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江苏苏州 215200)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主体对于体育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参与度,甚至还极有可能影响到具体的参与结果以及参与效能。一旦体育态度形成之后,往往会相对稳固和持久。对于其所关注的体育活动项目而言,会基于个体需求而表现出具有一致性的前后反应倾向,由此而成为习惯性的反应。对于体育态度来说,大多会受到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以及制约,比较典型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甚至还包括个体所接触到的重要人物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体育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体育态度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价值观念,同时,还会影响到他们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质量以及效能。积极的态度必然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以及整体的练习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克服挫折。对体育态度的转变,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当前,我国正在掀起一场基于体育基础课程的改革浪潮,主要是借助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积极转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和态度,拓展学生参与度并激活其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
在本校范围内,基于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学生代表对问卷调查进行回答。具体的入选标准包括:能够按时上体育课,并且可以按照要求形体运动。主要排除标准:由于多种因素不能够准时上体育课,也不会按照要求完成体育学习和运动。回收问卷之后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及分析,从中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以及无意义问卷。
(1)问卷法。问卷的发放主要面向三个年级的学生,包括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发放问卷300份,最终收回问卷276份,回收率高达92%;在这3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总计为224份,有效回收率为81.2%。所面向的调查人群中主要包含两种班级类别:其一为实验班,也就是实施新课标的班级;其二就是未实施新课标的班级,也就是对照班。对于本次问卷调查来说,实验班以及对照班参与人数分别为84人和140,合计总数为224人。在四年级的问卷调查中,实验班以及对照班分别为30和54人,合计为84人;在五年级的问卷调查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26人和44人,合计为70人;在六年级的问卷调查中,实验班以及对照班分别为28人和42人,合计为70人。
(2)文献资料法。主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展开检索,同时还包括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从中可以搜索到国内外和教育改革相关的文献以及资料,以此充分了解国内外的体育发展现状,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及全新要求,更是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当前我国体育改革的主要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搜索,笔者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整理及分析,由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3)统计法。本文所使用的数据结果分析软件为SPSS20.0,可以针对资料的计量以及技术进行统计描述,对于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来说,如果可以满足正态性以及方差齐性,这样可以基于两种计量本的t进行检验,反之则使用秩和检验。由此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体育态度是不同的,根据三年级、四年级以及五年级的选项来看,选择选项五的,其占比分别为42.6%、18.2%、16.4%;而选择选项一的,其占比分别为16.7%、20.5%、19.0%。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降低对于体育的良好态度。特别是伴随着年级的逐渐增高,很少有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甚至对于体育课的热情也有所下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体育态度都在从好的一端逐步走向差的一端。由此可见,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在逐年降低。
(2)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不断推广,对于不同的年级来说,体育态度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由此而获得:t总数=4.667,P<0.001。而对于各年级而言,四年级、五年级以及六年级 t检验的结果依次为:t=2.156,P=0.034;t=2.486,P=0.015;t=4.057,P<0.001。由此也可以看出,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出现了显著的改观,特别是六年级表现得最为明显。
对于当前的小学体育改革来说,虽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只占据了极少的一部分,却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是其成功改革的重要构成。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正式实施,再加上健康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其隐性的教育功能逐渐凸显,极大地提升了教育价值在更深层面的意义。但是笔者在调查之后也发现,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其中还存在非常显著的问题。由此,笔者提出个几点个人拙见。
第一,应当借助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还要保障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积极转变对于体育科目的态度,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第二,作为教师应当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度地降低难度、降低标准,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
第三,转变课堂教学观,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帮助学生提升抗挫折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可以高效地完成体育动作。在体育教学中,硬环境主要包含的是相关操场设施,比如器材的安排和摆放、场地的设定以及规划等。这样,当学生到达指定地点时,必然能够对课堂环境产生极大的新鲜感,由此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而软环境,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更好地融入学生中,和学生展开有效平等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拉近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基于融洽的师生关系展开学习,更准确地把握技能,了解锻炼方法。实际上,在当前的体育活动中,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很正常的教师应当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可以正视挫折和失败。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教师还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同时应帮助他们主动探查失败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克服困难的方法。基于实践不断地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可以全面提升对自己心理活动能力的调控。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拓展的活动空间,在群体活动中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主要责任,从中体会到和同伴的合作与友谊,以此提升学习自信。
[1] 高兴.石家庄市区小学生校园运动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