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彬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21)
由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引发的思考
何 彬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21)
从房屋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入手,分析了甲醛、氨、苯、TVOC和氡5种有害物质在室内空气中的存在情况和来源,针对目前房屋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现状提出措施和对策。
室内空气质量;甲醛;TVOC;检测数据;污染来源;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越来越趋于在室内进行,有关数据显示,人的一生中大约有70%~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极为显著。随着各种室内环境污染致人类患病事件的曝出,全社会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将室内空气质量纳入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成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我国现新建的房屋建筑,除去政府投资项目外,很多建设项目,特别是住宅项目几乎都是以毛坯房形式移交产权,房屋竣工验收时形成的室内空气状况并不是实际使用时的状况,而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室内环境是经过实施装修达到居住要求后的室内环境。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经过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的实际现状,笔者委托一专业检测公司对某装修后的房屋进行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1.1 检测样本概述
检测样本为民用住宅,装修考虑到室内环境质量因素。为了减少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释放产生的叠加效应,该房屋采用了简约装修风格,避免大量木作。卫生间、厨房、阳台采用高档墙砖和地砖,卧室采用高档强化木地板,墙、顶(为平顶)面采用双飞粉乳胶漆罩面,仅在餐厅和入口处做了局部石膏板吊顶。一个卧室考虑室内储藏需要,结合房间分隔,设计了一组兼有分隔作用的墙式组合衣柜,卧室门采用复合板套装门。室内家具沿用已使用5年以上的实木(实木板材)家具。毛坯房通风空置1a,装修后通风空置300d。房屋所在地为新建楼盘,实施检测时周边房屋处在交房装修期。
1.2 检测方案设计及结果
为获得实际居住时最不利情况下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检测选在当地气温较高月份,检测当日天气晴朗,微风。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要求,委托方将受检房屋门窗密闭72h后开始检测。由于卧室的功能特性,在实际使用中,通风不利情况下的使用时间最长,其室内环境对人影响最大,因此将取样点分别设置在卧室1和卧室2,室内陈设及装修等参数详见表1。室外取样点设在该楼入口房屋主导风向上风向。按规范I类指标要求进行检测。
从表1可看出,被测房间均<50m2,故各设1个取样点;根据规范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要求取样检测,检测指标为:甲醛、苯、氨、TVOC、空气氡5项,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显示的检测结果看,被测点的室内空气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然而,就甲醛指标一项可以看出,室外开敞空间空气中的甲醛指标值几乎为室内指标值的50%,室外空气中的甲醛含量高,与周边处于装修状态的建筑的对外释放有关。
2.1 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表2的检测结果数值来源为“室内实测数值-室外实测值”,它反映的是室内建筑材料、家具、饰品材料释放有害物质的实际状况。从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规范控制的目标是室内材料有害物质的释放,基于这一前提,得出的检测结果无可厚非。就上面检测结果我们可以还原一组室内的实测数据,详见表3。为了区别表2数据,实测数据均以“a”标识,则有“卧室1a”、“卧室2a”,而“室外”均为实测值,不存在混淆,故不参与标识。
表1 被测样本室内参数清单
表2 室内空气检测结果
表3 室内空气检测数据
表3中数据反应的是被测房间实际的室内空气质量状况:
(1)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简装方案下的房屋室内空气质量也不容乐观。首先,虽然房屋装修采用的是减少污染的简装方案,在装修前和装修后均有较长时间的通风释放,且室内还配栽了虎尾兰、吊兰、芦荟等植物,但仍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中看到了甲醛、氨等5项受控制的有害物质。其次,虽然检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各项指标仍满足规范要求,但实测值已经接近规范要求,特别是甲醛的实测值,已经构成对儿童的危害,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甲醛浓度在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会发生轻微气喘,且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1],甚至癌变,其对老人、孕妇、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危害更大。
(2)从甲醛指标看,卧室内的甲醛浓度要高于其他有害物质,可见它是目前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氨和TVOC,室内检出值已超过规范允许值的1/2,他们的存在对人的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3)检测指标“苯”和“氡”在室外均未测到,而在室内也是部分房间存在,其含量远低于规范要求。
