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康国军
鉴往知来,从“三本书”说开去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浙江 康国军
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历来是考生、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6月19日,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全部结束。作为作文阅卷组的一员,面对四千多份作文,本人感触颇深。现把想法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够鉴往知来,从高考作文的阅卷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以应对来年的高考。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今年的作文题,浙江卷一如既往地关注现实、规避热点、力求思辨,着重考查考生对论述类文体的把握,材料简约却不简单。
读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文以载道,此材料体现出出题者对中国年人均读书甚少这一社会阅读现状的忧虑,是对当下学生沉迷于娱乐化、游戏化、碎片化行为的有力提醒。毕竟“考进大学的人,今后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自然和社会,更要读懂自己的心灵,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材料的关键词是“读书”,要求对作家观点进行思考和评说。或许是材料本身有局限性,毕竟“人要读书”的观点放到哪个时代哪个人身上都是正确的,所以,在立意上出现了一大片“赞同的声音”,能够适度质疑作家的话的作文凤毛麟角。既然立意上大同小异,那就只能在辨析力度、语言上、结构等方面见高低了。
由于观点本身是正确的,所以行文过程中,考生一般只需要对三本书进行阐述,陈述自己的理由,而无需去证明其正确性。该作文的关键是,考生要先明确三本书所指是什么,三本书的内容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读好这三本书等。遗憾的是,由于材料过于含蓄,出卷者包括原作者卢新华的原著中都没有对后两本书进行补充性的解读,导致考场上考生对后两本书的解读五花八门。
阅卷前,作文阅卷组对后两本书的概念进行了热烈讨论之后,大致明确:第二本书指生活、自然与社会,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等;第三本书指阅读自己的心灵,即审视自己的内心、谈精神层面的追求,但解读时不能离本意太远。行文时,考生可以三本书平均用力,也可以就某一本书浓墨重彩,但后者有一个前提,即要先从对三本书的理解入手,也就是说要从材料生发开去,然后再转到对某一本书的重点论述。没有综合阐述,一上来就谈心灵之书最重要的作文一般在49分以下。
优秀的作文都是相似的,问题作文同样也存在着共性的问题,以下列举一二。
1.阐释概念浅显片面、不准确,甚至有混乱及错误。生活,本就是无字的课本,应该说第二本书的概念是比较明确的,但不少考生却把“无字之书”理解成了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风、规则、亲情、漫画歌曲和影视类作品,甚至解读成对“有字之书”的感悟与思考、道德素养、品格等。虽然这些概念也包含于生活的“无字之书”中,但与本意是有明显偏差的。第三本书的解读更是“丰富多彩”。如解读成心态、信仰、理想、爱、宽容、坚持、乐观、勇敢、舍己为人、生命的沉淀、岁月的积累、心灵美、心灵鸡汤、诗与远方……似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往“心灵之书”里装,虽然这些都可以“擦边”,但同样与本意有距离。由于概念阐释上有偏差,考场上就出现了类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态成就未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摆脱平庸”“寻找书中的灵魂”等离题的文章。
2.胡乱套作。如有的考生把这三本书与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生硬地对应起来,或者与佛家参禅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相对应。还有的作文呈现出明显的套话作文的特征。一般说来,“套话”作文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现成的历史文化(文学)名人;第二,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作文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第三,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深入开拓。当然,有的考生把三本书与人生的三个阶段对应起来,即少年时代读“有字之书”,青年时代步入社会读“无字之书”,老年时代历经沧桑读“心灵之书”,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的,只是显得有些单调。
3.堆砌事例。虽然司马迁、屈原、苏轼三巨头在高考作文中已经淡去,但马云、史铁生、柴静、傅园慧、武亦姝、范雨素、余秀华、林清玄、乔布斯、梭罗、季羡林、沈从文、杨绛等人物又热了起来,扶与不扶的问题、复旦投毒案、“阿尔法狗”、《朗读者》等事件多了起来,虽然有些人物不是不可以用,但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自己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强调的是逻辑性,而靠事例堆砌的举证文恰恰是论述文之大忌。
