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减产能复制2008年的成功吗

2017-02-16 02:48王海滨
中国石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欧佩克减产利比亚

□ 王海滨

欧佩克减产能复制2008年的成功吗

□ 王海滨

欧佩克这次减产所处环境不及8年前的那一轮,成功推高油价的难度较大。

2016年11月30日,欧佩克在2008年后首次通过减产协议,以推高国际油价。李晓东 供图

2016年11月30日,欧佩克在2008年后首次通过减产协议,宣布14个成员国中,印度尼西亚被暂停会员国身份,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可自由增产,伊朗石油产量可再增加9万桶/日,其余10个成员国在今年10月份的基础上各减产约4.6%,共减产约120万桶/日,至约3260万桶/日。减产于2017年1月开始,为期半年,期满后经过评估还可以延期。此协议一出,国际原油价格大涨。11月30日至12月5日,国际油价在四个交易日里大涨18.5%。

石油市场做出那么大的反应,重要原因是交易员联想起2008年下半年欧佩克减产后的油价大涨。12月17日,在之前两次减产的基础上,欧佩克把生产配额大减220万桶/日,市场很快做出反应。12月24日,布伦特油价跌至四年多的低点36.61美元/桶,之后开始反弹。到2009年一季度末,已经反弹至约每桶50美元,之后继续上涨,到年底已涨至约每桶78美元。

但是,现在的情况和2008年有多少相同呢?8年前欧佩克的成功会重现吗?

欧佩克成员国经过不断协商达成减产协议。图为2016年9月28日,卡塔尔能源和工业大臣萨达(左)与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出席欧佩克减产协议发布会。李晓东 供图

今非昔比,欧佩克的影响力不及当年

2016年的世界石油生产格局和2008年有很大不同。2008年,欧佩克12个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加起来,占全球总产量的44%。这么高的占比,再加上巨大的生产成本优势,让欧佩克在国际原油市场中呼风唤雨,而非欧佩克国家不堪一击。

但是,2008年后全球石油格局出现了重要变化,重心越来越向非欧佩克国家倾斜。在非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崛起中,美国石油的东山再起对欧佩克冲击尤其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量占比上升,二是成本下降。2008年美国石油生产正处于低谷,其全球占比仅为7.6%。然而,2009年起,美国页岩气开始大增产,而从2012年起,轮到美国页岩油大增产。页岩革命帮助美国石油产量触底反弹。2011年至2015年,美国石油产量在四年里增长485万桶/日,年均增产120万桶/日以上。2015年美国石油产量的全球占比已升至13%。而且,生产成本的下降使美国石油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而这对欧佩克的威胁更大。前两年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还是每桶70~80美元,而如今已下降约一半。过去欧佩克能够采取传统的垄断策略,通过降低油价把美国页岩油逐出市场,现在这一撒手锏不灵了。

另一个非欧佩克大国俄罗斯在经历苏联解体的阵痛期后,近年来其石油生产也持续复苏。2015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回升至1098万桶/日,全球占比达12.4%,居世界第三位。2016年俄罗斯石油继续刷新后苏联时期的历史最高纪录,10月份已增至1125万桶/日。

除美国和俄罗斯外,还有一些非欧佩克国家也正在强势崛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和巴西是其中的代表。三国石油产量合起来约占全球的7.8%,在世界石油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的石油生产都正处在回升或即将触底回升阶段。

墨西哥是老牌产油大国。但由于油田老化,墨西哥2004年以来石油产量逐年下降,已经从383万桶/日的高点下降到259万桶/日,幅度达1/3。墨西哥石油的减产主要是政策僵化导致。1938年墨西哥宪法规定石油资源国有,墨国油长期垄断该国石油业。可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财力和技术力量毕竟有限,墨国油无力阻止老油田自然衰减导致的产量下降。2014年墨西哥石油业终于出现转机,涅托政府突破1938年宪法限制,决定对外资和民资打开大门,开放石油勘探开采,并进行了第一轮石油资源招标。至今经过多轮招标,墨西哥政府已经授出多个石油区块的勘探开发权。今后随着那些区块逐渐投产,墨西哥石油产量将较快触底回升。

巴西石油正处于上升期。2008年巴西石油产量为190万桶/日,到2015年已增长至253万桶/日,年均增长6万桶/日。而且,今后由于天秤座等深海大油田的陆续投产,巴西石油产量预计还将增长。

