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杰
摘要:高校扩招带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加之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使吉林省地方高师院校原有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如何在各校原有师资优势基础上,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高师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实践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25-02
一、文化多元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侧重学术能力培养,技能能力有待提升
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侧重学术研究型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898年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创办之初,就设有“文学”科目,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将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相继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新建高校,在建校伊始80%也都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以北京大学等高学府为标榜,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上,以部属高师院校马首是瞻。不得不承认,这种无差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提升就业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更加细化,乃至于1999年伊始的高校扩招,这种无差别、整齐划一的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弊端愈加明显。
从目前形势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老牌优势专业,无论是专业设置历史,还是录取分数上都要高于其他专业。但是这种优势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一方面,与非高师院校相比,人才培养区别不明显。从培养方案看,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别于综合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强调通过实践教学培育教师职业素养和训练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上占有的份额偏低,虽然各高师院校在增加实践课程的份额,但是仍然达不到很好地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师院校与非高师院校,在培养方向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培养方案的极大相似性,使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突显技能优势。另一方面,与技能型院校相比,技能能力优势不强。与由职业技术学校等注重技能能力培养的院校相比,由于实践课程占有的份额偏低,加上在教学和考核中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掌握能力,使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虽具有技能能力,但是与技能院校相比,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偏弱,衍生的交流、沟通、应变等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2.市场需求的低迷与多样,引发培养模式的变革
现阶段,因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文革使教育在长达近十年处于几乎停滞状态,文革的结束,为教育累积了近十年的社会需求和之后几十年的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毕业生呈现供小于求,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极大消解了地方高师院校“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轻技能型人才培养”所带来的弊端。1999年高校扩招,为更多高中毕业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数量。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高校扩招之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年级仅一个班50人左右;高校扩招之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班额扩招为4个班200人左右,毕业生数量提升了近4倍,吉林省其他高校均如此。从高校角度看,因供大于求,超出了社会的接受能力,使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满足不了就业需求;从市场需求看,因需求量相对以往的减少,使市场需求处于相对低迷状态。于是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呈现就业难现状。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单一,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因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面临就业难困境。历数吉林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各高校均强调以培养适合中学语文职教工作为核心目标。所以,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几乎囿于初高中语文老师。这种就业倾向,一方面从供求关系看,在大学毕业生供小于求的时候,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愁没有就业出路,不存在就业困难。但是高校扩招之后,一个就业岗位多人甚至几十人去竞争,就业困境自然而然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关注的内容。一方面从中学语文教师需求看,随着各初级中学班额尤其是班数的减少,加之新老教师更替的速率,使各用人单位只能提供为数甚少的岗位需求,更甚者有的用人单位存在短时间无法提供岗位需求的状况,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难就业的困境。一方面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深,社会为人类提供愈来愈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同时消费者不断提升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成为时代的宠儿。基于此,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呈现多元化倾向。而面对多元的社会需求,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味固守培养中学执教语文教师的倾向,这样既不能解决自有的就业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多元的需求。
二、基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
作为吉林省高师院校的老牌专业,从专业建设的历时性宏观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调整,存在“一偏一弱”倾向。“一偏”指单纯强调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学术水平。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在职教师考博、加强学科建设等,无不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了吉林省高师院校的发展。但是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单一强调基于专业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弱”指基于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学科纵深延伸的能力弱,尤其是技能型能力。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其一,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学术水准的基础性作用。虽然“一偏”在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依托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支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吉林省高师院校均依托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专业发展规划。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在职教师考博、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科研工作,依然是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常青的动力源泉。
其二,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由“学术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的“学术型”水平,经过不断的提升,现有任课教师硕博在各高师院校中占有的比例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师资的学术水平竞争力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学术水平的提升,在一定层次上忽视了技能能力的提升,以至于有些教师从未有过指导教育实习或从未有过指导实践性课程的经历。所以,在调整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应加强师资技能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给教师提供指导教育实习的机会,同时鼓励非实践性课程教师开设实践课程。一方面,可以与技能型院校联姻,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他山之石”,提升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的技能能力。
2.“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其一,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技能型转变。“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1]针对原有汉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吉林省各高师院校均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转变教育理念,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制定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份额,同时尝试将实践课程由主要集中在大四,转为延伸到其他各学年。
其二,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吉林省高师院校针对市场需求,采取从出口往回找的方式,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由单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转为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考研、文秘、对外汉语等多线并行的培养模式。依据学生个人需求,将学生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进行分流,并依据分流情况,选派相关业务精熟教师指导。这样,极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想平,刘绍平.更新教育观念,制订面向 21 世纪的专业教学计划[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01.
[2]查志琴,高波.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估体系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03.
[3]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5.
[4]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 2009,27(11):103-106.
[5]金璐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探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0(03):113-114.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