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语文课堂,很多时候应当书声琅琅。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激发他们想读、敢读、乐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爱上诵读。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诵读呢?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举几例浅谈。
一、变化诵读方式,让文字轻舞飞扬
平时的语文课堂,学生习惯听老师的指挥。在教师的导演下,教师的范读,可能成为一场独角戏;教师指导的个别读,可能让其他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引领的齐读,可能会让朗读变得千篇一律。为什么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为自己的朗读出谋划策,应该让他们自由发挥,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个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就是阅读与诵读的收获。
笔者在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有这么几段: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一个人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显得单调乏味,不能把紫藤萝瀑布千万朵花一齐开放的壮观情景表现出来。笔者让学生自由讨论怎么读,把决定权给了学生,学生热情高涨,有学生提出:这部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何不让学生来扮演每一朵盛开的小花,表现竞相开放的热烈场面呢?于是,他让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但读下来,效果一般。马上又有学生建议:两个人读势单力薄,文中说话的是“他们”,由此看来不止两朵花,是很多花,索性全班同学一起来做小花,岂不热闹非凡!学生的这个想法让人拍案叫绝,尝试下来,确实效果很好,全班参与其中,“我要开花”的声音此起彼伏,读得欢快自豪。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上文所说的“活泼热闹”的场面,表现了“瀑布”般的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改变常规诵读教学方式,变教师的“导读”身份为“评委”身份,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文字随着学生的诵读飞舞起来。
二、抓住重点字词,让情感溢于言表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抓关键字词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一种重要方式。重音处理是朗读中最常见的基本技巧,它是指为了作品的思想感情需要,而将某些词语读得突出一些。通常情况下,在朗读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时,要读得重一些,响亮一些,让它的突出成为理解整句的关键。如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中有这么几句: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在朗读时抓住关键字“骑”和“俯”,“骑”字表现的是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的形象,他们作威作福,横行霸道,重读“骑”字,表现对他们的憎恶之情;而“俯”字,是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形象,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读“俯”字,表现对他们的崇敬之情。通過抓住这两类人的典型动作的对比,来突出他们一个把人民当牛马,一个却给人民当牛马,让学生很好地体会这两类人的区别,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由此可见,抓住重点字词重音朗读的处理方法,可以使诵读传情达意,生动感人,帮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注意节奏快慢,让画面跃然纸上
读任何作品都不要从头到尾用一个语速,要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有快有慢”的朗读,这是教师对学生诵读节奏的一般要求。但如何把握好这个“快慢”呢?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时常用到轻、重、缓、急等词语。可是,轻到什么程度,重到什么程度,很难具体地给学生讲清楚。快慢是节奏变化的重要体现,“快”是指字音短促、停顿少而且时间短、连接多;“慢”是指字音稍长、停顿多而且时间长。只有在快慢处理上产生变化,才能显出节奏的不同。何时快,何时慢,怎么快,怎么慢,需要朗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反复琢磨而得。把握好节奏的快慢,朗读起来自然抑扬顿挫,画面感十足。下面笔者试举教学中诵读快慢各一例来分析。
梁衡的《夏》中,有这么一段:“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快割,快割”“快打,快打”,渲染了劳动的紧张气氛,加之句式短小,读起来节奏要快,从而表现农民劳动的紧张感,学生脑海中自然就会呈现农民劳动挥汗如雨的画面。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是对月光动态的描写,表明时间的推移,也表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这般美景下的孤独。所以在朗读时,不可快读,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的形式,放慢朗读速度,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朗读,一边发挥想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极富古典文学美的诗歌意境中。这时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唯美的艺术画面:皎洁的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得离人不能成眠。再让学生放慢速度,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感受。
把握诵读节奏,掌握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就能让画面跃然纸上,让文字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变冰冷为温热,让文字富有生命力。
四、优化诵读设计,让古文韵味十足
学生常说:最难读的是古文。殊不知,古文自有它的韵味在里面。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我们怎么才能读好古文?除了常规的自由读、集体读、个人读和教师范读,古文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
有教师在教《记承天寺夜游》时,与学生一起,在文中加了一些叹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唉!)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唉!)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些增加的叹词反映出作者心情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学生诵读时感情投入,表情丰富,读得有声有色,兴致盎然。
《陋室铭》里有两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如读成“212”拍,则强调了动词“上”和“入”。如读成“221”拍,就强调了形容词“绿”和“青”。两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体会,定能让他们另有收获,使朗读妙趣横生。同时,让他们更好地领悟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高雅志趣。
古人读书,很重视诵读。诵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所以,古文教学要精心设计诵读活动,无论是教师给出适当的诵读指导,还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句意断句吟诵,都能让学生更深切地感悟文言文的精髓和魅力。
最后,笔者引用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说过的一段话:“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诵读可以更主动、更直接、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的世界,与作者倾心交流,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抓好诵读,给诵读留一席之地,必定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