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嵇 明
一句知秋,以诗会秋
——浅谈秋意象古诗的启蒙探究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嵇 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诗文方面,学生应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古诗是古人言志合意的载体,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时空里,境遇各不相同的人临清流、登高山、居庙堂、处茅屋,用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最精炼和深邃的字眼咏之、颂之、记之的作品。对阅读经验有限、知识面暂不宽广的小学生而言,一味侧重于诗句的疏解、思想的分析,可能很难让他从内心深处体会诗人的情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枫桥夜泊》为例,诗人感物伤怀,忧愁孤寂,但填鸭、注入式地串讲和囫囵吞枣式地翻译制约了学生的品读能力,何处是“愁”?“愁”在哪里?不能入其境,又怎能会其情?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细细揣摩苏教版教材编者意图,发现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古诗学习中,编者将两首描写不同秋日意境的古诗放在了一起,同时这也是小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秋意象的古诗。想告诉他们,遇见秋天,有人喜形于色,也有人悲伤满怀,反差如此之大,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投射在所见所闻的秋景中,创设出韵味深远的意境。
如何入境?笔者以为,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建立一道通向诗意的桥梁,在诗句的理解中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发散想象,自然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较直观的形象,利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找到一把品读诗歌的钥匙,激发其诵读古诗的兴趣,为以后接触更多秋意象古诗做铺垫。
既然教材编者把《山行》和《枫桥夜泊》合放进课文3《古诗两首》中,那在教材设计中不妨将两者进行比较阅读,以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深化学生对“秋意象”的认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三言两语白描似地勾勒出一幅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山路绵长,山势迂缓,白云飘飘,炊烟袅袅,景致有静有动,学生通过朗读和课文插图,基本都能领略到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这时,诗人停车驻足,他被某样东西深深吸引住了。结合诗句,学生都能知道诗人陶醉其中的原因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示一组经霜的枫叶图,孩子们也发出“啧啧”的惊叹声,那一大片如火烧云般的红震撼了他们的双眼,有学生立刻表示道:“如火如荼,霜叶真的比春花还要美艳。”
古人说:“诗中有画。”当你在原先的“山林人家晚炊图”中加入这流丹的枫叶,如染的层林,你会新添怎样的感觉?
“热烈的。”
“生机勃勃的。”
“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力的。”
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想抒发的感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你们也喜欢这样的秋天吧!但把“秋天”装在“心”上却成了“发愁”的“愁”字。人在发愁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睡不着觉?失眠?这就叫做“愁眠”。
《枫桥夜泊》中,谁“愁眠”呢?在“愁眠”中他又看到了什么?按照诗的顺序说一说?
杜牧的《山行》诗意明了,感情突出,学生易于理解。而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于写作背景是诗人落榜,孤身一人在外,苦闷寂寥无法排解,终于某个夜晚,伴着寒山寺的钟声,愁思、文思如泉涌爆发。这样的经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真切体会到的,“少年不知愁滋味”。那么意境和感情的沟通就需要对意象的合理想象和准确把握。意象是饱含着诗人思想情感色彩的形象,透过这些形象营造的情境进入诗人的心灵世界,就是由“象”得“意”的过程。
《枫桥夜泊》中的意象,秋日里着实寻常可见,但经过诗人的安排,两两组合,却产生了独特的化学效应,联袂呈现出一幅清幽寂远的秋夜泊江图。
像“月落”。通过联想法(即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和电教法(即通过PPT或应用白板展示图片、视频等相关信息),使学生可以自己说说月落时的景色,不同于日出的绚烂,黄昏的安宁,此时此刻,月亮落下去了,天地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诗人在这片幽暗朦胧中看到了什么?
是“江枫”,是“渔火”。通过画面想象法(即在基本情境创设完成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想象,形象地再现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人、事的相关场景,帮助小学生超越时空,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画面),夜行无月,一江秋水向东流,江边有什么?江上有什么?如果你有支画笔,你愿意怎样去描绘它们?
有人说:“我会画火红的枫林。枫叶在风中像妖魔鬼怪。”
有人说:“我会画点点渔火,有的明亮,有的昏暗。”
有人说:“我会把渔火画得小小的,让人感觉有些远。”
有人说:“我会用米白色的彩笔画渔火,因为渔火就像月光一样惨白。”
……
看看你画的画,你有什么感受呢?
“枫叶瑟瑟摇曳,像快要掉下似的,真凄凉。”
“对面的客船挂着一盏盏渔火,船上的渔民或许正在快乐地聊天。而张继却是一个人,只与渔火相伴,真孤单!”
此情此景已经让诗人孤寂忧愁,辗转反侧,更何况他还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乌啼”和“钟声”。老师提问:你们喜欢听乌鸦的叫声吗?为什么?设身处地地想张继喜欢听吗?为什么?使用电教法在江枫渔火的画面上播放寒山寺的钟声,仔细听一听,谈谈你的感受。由于之前基调已定的画面感,学生很快便感应到了诗人在“愁眠”。
“愁眠”啊“愁眠”,正因为“愁眠”,诗人还感到了什么?
感到了“霜满天”。联想法,将以前学习的知识和现在做对比研究,李白曾吟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应该覆盖在地上,又怎么能够漫天飞舞呢?小组讨论,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见解,总结出一个答案,小组交流,老师引导:原来不是诗人的感觉有了问题,而是因为“愁眠”;不是满天的霜,而是满天的寒意、冷意。
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笼罩着“愁眠”。
你知道诗人真正忧愁的原因吗?通过资料引用法(即出示相关资料,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补充学生的知识漏洞),讲一讲张继落榜的小故事,使诗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化,诗歌画面感更加强烈。
最后通过朗读法再次体会诗人的愁思。朗读法是理解诗境最不可或缺、最基本的方法。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写道:“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朗读法分三个层次:初读,读准诗句,读通读顺;再读,读懂诗句,读出韵味;三读,读出愁思,读懂作者。通过反复诵读诗句,理解诗句内容,走进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教完《枫桥夜泊》后,不妨再拿出《山行》两两对比,学生自然会发现,同样写秋,诗人的感情却大相径庭。再挑选两首描写秋意象的古诗——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甫的《登高》(前两句),课外拓展,比较阅读,举一反三,增加积累。
《淮南子·说山训》有言:“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乘着九月的翅膀,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和秋意象的古诗见面了。通过阅读课堂的教学,希望孩子以后碰到某些特定意象时,比如“枫林”、“霜叶”、“霜满天”……眼前出现的画面是秋,一句知秋。同时,老师可以借助“朗读法”、“联想法”、“电教法”、“画面想象法”、“资料引用法”等进行意境感悟,与或是“悲寂寥”,或是“胜春朝”的秋天相会,从而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