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与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探究

2017-02-16 20:15张之正聂淑媛
关键词:国培培养模式

张之正+聂淑媛

摘 要:文章以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为例,构建了“国培”与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分析了其协同培养模式的特色,并提出了完善协同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国培;卓越数学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70-03

2014年8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特别强调,教师教育要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力争培养一批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创新培训模式、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是推进“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的关键。学界针对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王北生探究了“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问题[1];解书构建了“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2];余新设计了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3];陈昌发、刘晓燕分别以重庆市和安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了有效国培课程模式[4-5];王宽明、郑晨、周建华等分别调查了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和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国培现状[6-8]。

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自2011年开始承担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送培到县”、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洛阳市“美丽园丁教育基金”等教师培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培训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协同创新培训模式。

一、基于国培计划的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设计

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工程和国培计划项目不仅关注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更注重教师的成长、成才过程,以及取得教育成效的有效方式等。协同创新旨在通过共享、合作、融合等机制,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此理念为指导,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以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评价七个维度为基本层面,构建了国培和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其具体协同模块和主要内容见表1。

二、卓越數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特色

(一)教学型数学教师与学术型名师协同培养

以“为什么培训”为出发点,从社会、学员工作单位和学员个体三个角度深刻挖掘培训意图和培训需求,结合学员的知识结构、岗位要求、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等个性特征,明确定位教学业务型数学教师和学术领袖型名师的协同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培养目的,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可参见表1,以凸显培训的有效性和个性化。

(二)师范生与国培学员职前职后协同培训

本培养模式注重协同安排卓越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国培计划中教师的职后培训,职前培养以在校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研究生为对象,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教育理念,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性培养模式,与国培计划的置换脱产研修、返岗实践、顶岗实习和顶岗置换等项目紧密结合,通过组织优秀师范生和国培学员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角色互换、结对子、共同参与科研课题等多种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职前职后协同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同步

为强调现代卓越数学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训内容上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同步进行.

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实行数学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三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坚持实践教学全程一贯制、教学技能达标一贯制和艺术才能培养一贯制的三个一贯制实践培养方案,积极组织中学名师论坛、游学、借读、访学等活动,通过专家论坛、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案例学习、问题研讨、听课评课、实地考察、真实课堂现场诊断和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熟练驾驭课堂、切实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同时,针对“准”教师和在职教师通常教学和教材意识强、课程意识淡薄的现状,本培养模式以教育硕士为平台培养其课程意识理念,力争打造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卓越数学教师。

(四)固有经验与自我更新理念紧密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引导学员注意其“前经验”和自我更新理念的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学员教育教学背景、受

训经历和校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式观摩、参

与式讨论、合作学习、影子实习、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等,引领学员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相关课题研究,加强其对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修,以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树立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理念。

(五)本土学者与知名专家共同组建培训团队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为发挥团队的专业引领作用,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数学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特别注重整合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专家资源,组建省内与省外、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本地学者与外地专家、教育管理人才与数学教研员、一线数学教师比例均衡的培训团队,强调团队的教育背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分布、职称比例和专业特长等,从而高效地促进学员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同时,对在校师范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院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校内导师,本地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担任校外导师,通过院校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力争培养出一批能引领数学学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卓越教师。

(六)传统培训模式与网络媒体协同作用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国培项目在加强传统面授教学和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完善和扩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模式。本培养模式构建开放的自主学习,学生除参与课程资源的浏览学习外,还要积极参与论坛交流、专家答疑、学科主题活动等。

(七)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评价方式立体化结合

对卓越教师和国培项目培训效果的测度与评价,不仅包括学员出勤率、提问次数、学习专注程度、提交作业情况、小组发言内容等日常表现情况和学员学习能力的提升程度等,而且包含社会、用人单位、同行业专家、同级别高等院校对培训机构、国培项目总体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价,评价方式更强调常规性评价和专题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成果性评价的结合。同时,以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为依托,探索性建立科学、客观、严谨的定量评价机制,以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表现和专业成就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下设职业道德、数学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学生学业质量等二级评价指标,灵活地使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和描述性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动态评价。

三、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思考

卓越数学教师和国培计划协同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三个一体化,即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互动合作的机构管理一体化,在校师范生职前培养与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其发展目标是架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培

养一支相对稳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平突出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统筹规划,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创新实践基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协同培养模式提供技术服务、物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空间等三个维度的坚实保障。

(一)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育人范式

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化、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空前挑战,特别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是剧烈冲击着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现代教师置身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之中,必须具备非线性访问、高水平获取、快速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面向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的协同培养创新模式,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为理论指导,紧紧围绕“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思想,坚持“以应用驱动改革、以机制推进创新”两手抓,通过建设“网络全覆盖、数字全应用、信息环境全天候、云平台教学全个性”的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有效交流沟通能力、高效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无论是对在校生的师范技能训练,还是对国培学员的实践教学服务,甚至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远程指导,都充分发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学校、虚拟课堂、模拟演练和模拟操作等信息技术功能。洛阳师范学院的教学云平台不仅涵盖了电子双板教室、数字化微格教室、数字化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更包括专家教授别具一格的个人教学空间、专业核心课程资料翔实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软件环境。一方面可高效评估、监管教师和学生课前的准备与预习、课中的教与学、课后的反思与回顾等教学活动全过程;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创新体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专业成长、终生学习的过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和培训学员在“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四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二)开发创新实践基地,保障物质基础

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重要支柱,洛阳市第一高中、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等本地重点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丰厚,储备了大批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科专家、教学名师。洛阳师范学院积极与这些地方知名中学联盟,开创主基

地、辅基地等多种模式的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要求中学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法探索、教学反思等各类资源向洛阳师范学院学员全方位开放。另一方面,洛阳师范学院负责邀请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学

者,通过现场指导或远程视频等不同方式,以学科前沿讲座、名师经验谈、点评公开课和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对中学在职教师和实习生进行引领培养。同时,协同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吸收中学教师和优秀国培学员共同参与相关教育教学课题项目研究,使基地不仅是师范生扎根中学一线进行“教、学、教改研究、职业技能化”的实践环境,更是中学教师和国培学员向卓越数学教师专业奋斗的重要平台。

(三)优化资源配置

受场地和时间因素限制,实践基地通常不能安排所有实习生进驻,国培学员也只是各学校根据国培计划遴选的部分优秀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实验班学生和国培教师对本地师资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座谈、报告、公开课、交流反馈等各种形式,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方法,以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

基于国培计划和卓越數学教师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等院校开门办学、积极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师范院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政府、社会与学校共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北生,任青华.“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 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9).

[2]解书,马云鹏.“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的实践 探索[J].教育研究,2014,(12).

[3]余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 中培训项目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4).

[4]陈昌发.“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有效课程模式探索: 重庆市“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的实践与创新[J].中 国教育学刊,2014,(10).

[5]刘晓燕.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培课程体系探究[J].教 育探索,2015,(2).

[6]王宽明.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 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4).

[7]郑晨,付军.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模式的 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

[8]周建华.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来自 “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人大附中 高中数学班的报告[J].教育研究,2012,(2).

[9]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4.

猜你喜欢
国培培养模式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国培计划”实施需要协调好六种关系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在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论农村“幼师国培”项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国培计划”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