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依靠商业积累起了巨额财富,而这些恰恰给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可能。

这场经济危机给了荷兰沉重的打击,许多富人经历了从天堂陡然跌入地狱的转折,荷兰的金融业迅速萎缩,商业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英国向荷兰展开了全面攻势,不仅利用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还在各种经济领域击垮了荷兰,进而取代荷兰成为了头号商业帝国。

二、蒸汽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世界工厂”的英国

蒸汽机的响声轰鸣和纺织机的高速运转,使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远远不能满足大工业时代的市场需求。1825年,英国工业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出现了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的英国走上了疯狂开拓商品市场的道路,而这一次经济危机也向世界展示着英国骄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1847年,新的经济危机走出了英国国门,第一次重创了整个欧洲,英、法、德的工业生产都出现了大幅衰退,说明统一的欧洲市场已经形成。1857年的经济危机则脚踩大西洋两岸,沉重打击了英、法、德、美等主要的工业生产国家,从而使经济危机第一次带来世界性影响,向历史宣告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大生产模式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内驱动力。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和商业市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改变了殖民侵略方式,从早期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变为以廉价商品为主要工具,火药武器为辅助手段的经济侵略。亚非拉美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而英国则凭借其“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双重优势,成为了这个世纪中主宰世界的经济霸主。

工业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和扫荡封建势力的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向亚非拉美落后地区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着世界各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

三、电气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与进一步发展和执世界经济牛耳的美国

1900年爆发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这一次危机从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开始,随后迅速影响到美国以及欧洲,刚刚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的日本首次遭受了经济危机的直接打击。危机的影响范围较前次扩大,标志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最终确立;而这种直接打击欧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间接影响亚非拉各地区的“世界效应”,也正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一次。从美国到世界迅速蔓延的经济“瘟疫”摧残着人的意志,更沉重打击着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波及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中的所有经济部门,而且传播的速度更快,来势迅猛,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获得了明显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而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更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刺激了国际贸易的扩大。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集中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这时世界市场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是商品的市场,也是资本、技术和劳动的市场。全球性的交流也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这样,20世纪早期,在世界范围内,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确立了。在这一体系中,老牌的霸主英国因技术更新缓慢和战争的重创而渐渐失去了工业垄断地位,而美国则依靠环境优越,技术更新和战争获利等因素走上了世界经济的巅峰。

四、信息时代的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多极化经济格局的演进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再也无法留住昔日的辉煌,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主宰者。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明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在这一体系下,美元“等同黄金”。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世界银行(货币)、关贸总协定(贸易)这世界三大经贸支柱撑起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支配地位,更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1973年,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放缓,欧日经济的繁荣,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再也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在这一年,因中东产油国提高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衰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1987年10月19日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股市首先暴跌,短短数小时,英国、日本、香港、法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地股市跌幅都达到了10%以上,巴西、墨西哥和美国跌幅更是达到20%以上。这时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全球化”一词提出了刚刚两年),危机的发生与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也就与全球化的高速推进密切相关。

经济全球化让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在世界范围内跨国界快速流通,使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依存,互相竞争和制约,从而形成了整体化趋势。其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具体表现则包括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的诞生更是标志着一个崇尚自由贸易,规范有序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表明经济全球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实现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加强各国经济的互补。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在技术、资金、管理和规则制订等方面的优势,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还给全球化打上了政治强权、经济专权和文化霸权的烙印。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一中)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荷兰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实践
骑行荷兰羊角村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
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