从上述结果可看出,简约装修方案对有效控制室内有害污染物效果很明显;室外空气中有害物质会随空气流动进入室内,构成室内有害物质的叠加。
2.2 有害物质的来源分析
(1)甲醛和氨在本次检测中存在广泛,3个监测点均有测到,且室内浓度不容低估。由于检测时段周边装修房屋多,室内有害物随空气流动向室外的释放使得室外通风良好状况下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也增高,加之室内装修自身有害物质的释放叠加,使得房间实测甲醛和氨浓度均超过规范允许值的1/2。从装修用材情况看,受测房间装修材料使用了人工合成的木质材料和乳胶漆,由于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和人造纤维板的原料,因此是生产原料带入了过多的甲醛,此外,氨和TVOC也是存在于装修材料的生产原料中,由他们的制成品带入室内,释放,存在于室内空气中。他们的存在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2)比较卧室1和卧室2的甲醛、氨和TVOC的浓度可以看出,卧室2的数值均大于卧室1的;再由表1所列清单可以看出,两个卧室家具陈设基本相同,存在差异的是房间面积、墙面面积以及新增家具,其中新增家具差距相对较大;由关联度分析可以得出:三聚氰胺板衣柜是卧室2有害物质甲醛、氨和TVOC的主要贡献者。
(3)本次检测中“苯”和“氡”在室外未检测到,在室内也只是分别存在与卧室1和卧室2中,不是广泛存在的有害物质。因本项目装修材料用材相同,沿用家具用材也相同,所以可以判定其来源不是被测房间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应该是来自室内饰品或相邻房间的干扰。
(4)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很多,除了装修材料带来外,还有生活产生的,如抽烟、人类自身的排泄和厨房烟气污染等。本项目因被测项目尚未入住,且周边均为新交房,处于装修状态,入住率极低,因此检测反映的数据应是室内装修、装饰以及周边相邻装修、装饰活动影响的结果。
(1)现行规范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对室内材料有害物质释放的控制;在室内环境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实测指标达标情况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不仅仅局限在规范所列出的5项指标。
(2)材料有害物质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释的过程;而且影响具有叠加效应,它既是浓度的叠加,也是各种危害的叠加;就目前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减轻有害物质污染采取源头治理的方式更有效果,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把设计关,在设计阶段大力推广使用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提倡简约装修,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由建设原材料、装修、家具和饰品材料带入;②严把建筑主体材料、装修材料和家具以及饰品进货关。杜绝伪劣和不合格、不环保产品的使用;尽可能选择绿色环保材料;③严格按照施工作业规程作业,文明作业,杜绝有害物质添加,减少有害物质的对外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封堵、减缓材料的有害物质释放,如采用工厂加工的饰面板,减少现场涂胶、油漆作业;对木质板材采取封边措施等。此外还有一些末端治理措施也可起到一定作用,如:①加强室内通风。以往建筑门窗的漏风,从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有害物质在室内的浓度,而现在因房屋建筑门窗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节能要求,其密封性能大大提高,使得缓慢释放的有害物质浓度在室内富集。因此需要人为加强通风换气,以稀释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特别是新装修的房屋,应留出一段空置通风换气的时间,不宜即装即住。②在室内栽种具有吸附有害物质功能的绿色植物,如芦荟、虎尾兰、仙人掌、吊兰等植物,通过植物的吸附、吸收转化来消减、减低有害物质浓度,从而减轻对人体的伤害。③使用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吸附和分解甲醛,以达到降低甲醛浓度、减少危害的目的。
(3)发展绿色建材应是解决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应加大科研力度,研究节能环保的新原材料来替代现有的有毒有害、不环保的原材料,从源头上降低或杜绝有害物质的带入,从而满足人们健康生活对室内环境的需求。
[1]郝严彬,薛彦.浅论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1(3):63-65,71.
[2]何彬,周志军.家装杂谈(五) 新房除污绿化帮忙[J].建材发展导向,2006(1):82-84.
Consideration Inspired by the Test Data of Indoor Air Quality
HE Bin
(Yunnan Building Material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Kunming Yunnan 650221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and sources of five poisoned matters including formaldehyde, ammonia, benzene, TVOC, and niton in indoor air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door air quality test report. The countermeasures on controlling the matters were put forward.
indoor air quality; formaldehyde; TVOC; test data; pollution source; countermeasures
2015-07-20
何彬(1966-),女,彝族,广东和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防灾减灾、风险管理及预警。
X51
A
1673-9655(2017)01-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