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构

2017-02-15 22:10郭涛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场所杭州建构

郭涛

摘要:本文以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创作为例,深入分析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应如何体现城市文脉,建构城市的文化。文章从注重地铁公共艺术场所精神的表达、注重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注重人文与生态的协和三个方面来分别讨论杭州地铁中公共艺术中的文化特质,进而论述公共艺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对城市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

關键词:地铁公共艺术 场所精神 文化建构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建于1863年建成于英国伦敦,从此,人类的活动空间开始向地下延伸。中国最早的地铁建成于1965年的北京,之后中国的多个城市陆续开始建设地铁,至2015年,中国近30个城市建有地铁,估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可达1700km,地铁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公共艺术介入地下交通空间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莫斯科地铁和巴黎地铁的公共艺术设计。在中国,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最早始于1984年北京地铁2号线中,其公共艺术创作主要以壁画为表现形式、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为表现内容。《燕山长城图》、《大江东去图》、《中国天文史》等便是此时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从1984年至今,我国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创作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

如今,中国的许多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地铁的建设,地铁空间已经成为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的载体。而公共艺术相比传统的地铁设施来说,充满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自由表现力,更能够直接和鲜明地显示地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因此在地铁的场所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城市地铁的设计中大多数重视公共艺术的创作,希望能够利用合适的艺术语言来展示城市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沿线景观特色。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地铁设计中,因为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创作的作品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创作手法公式化、艺术内涵教条化以及艺术观念的僵化,使得地铁的公共艺术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区域的文化和场所精神,达到与观众良好互动和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如何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式的冰冷空间中,创作出能够展现历史风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地铁空间艺术,这对于公共艺术创作者们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以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创作为例,论述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虽然,杭州地铁的建设虽比较晚,但是杭州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并且在设计地铁之初,公共艺术创作便作为策划和设计的重点,并创作了一系列富有人文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文章以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的创作为例,重点分析杭州地铁中公共艺术的文化特质,希望能以点带面,为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展现城市文脉,建构城市文化方面有所启发。

一、注重表达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最早是古罗马的一个的概念,是用来形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之意。建筑上所指的场所精神是由挪威著名的建筑师、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Noberg·Schulz)在20世纪70年代末《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最早引入的。诺伯格·舒尔茨阐释的场所精神的含义其实与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建筑意”异曲同工。通俗来讲,场所精神便是指建筑内在的精神和特性。“但是场所显然不只是抽象的区位(laeation)而己。我们所指的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具有场所的特性,其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人产生精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场所的角度看,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能否传达出有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其成败的关键因素,盲目的追求公共艺术外在表现形式的创新,而忽略了表达空间特性的作品,是一件“非场所”的作品。

因此,杭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前期通过深入地文献查找和实地考察,努力挖掘1号线站点的场所特质和区域特色。创作者们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述说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进步,用艺术的感召力来传递出这座城市的场所精神。在设计理念的阐述中,其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提到了“公共艺术的创作要求场所精神气质的表达。“在这个层面上的公共艺术,不仅要求‘物与‘物的组合,‘物与‘非物的关系,还包括通过人的参与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场所精神,符合于当地的社会生活习惯和美感要求。此时的公共艺术,必须通过其艺术感召力的积极发挥和不断创造新兴之美,来传达出公共艺术的精神价值,而杭州地铁公共艺术所要传达的,正是杭州人和杭州城市的精神”。

杭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最终提出了“一站一故事,百站一部史,一线一表情,十线城市景”的设计定位。虽然实际上确定1号线的“一站一故事”,不是落实在每一个站点,而是重点地选择了15个站点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分别是:武林广场站的《阳光·葵园》、城站站的《盛话交通》、火车东站站的《快城快客》、客运中心站的《都市青花》和《莲响节拍》、湘湖站的《跨湖问史》、西兴站的《西兴风貌》、江陵路站的《飞鸟翔云》、近江路站的《逐浪弄潮》、婆江站的《江海潮会》、定安路站的《湖畔诗韵》、龙翔桥站的《云上日子》、凤起路站的《坊巷生活》、文泽路站的《文心泽馨》、临平路站的《诗意临平》。每一站公共艺术的创作都是根植于周边的文化环境和区域特色,在特定的时空内向大众传达该地区的场所精神,引导人们的方位感和认同感。如《西兴风貌》作品(图1),是由石砌老墙、西兴民俗、古渡重镇以及过去描写西兴的诗名组成画面,它是西兴历史古镇和生活旧貌在今天的视觉复现和重构,通过描述人们熟悉的生活和历史记忆来展现出西兴的精神风貌,折射出了西兴地域特有的的文化气质和品格。

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在城市特定的环境空间内存在的艺术形态,它的设计理念都是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和地域环境,以强调“场所性”为核心,努力地呈现出所处场所的精神、文化及其价值取向,这一点对于城市文化的建构十分重要。

