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回头

2017-02-16 12:13赵大年
民族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干部

赵大年

梅花鹿跑得很快,每跑一程都要回头看看,记住自己跑过的草地、树林,跳过的沟坎,躲过的虎豹。这种习性被称为鹿回头。2014鹿回头,欧洲追忆百年前的世界大战;中国回顾120年前的甲午海战。2015鹿回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是亚洲主战场,回忆和庆祝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这是反思的年头,不要忘记过去。

大人物反思大问题,许多学者、将军撰写甲午风云和抗日战争的系列文章;小人物难忘小事情,敝人想起一段穷日子,挥之不去,妻子说是穷怕了。

我是挨过饿的人——抗日战争时期的小难民,从北平辗转逃难到重庆,途中常挨饿,吃过野菜荞麦粥、橡籽、蘑芋、葛根。1949年参军,入朝作战,也有缺粮断顿、“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时候。战争年代,这不稀奇。

现在温饱有余,许多人出现血糖、血脂、血压“三高”的“富贵病”,进入了“惧肥厌甘”之境界,当年的难民食物成了宝贝:苦荞、葛根可降糖;蘑芋豆腐可防癌,美其名曰魔芋;苣荬菜、马齿苋可降脂。连窝头也被誉为黄金塔,时髦女郎在大街上吃窝头,绝不寒酸,还可以显示减肥之决心。

中秋节朋友送给几盒月饼、茶叶,竟然有五六层包装。二两碧螺春,彩绘铁筒、木匣、绸缎衬垫重约一斤,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这让我想起1981年的广州交易会趣闻:我国厂家不讲究包装,玩具熊猫一木箱12只,卖不动,珍贵的东北野山参也是木箱包装。港商买回去改成精美小包装,熊猫售价翻番,野山参可赚取几十倍红利。现在学会了这一手,却是过度包装,浪费自然资源。但这只是一个小项。我们对粮食、能源、土地、林木、水资源的浪费都很严重。我无能进行统计,只是见过一些区县政府办公楼,比白宫和唐宁街10号还大。又从电视“公益广告”得知,我们一年倒掉的剩饭剩菜,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忽然想起从前的小故事:有个败家子吃饺子吐皮儿。邻居在下水道放个篦子,把饺子皮捞出来晒干,日积月累,存了一麻袋。败家子果然家道败落,沿街讨饭。邻居给他煮饺子皮吃,真香啊!再告诉他这饺子皮的来历。败家子把一麻袋饺子皮扛回家,思前想后,能否想明白?可全在他自己了。

昨天听报告,说某位暴富人士拥有10辆“悍马”,从石家庄列队开进北京城,炫富的项目就是花300万元买走一只藏獒。只是不知道他吃饺子吐不吐皮?

战争年代的饥饿,与惧肥厌甘的好日子之间,我还经历过三十年节俭生活。妻子是勤俭持家的能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丁点儿也不浪费。我家是双职工,低工资(56元+46元),俩孩子,住一大间平房,月租3.7元,从不涨价。一盒火柴2分钱,工厂亏损,想涨1分钱,北京可爱的市长们讨论多年也不敢批准。工资、物价超长稳定,“三十年一贯制”。

因此我家有许多节俭的规矩。布票少,孩子长得快,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如张乐平的图画“新阿大,旧阿二,补阿三”,都穿过带补丁的衣袜。新衣服也提前在袖肘、裤膝打上补丁;新袜子先缝一层袜底,而且前包趾头后包跟儿。面向百万家庭的《北京晚报》也介绍小窍门,我们欣然接受:肥皂搓到最后,形同薄片,就不要再搓,而是粘到新肥皂上继续使用。毛巾总是中部先磨破,就在它尚未磨破的时候,从中间横向剪开,再把两端缝在一起,寿命延长一倍。西红柿集中上市的季节一毛钱买一筐,洗净加盐自制番茄酱,大瓶小罐密封贮存,冬天西红柿一毛钱一个,我们的番茄酱就是廉价的奢侈品了。

还有许多家庭都执行的规矩:小孩子倒炉灰,必须把没烧透的煤核拣出来,回炉再烧。每年开春,我负责拆烟筒、敲烟筒(除掉内壁那层酸性烟垢)、碱水浸泡烟筒、再用报纸堵塞每一节烟筒的两端(减轻氧化),在干燥的地方吊起来。如此这般,镀锌板卷成的烟筒可以使用5年,否则两三年就锈蚀了。