如有一篇文章的主体结构大致是这样的:
读有字之书,成就美好人生。鲁迅正是因为阅读了大量的有字之书,才成为了一代文豪。
读无字之书,成就辉煌未来。马云正是因为阅尽人世百态,方成为了一代风云人物。
读心灵之书,成就平淡致远。木心正是因为读懂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在狱中写出十多万字的《狱中手稿》。
应该说,这种文章结构看起来是清晰的,但因为是靠事例堆砌取胜,又有套作的嫌疑,故得分一般在42分以下。
4.文体混乱。虽然今年的作文题在文体上没有明确一定要写成论述文,但“思考与评说”已有隐性的指向。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坚持打击那种“四不像”的文体,对其可以说是“零容忍”。如一篇文章的开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有字之书,即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映照自己的人生,帮我们在人生的无字之书上打上一点淡淡的底稿,甚至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经我们自身经验之笔书写,一经思维的勾勒,就会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繁语,成了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
该文章开头,一开始是论述类的风格,但其中“甚至渲染……繁语”一句却又是文学性语体风格,这样不伦不类的情况在阅卷时都是要被相应扣分的,故考生无须去卖弄自己的描述功底,简简单单说理就好。
5.偷换概念。今年的关键词是“读书”,有的考生却谈起了青春,谈起了道德,谈起了成长,甚至谈起了共性与个性等。如一篇考场作文的题目是“人生如书”,虽然行文过程中谈到了阅读,但其实这一题目就已经把关键词换成了“人生”,“书”成了人生的喻体。谈“读书”就老老实实谈读书好了,不要随意扩大其外延,更不要换成别的。像“读书是一种修行”“三书拼出人生路”“读书,读生活,读自己”等题目就挺好。
6.语言幼稚、口水话较多,如“人生其实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间飞逝,岁月从未等待”“十八岁的我们,正经历从少年到成年的蜕变”“与人相处时,若他是无话不说,你会觉得他很外向但过于烦躁;若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时,你会觉得他太无趣”等。在平时要努力训练语言功底,毕竟任何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说理充分的论述文都得靠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出来。
纵观浙江近几年的考题,从“三句话说童真”(2013年)“门与路”(2014年),到“作品与文品”(2015年),再到“虚拟与现实”(2016年),最后到今年的“读三本书”,都有效地规避了“友爱、忠诚、善良、坚忍、爱国、包容”等常规关键词,注重人文、关注成长、贴近生活、强调思辨,论述意味日趋明显。浙江高考考题总是在我们意料之外,那么我们只能抓住“意料之中”的部分以不变应万变了。
1.教会学生如何写作论述类文体。我们可以通过四问,形成合“理”的论述格局。即针对这个作文题,我的观点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针对什么(现实)问题而提的?支持我观点的主要理由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支持观点的理由包括外部原因(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的影响等)和内部原因(主观原因,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等)。论述过程中,应该多用一些归纳演绎、假设因果、类比对比、归谬等论证的基本方法。
2.积累一些陌生化的名人名言。本次阅卷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陌生而又漂亮的名言,令阅卷者耳目一新。如杨绛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去读那些咬人和刺人的书,书如果不能让人有如棒喝般的震撼,何必浪费时间去读?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保罗·泰鲁说:“在我看来,一个正在读书的人的脸上总是会散发出某种光芒。”柴静说:“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辗过人心,也是另一种戾气。”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至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破万卷”等大众化的、烂熟的名句,是起不到加分的效果的。
3.关注自我,关注生活。我们平时不必把眼光投向那些“宏大背景下”时效性很强的热点,我们只需要把眼光静静地投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我们与同学的关系,我们的过去与未来。另外,浙江高考一直强调“个性化写作”,即文中要有自我的体验与思考,所以我们不必去模仿他人口吻老气横秋地说理,也不必刻意去找经典的材料堆砌,一切顺应自我的思考,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就好。
阅读成全写作,这是不变的规律,希望考生能从阅读开始。因为唯有多多阅读才能厚积,才能在高考考场薄发惊人。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杭州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