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栋
【案例背景】
接手新初一,刚拿到小学毕业鉴定的那天,陶某同学的一段评语不禁让我侧目:该生下课后经常与同学打闹,多危险哪!我不由得一惊,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我倒想看一看。还没等我找他,他就打上门来了。
【案例过程】
9月2日大清早,一位同学匆匆找到我,“老师,上学路上班里两位同学打架。”
“什么?刚开学就打架?还是初一新生?”昨天才强调讲文明,懂礼貌,今天就有学生开打,那还了得!“谁?”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陶某与一名女生。”
课间时分,我先找几个与他们接近的同学进一步了解情况。原来,家人因该女生身体原因(先天性疾病)常顺着她,她为人比较蛮横。当天上学时,陶某同学碰巧遇到该女生,随口说她发型超难看,像什么的什么。不巧被那女生听到,她当即火冒三丈:“你敢再说一遍!小心……”
“就说了,怎么样?!”陶某觉得理直气壮,末了还加上一句脏话。紧接着两人便开始对骂,可能陶某觉得在人前丢了面子,便扔掉自行车上前扭打起来。旁边同学急忙劝架,及时阻止了事态的扩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开学第二天就打架,由此可见,问题不会那么简单。为此我特意询问了与他相熟的孩子以及所在村的老师,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他原先跟随父母在外地上学,由于父母忙于生意,家庭失管,冲动任性的他,往往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最后不得已由异地转学回来,只是祖父母根本管不了他,所以依旧秉性不改,我行我素;骂人不止,打架不断。外班乃至其他年级同学都知道他的鼎鼎大名。
为了不去刺激他,我没有急于去处理,而是利用家访的机会,跟他深入交流,并对他的一些想法提出我个人的见解,如合理的,给予肯定;不合理的,予以指正,进而和他的家长作了深入交谈,分析探讨,形成共识,并要求他以书面形式写出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心得反思。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不时和陶某家长保持着联系,及时交流他的情况,并不时肯定他的努力和进步,总的说来陶某同学应该是比较克制的,相对于小学的情况而言,在班里的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人们都说:孩子的错误常有反复性。果不其然,一个多月后他又冲动了。
事情是由班上同学间接反映给我的。因为一些小事。陶某与一位同学发生了言语争执,先与同学激烈争论,可能因为说不过人家,面红耳赤的他指着那位同学鼻子叫嚣,说什么:“你若瞎说,小心找打。”话未说完,抡起胳膊就要上前,要不是被其他同学拉住了,打架可能在所难免。
事情了解后,我立刻找陶某谈话,首先我耐心倾听他讲述事情经过,以及个人的一些独特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这样做并不是说我放弃自己的责任,而一味地迁就他的个性,而是要他相信老师,愿意说真话,进而驳斥他的错误观点:遇到矛盾(如别人观点与自己的不一致),不先对照自己,而去和同学争执。正确做法应该是平心静气处理,实在不行向老师说明情况,由老师来解决。
“小心找打”这一句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带有明显的武力威胁意味,那抡起的胳膊,更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对此我做出严肃的批评,要求其写出思想方面的认识,并说服其拿出男子汉的气概来,敢做敢当,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向同学道歉,求得谅解。陶某也做出保证,并主动要求同学监督,帮助其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同时为了深化教育效果,我在班内增加进步学生奖,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开展学习和文明礼貌双进步学生评比活动,表现出色的,毫不吝啬地在班内大加表扬,当众表彰,并以黑板报或喜报形式公布出来,予以奖励;需改进的,私下交流探讨。不忘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联系,提醒他们主动与孩子沟通,随时发现他进步的方面,适时地进行鼓励与表扬。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日子里,陶某同学有了更大的进步,共受到班内表扬7次,期末还获得了班级进步学生奖。在期末表彰会上,手拿奖状的他泪流满面,激动万分。哽咽的他动情地說:“这是我一生中获得的第一份奖状,对此我会倍加珍惜!”
【案例反思】
以往的他,脾气过于倔强,固执己见,与同学矛盾较多等等。本人对于自己做的事情,哪怕错了九成,只要自认为存在合理的地方,就誓不低头。对于老师事后的询问,往往不理不睬,甚至选择言语对抗。
如今的他有了很大的转变,源于我们可爱的家长、老师不断地发现他的闪光点,如:体育较好,身体素质佳,体育节为班争光,课堂回答积极。劳动积极,拾金不昧等等,及时地予以肯定 、赞赏。
平时我也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适时引导,及时疏导。同时,我在学习和生活上多给予他关心,一旦他有什么困难或需要,便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培养师生感情,拉近心灵距离。
总之,我们用“爱”打开“暴力”的枷锁,多一些恒心、耐心与细心,渐渐地,他心中的善良越长越大,越大越强,冲动越来越小,越小越弱。终于,陶某发生了蜕变。成长是一个过程,假以时日,相信他一定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