二、注重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

“‘地域性问题,对于公共艺术创作来说,意味着文艺创作和设计的表现形式、物质材料、工艺方法、表现题材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实现与本地区自然和文化多维元素的内在关联与融洽。”因此,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导人和发挥,不意味着要把某种奇特古怪的外来样式,或者纯表演性的手法生硬地强加给本来有序而有机的秩序的地域环境。因此,地铁公共艺术的視觉形式(形、色、质、量、空间环境等外在的构成形式)以及内在的情感与观念元素(如文化符号的样式体系、美感、信仰、禁忌及价值认知等)应该尊重和融合其地方性所特有的形态及其内在的精神理念,创造出与之相关、协调及亲和的艺术形式与环境形态,并在文化精神或历史意味上使过去与当代产生某种关联与对话。

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杭州的先民创造了独特的水文化、丝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杭州地铁1号线南起萧山湘湖,向北经滨江新城后跨过钱塘江,穿过主城区到达九堡东,向东、向北分成下沙段和临平段,线路全长53.47公里,沿线设站点34座。这条线路成为连接杭州主城与滨江、下沙、临平三大副城的主要交通枢纽。地铁沿线分布着众多的文化景观,这些珍贵的有形和无形文化景观是杭州近千年历史的见证。

杭州地铁15个站点的公共艺术创作中,每一站都在力求展现当地的历史人文和环境特征,引导着人们对杭州过去的追忆、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向往。《跨湖问史一远古情》,展现的是杭州的历史文明;《坊巷生活》、《莲响节拍》等,则是叙说的与杭州民俗和民风有关的传统故事,是杭州百姓日常和节庆生活的写照;《湖畔诗韵》则是描绘的杭州重要的文化景观。《跨湖问史一远古情》作品,以当地人们所熟悉的自然湿芦苇景观为主要表现题材,以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和出土文物为基本表现内容,采用简约明快的现代化设计手法,采用陶瓷和不锈钢材料相结合的多重手法,再现跨湖桥文明。《坊巷生活》作品以杭州市井坊巷为主题,将现实与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元素有序叠合,选择超白玻璃、瓷质板两种材料,运用版画与浮雕结合的表现手法,借亮丽的色彩点缀韵律的色带,串联时尚与传统,营造一幅“岁月如歌”的横轴画面。(图2)

《莲响节拍》主体陶板部分用多个“打莲响”的人物贯穿整个画面,并以江南风格的民居为背景,结合孩童、桂花树、燕子、远山等元素,丰富了画面的故事性和时间感。(图3)定安路站是距西湖风景区最近的站点,也是一个由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相映衬的站点,其公共艺术作品《湖畔诗韵》的浮雕壁饰是通过意象化的手法将湖山风光与时尚、人文交叉呈现,着意营造一个新的人文诗意景观。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方面和层析上显现着来自民众生活的文化底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城市的文明,它们也为地铁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精神及表现手法提供了丰富而醇厚的营养,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建构了杭州城市的文明。

三、注重人文与生态的协和

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绝不应该脱离对城市所具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协和发展的考虑。无论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还是出于对地方人文资源表现的需要,都使我们有必要从一个区域的生态及大景观的视野去考虑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从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来共同营造地铁空间的绿色生态。

除了文化意蕴丰富的人文风貌,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也可以成为创作的主要元素乃至构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自然亲切元素的运用更能使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生命力。在渐渐远离自然和乡村景观的现代城市中,人们太需要有机会接近和感知绿色生态的抚慰。从古代和当代世界上艺术实践来看,运用自然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在体量、气韵和精神内涵的诉求上,更加能显示出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的伟大和深邃。因此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将自然和人文元素结合创作的作品将有利于改善空间环境的生态品质和视觉心理,更能提升文化生活的品质。

杭州地铁1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综合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杭州丘壑、树石、莲蓬、鱼戏、丹桂、千鸟、湖光、江月等自然元素比比皆是。每一站的景观都显现出人们与自然生态的密切关系,以及对自然界中生生不息、颐养身心的绿色景观加倍爱护和追求的向往,让观众在冰冷的地铁空间中感受到温暖、亲切、自然和生态。典型的作品如《梦里藕花洲》(图4),取宋代诗人道潜诗作《临平道中》诗意:“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紧扣诗句中描绘临平山下接天莲叶美景的意蕴,以俯瞰的视角截取藕花洲头的一幅画面,反映江南水乡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典型的人文气息,色彩营造淡雅、久远的效果,给人一种置身荷花丛中之感。《江海潮会》描绘的是杭州城市与江河湖结合紧密的场景,整套方案采用中国传统海浪和鱼纹图案为基本创作语言,同时选取杭州历史人物形象的各种别离意向“辞别一白居易”、“壮别一岳飞”、“离别一许仙、白娘子”、“送别—李叔同”贯穿整幅画面,力图营造一幅杭州地铁现代气质又不失古典韵致的别致景象。(图5)

对区域自然要素的亲近,对珍贵的绿色生态的依傍,对人文资源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对人居环境中文化和生活需求的现实关怀,将成为成功的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建构城市文化的重要原则。

总结

城市地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也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物质文明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地铁空间的艺术形式也应该绚烂多姿。如何在满足人们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建构城市文化是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精神内核。本文从地铁场所精神的表达、注重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注重人文与生态的协和三个方面分别对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作品在文化建构方面的探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地铁公共艺术创作文化建构的重视,亦希望为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些许思路。

猜你喜欢
场所杭州建构
杭州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听的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建构游戏玩不够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恋爱场所的变化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