也有特殊的规矩,敝人长期从事文秘工作,经手的信件多,大大小小的牛皮纸信封,翻转过来粘合一下就可以再用,这件小事我做过上万次,直到实行邮政编码和信件机械分拣,翻转的信封禁止使用,我的小窍门终因落后于时代而作废。但是看着办公室废弃的公文信件和沙沙作响的碎纸机,仍难免悻然皱眉。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吃不饱,“瓜菜代(粮)”,有些四合院里和学校操场也刨坑种南瓜了。北京市成年男子口粮定量一月32市斤,我是研究所的秘书,属文职干部,每人每月再节约2斤以减轻政府负担。一天一斤口粮并不少,只因为缺乏副食品,许多人患有浮肿病。为爱护领导干部的身体,北京市规定,处级干部每人每月供给一斤白糖、一斤黄豆;局级干部一斤肉、一斤蛋。被群众戏称为“糖豆干部”、“肉蛋干部”。秘书接近领导,我知道他们这两斤营养品,其实是给孩子、老人或病人吃了,自己并不敢吃。周总理留两位科学家在家吃一顿饭,邓颖超大姐还要向客人收取半斤粮票。《参考消息》转载香港记者的一篇报道,说他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看见一位解放军大校,只买了一个芝麻烧饼看着儿子吃,自己却把掉在桌上的芝麻用手指一粒粒地粘起来放进嘴里。他的结论是:内地的干部没有特殊化,与老百姓一样平等地度过饥荒。

但他不知道,我们这些小干部度过“经济困难时期”也有小窍门。当时我们研究所在国营北郊农场办机械化试点,敝人与农场的小干部厮混熟了也沾光。原来他们有不少“计划外”产品:奶牛场新生的小公牛一律宰掉。母牛的“初乳”太浓,也不宜上市。小牛肉和浓牛奶数量不多,历来由农场“内部处理”——现在成了宝贝,我吃不到小牛肉,却多次品尝浓牛奶制作的奶豆腐,味道好极了。养鸡场也有少量伤残的“淘汰鸡”和孵化失败的“毛蛋”(煮熟后蘸点盐,带骨头一起嚼,极富营养)。我家大妞儿此时闯入人寰,妻子缺奶,我把“淘汰鸡”买回家,给坐月子的炖鸡汤,邻居无不羡慕。农场还有个秘密:将饲料中(榨过油的)豆饼再加工——高温精炼出“超产油”,由场长掌握。秘密瞒不过秘书,我也买过两斤。这算不算多吃多占?尚无定论,倒是自己花钱买,绝非贪污浪费。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依然短缺,生活用品凭票证供应,粮票、布票、肉票、油票、工业券、外汇券、侨汇券,名目繁多,火柴也要凭副食本购买。我在上海、长沙、广州都买不到火柴,许多烟民改用打火机。作家代表团访问泰国,我带回来的新产品就是十几个电子打火机,分送朋友。1984年京沪作家参观沙头角中英街,一条小街,两边商店脸对脸,半边归深圳,半边归香港管辖,商品随便买。大家买的新鲜玩意儿是折叠伞、墨镜、味精、骆驼香烟、伊面(方便面)。呜呼,堂堂北京,煌煌上海,就缺这点儿劳什子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仅阿里巴巴旗下的两家网购电商,24小时就销售万种商品350亿元。咱们真的富裕了吧?全世界的奢侈品北京都有,遑论上海乎。

我绝对不是留恋物资匮乏的穷日子。邓小平同志也说“貧穷不是社会主义”。还是改革开放好,建设小康社会好。然而,每每看见肆意浪费的事情,鬼使神差,又偏偏想起了那段节俭的穷日子。也许,勤俭持家(不论小家、大家)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概这也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吧?

责编手记:

赵老的散文以简约凝练见长,虽篇幅短小,然世事洞明、讽谕劝诫,读来使人得到诸多教益。这篇作品借鹿回头的典故,重新检视过往生活,京腔京韵,娓娓道来,过往岁月,丝丝缕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过去与现在,一边是匮乏与勤俭,一边是丰富与奢靡。不忘来路,不失去处。回头就是要检视,要反思。作者不是要我们重新过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但懂得珍惜,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 安殿荣

猜你喜欢
干部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江苏多名正厅级干部“回乡任职”
好干部之歌
组工干部之歌(美声民族版)
干部“走下去”让群众满意
换班干部
另类干部
酒桌文化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