哈萨克斯坦卡沙甘大油田包括卡沙甘、卡拉姆卡斯海上、阿克托特和卡伊兰四个油气田。它是自1968年在阿拉斯加发现普鲁德霍湾海上油田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发现。其原油地质储量达350亿桶以上,可采储量110亿桶以上,天然气储量达1万亿立方米。根据最开始的计划,卡沙甘油田本应于2005年投产,然而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卡沙甘油田的投产先后被推迟了四次,直到2016年10月才开始。目前它的产量约为20万桶/日,生产商意大利埃尼公司计划将其日产量到2017年底再提高约一倍,至37万桶。它远期的生产潜力更加可观。如果卡沙甘项目的后续资金需求落实,其今后的开发计划顺利推进,它的高峰日产量能达到150万桶,这几乎相当于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全国原油总产量,也约等于目前世界原油的1/60。

为了配合欧佩克11月30日的减产决定,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在内的12个非欧佩克国家在12月10日承诺将逐渐减产55.8万桶/日。但是,它们会不会守诺呢?这很可疑。首先,历史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联合减产从来都以失败告终。其次,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等国石油即将进入爆发式增产期,此时减产的代价太大,因此会特别心不甘情不愿。比如,哈萨克斯坦在会上表示,将“争取”减产2万桶/日,虽然看起来数字不大,但实际上也难以做到。由于之前进展太不顺利,其卡沙甘大油田的开发成本迄今已超过500亿美元,远超当初预算。如今好不容易投产,投资方自然着急尽可能增产,以加快资金回笼。在卡沙甘油田快速增产的时候,哈萨克斯坦如果要减少其石油总产量,意味着必须让其境内其他油田做出较大牺牲,以实现减产目标。要做到这一点的难度显然很大。

欧佩克陷入左右手互搏

11月30日欧佩克达成1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但同时又为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开了口子,两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增产。这两国中,尼日利亚石油增产的不确定性较大。尼产油区的安全局势复杂,其安全部队保护石油基础设施的能力较弱,“尼日尔三角洲复仇者”等反政府武装组织对输油管等设施的破坏时有时无,这让尼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波动性较大。

利比亚石油的增产则更加确定。利比亚的探明石油储量达500亿桶,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2011年内战爆发之前,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基本稳定在160万桶/日以上。然而,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利比亚陷入长期内乱,各派军阀相互混战,更有“伊斯兰国”渗入。利比亚石油生产和出口受到内乱的严重影响,产量最低时不足20万桶/日。然而,2016年9月起利比亚石油生产和出口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利比亚的石油出口主要集中在石油新月地带,即苏尔特湾沿岸。哈夫塔尔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已控制新月地带,并允许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扩大石油出口和生产。之后,利比亚的石油生产和出口状况迅速好转。石油日产量从之前的约30万桶,增长到约60万桶。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还将继续上升。毕竟在1970年,利比亚的石油日产量就已经高达336万桶。从资源基础看,利比亚石油产量回升的空间很大。利比亚石油产量在目前这个敏感时期的快速回升对欧佩克的限产努力也绝非好事。

世界石油需求前景不佳

2008年底国际油价触底反弹,除欧佩克连续三次减产外,石油消费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情况和政策与那时有很大不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推行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美联储也连续推行量化宽松,造成美元贬值,大量资金进入市场,推高了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但是,目前美国政府改而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9年多之后,美联储在2015年12月首次加息,而且之后还会继续加息。这对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有较大抑制作用。

前些年中国政府持续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结果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旺盛,支撑了国际油价的上涨。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量占全球的45%。但是,如今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去剩余产能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政策,结果之一是其石油消费增速下降。另一个重要进口国印度的石油消费增势虽猛,但其消费基数太低。印度2015年的石油消费量为416万桶/日,仅为中国的1/3。印度对全球石油消费的大局影响不大。

所以,客观上此轮欧佩克减产所处的世界石油消费环境远不如8年前的那轮减产。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008年人们因石油生产峰值理论忧心忡忡,如今却关注石油消费峰值何时出现。

总之,综合欧佩克、非欧佩克产油国以及石油消费的大局,可以判断欧佩克这次减产所处环境不及8年前的那一轮,成功推高油价的难度较大。

(作者单位:中国中化集团)

猜你喜欢
欧佩克减产利比亚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日本油墨连续六年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