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维莎霍夫,在幻想与记忆中探寻新的天空

2017-02-15 12:40王坤
现代交际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辨幻想记忆

王坤

摘要:作为德国毕希纳文学奖的得主,德国女作家西碧拉·雷维莎霍夫在接连获得了巴赫曼文学奖、克莱斯特文学奖、柏林文学奖以及德国图书奖等大大小小八个德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后,也成为了当代德国作家的又一个大满贯。

关键词:当代德语文学 幻想 记忆 思辨

中图分类号:I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85-01

现年59岁的雷维莎霍夫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个保加利亚裔的医生家庭。施瓦本地区浓厚的德国传统文化与少数族裔的身份和经历构成了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3岁时,托马斯·曼的大部头小说让她产生兴趣,她开始广泛阅读涉猎各种文学作品,对于文学的热爱像一颗埋藏在她心间的种子,开始逐渐地生根发芽。高中毕业后,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她选择了离开家乡,远赴首都柏林,在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宗教学。

然而文学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平坦。大学毕业后的她成为了一名会计,虽然在业余时间里仍然坚持写作,却没有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在将自己的全部“劣作”付之一炬后,她选择了暂时的沉寂。在经过了将近半生的经历与感悟后,40岁的她才重新拾起自己的文学创作理想,经过了4年的酝酿和修改,她在44岁那年,才正式发表处女作小说《砰》。凭借着这一部具有奇幻色彩的短篇小说她获得了1998年的巴赫曼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在这部小说中她讲述了一位臆想改变世界的“疯子”的故事,借助“疯子”的独特视角和看似荒诞的逻辑,通过大量的幻想描写和内心独白,从讽刺和幽默中展现了疯子眼中的另类世界,使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世俗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反思。

文学来源于生活,然而又高于生活。作为一名生于移民家庭的德国少数族裔作家,认同感的缺失和艰辛的童年生活让雷维莎霍夫刻骨铭心。在她的作品中,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感情的投射和记忆。 困惑、孤独和焦虑,这些童年时的灰暗记忆在她1999年出版的小说《礼貌的哈拉德》中就能管窥一二。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这些外界的精彩却掩盖不了主人公的孤寂,人与人的心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富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情节构思以及生动而又充满张力的语言风格在显示出主人公哈拉德为身份和文化归属而焦虑的同时,也凸显了弱者为生存而迸发出的无限智慧。

思辨性是雷维莎霍夫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她的小说中,读者所阅读的不仅是简单地反映社会现实,还能发现有关人类基本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哲理性思考。宗教学的专业教育背景让雷维莎霍夫熟稔历史上的宗教典故。古老的历史传说和经典的圣经故事在她的笔下来到了现代社会,重新焕发了生机。2003年她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蒙特格美里》,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蒙特格美里·卡西尼斯塔的电影制片人,他一直打算拍摄一部讲述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故事的影片,最终却未能如愿。通过倒叙的方式,以蒙特格美里的自杀为小说的开始,回忆了主人公的一生。文中不仅对生存和死亡的话题进行了探索,而且对一系列的宗教和哲学问题进行了思考,通过幽默的笔法,将伟大的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式的叙事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幻想与记忆的交织赋予了雷维莎霍夫的作品更大的可读性。在他获得毕希纳文学奖的小说《布鲁门贝格》中,他讲述了主人公哲学家布鲁门贝格和一头狮子的故事。作为德意志民族历史记忆上真实存在的著名哲学家布鲁门贝格,作者通过虚构了一头只有主人公自己才能看得见的狮子的故事,将幻想与记忆结合在了一起,亦真亦假,虚实结合。例如真实生活中的布鲁门贝格生前在解释晦涩的哲学问题时就多次使用雄狮做比喻,并且其去世后整理出版的文稿集也被叫做《雄狮》。奇异幻想和文化记忆编织下的故事情节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隐喻、历史典故和名言警句。对于读者们来说,阅读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全新体验,也是一次大脑的全景冒险。

正如《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的那样:“西比勒·雷维莎霍夫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叙事的想象力以及灵活的语言创造力对我们理解的现实的界限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质疑。”期待她在文学的世界里继续用幻想与记忆进行探索,为广大读者展现出更为广阔的阅读天空。

参考文献:

[1]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2]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3]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Dirk Knipphals:Rede von Sibylle Lewitscharoff - Eine schreckliche Tirade. In: taz, 6. Mrz 2014.

[5]Peter Krte: Rezension Blumenberg. In: FASZ vom 2. Oktober 2011.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思辨幻想记忆
锁不住的幻想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