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初级中学,江苏南京 211500)
时下,不少语文课堂已经由所谓的“僵化”走向生动,课堂上不时有热烈的掌声和流畅的言说,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然而,当繁华消逝,蓦然回首,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静心思考得并不多,思维参与的程度并不深,可谓“有温度,没深度”。相反,另外一些语文课上,教师以问题为引领,学生深度参与,但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可谓“有深度,没温度”。还有一些语文课上,教师忽视作者、学生及生活体验,总是牵着学生在已懂的范围内兜圈子,一味地在文本上纠缠、肢解,一篇篇散发着生命活力的课文经由45分钟的过滤,顿时变成一具具干枯的木乃伊,这样的课堂枯燥无趣,又缺少了应有的宽度。
所谓温度,是指课堂教学氛围,包括师生情感融合度、学生参与的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指数等。
所谓宽度,是指课堂容量的大小及整合度,包括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程度、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程度及学生的参与面等。
所谓深度,是指课堂师生有效思维的程度,包括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学生思维参与的程度及师生独到见解的表达等。
温度指向情感,深度指向思想,宽度指向文化,三者并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相互并不矛盾。适当的温度能催化学习的宽度和深度,同时,温度本身也是一种情感的深度;而合理的宽度与深度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乐趣,持久地保持学习的温度。
笔者认为:高效、完整的课堂应是由温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三度空间。
语文是情感很强的学科,语文课堂应是情感的课堂,浸润着人文的色彩,流溢着生命的动感,应充满激情和灵性。然而,长期以来,麻木和功利像沙尘暴一样席卷着语文课堂,我们领着孩子们冷冷地肢解着文本,语文课一度陷入知识传授、技能分解的技术主义泥潭。学生在过细、过度地分析与机械的训练中逐渐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母语的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情怀,在课堂上,要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读文本,用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与学生一起吟诵,或高亢激昂,或悲婉凄清;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动着、自豪着、悲伤着……课堂上才能洋溢感情的汁水。
第一,极富人文关怀的教学语言是提升课堂温度的金手指。教师情趣盎然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知识自身的内在美和逻辑美展示给学生。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自然得体的体态语言等,都是吸引、感染学生的手段,引领学生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使课堂教学春风化雨。
第二,以生为本,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借助音乐、画面、表演、竞赛、采访、辩论等形式,将有助于课堂上情感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踊跃发言,潜心探究,声情并茂地朗读,课堂内的情感就会高潮迭起地呈现。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生活悲剧中最令人心碎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感动之处。教学这部分,我和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朗读。当读到“我已经懂得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时,音乐《懂你》缓缓响起,学生的眼中噙满泪水……音乐结束后,我问大家读懂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他们对母爱的诠释和对人生的感悟。读人也就是读自己。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难以忘怀。也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应是“文化过程”而不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在实践一种文化,为自己的生命打一个文化的底子。
特定的教学场景、时间长度以及课堂氛围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物理时空是相对封闭的。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教材只是潜在的文本,而不是现实的文化,它只有在师生创造性的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我们可以巧借教材这个“引子”更深地走进作家作品,走进文学史,走进人类的精神空间。例如:我校有位老师在执教《春酒》中就提及一种寻根文化,让听课的学生和老师眼前一亮。虽然也有很多老师讲到叶落归根游子思乡,但是没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当一些课文中的因素从文化角度进行剖析,就会发现一个共性的大环境,使得课堂的厚度和宽度大大加强。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原有的语文学科知识建构的基础上有新的“文化渴求”,应该广泛涉猎一点艺术、哲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追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充分享受徜徉在人类文化中的无穷乐趣。
“人是思想的芦苇”。没有了思想,人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老师缺乏思想,对文本的解读大多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浅层表面,成了教参资料和他人思想的传声筒,缺乏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一谈《孔乙己》就是批评科举制度,一谈《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语文课堂中应有的文学熏陶、学术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启蒙、民主的思想长期与我们绝缘。
如果语文课堂只在那些没有生命的字词字段上反复折磨学生,不愿为学生的思想与精神奉献智慧;如果语文课堂没有高尚价值引领,没有思想的深度与灵魂的回响,那一定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因为它培养的是一批批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空心人”。
例如,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的解读主要流行以下两种视点:一种主流观点是“小聪明”说,认为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显然是源于韬光养晦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一种认为杨修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这主要是源于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念。以上解读肯定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如果我们传达给学生的仅仅是这样的信息,真不知道他们长大后会给我们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因此,我在教学《杨修之死》时,首先尊重学生的解读,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反思这种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最后再来重新审视杨修的“放旷”,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其意在于帮助学生构建一种“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的心态。
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入,才能让学生的精神之树成长起来!当然,这种思考主要是指人生和社会、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精神。真正的语文课堂,应直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思索中体味快乐,在思索中培植精神,开挖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和精神引领,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的灵魂回响。
特级教师曹勇年说:“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课堂是师生相处的天地,是共同演绎故事的地方。”是的,只有对每一个生命由衷地尊重和关怀,师生之间的思维之球才能有效传递,心灵之泉才能汩汩流淌,个性的思想才能碰撞飞翔……于是,课堂才会变得无限大,时间变得无限长,课堂才能获得巨大的容量和能量,使学生难忘,助学生成长!真希望所有的语文老师永远不忘终极的人性,用情感的温度、文化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为孩子们构筑起快乐高效、幸福完整的语文课堂。
[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闫立欣.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