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嵌诗文丰厚积累
——以《咏柳》为例谈古诗教学

2017-02-14 21:00林燕萍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咏柳诗文柳树

林燕萍

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课标中还附有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5篇,可见,积累是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将更多优雅生动、凝练优美的语言引入学生的学习视野,让我们的古诗文课堂内容更为丰满,文化底蕴更为浓厚?笔者认为,可在古诗语言运用精彩处、表现手法独到处、同主题拓展延伸处巧嵌诗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厚学生文化积淀。下文以《咏柳》为例谈些许思考。

一、嵌于语言运用精彩处,品味个中之美妙

古诗语言准确、凝练、优雅、生动,常能一语中的、一字传情。精妙语言塑造的诗歌形象,看得见,听得到,触得着。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深山月夜,一两声敲门声,营造了一个静谧悠远的意境。又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月”,皎洁明亮,游子思乡的愁绪跃然纸上。古诗语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这些词语的准确选用,意象的恰当选择,适时传情。教师就应该有语言的敏感性,在古诗语言运用精彩处,适时嵌入诗文,领着学生深度品味个中之美妙。

如教学《咏柳》前两句诗句,可紧扣“碧”字,引导学生感受这一字表现出的色彩明丽,生机盎然。教学片段如下:

师:诗可以当歌来唱,诗也可以当画来赏。从诗中前两行可看出柳树是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哪个字告诉了我们?

生:绿。

师:还有呢?

生:碧。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由哪些部件组成?

生 :“ 王 ”“ 白”“ 石 ”(师 范 写“碧”字)。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出示图)根据字形,你知道“碧玉”是怎样的颜色吗?

生:翠绿翠绿的。

生:春天的那种绿。

生:是树木刚刚长出新芽那样的绿。

师:说得真好!多美的绿啊,你能把这么美的颜色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第一句,特别强调了“碧”字。)

师:柳树这“绿”,绿得像什么呢?

生:像青色的水晶,像绿色的翡翠。

师:是啊,多美的绿!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是“碧”,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一个“碧”字,让这棵柳树熠熠生辉。

柳之“碧绿”,是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象征。教学伊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关注诗句的点睛之笔,领着学生在生字溯源中,在想象朗读中体会“碧”之美妙,品味“春”之生机。在语言运用精彩处进一步拓展,嵌入含有“碧”的诗文,以一带多,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文中众多景物“碧”之鲜嫩、“碧”之清澈、“碧”之生命力。

二、嵌于表现手法独到处,体会想象之神奇

古诗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自《诗经》始就有“赋、比、兴”。经不断发展创造,运用也更加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无论哪种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诗人神奇的想象。而教者,便要将这诗歌语言描绘之景、物,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转化为一个个可观、可感、可亲近的图像、画面。而学生能否进入诗人营造的意境,感受到诗人笔下这不同寻常之物,并通过朗读、表达再现景物,在于转化能否成功,即教者是否能准确触及学生想象与联想之关键点。

如在《咏柳》后两句的教学中,教师就适时进行拓展积累,嵌入同样运用比喻表现手法的诗句,领着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想象之新奇,语言之美妙。

师:(出示后两句诗)自己读,想想诗句的意思和同桌说一说。(生自由读、说。)

师:多么丰富的想象啊!诗人自问自答,把“二月春风”想象成一把剪刀,那么柳树就成了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多么巧妙的比喻,有没有人也来像贺知章那样自问自答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古代的诗句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生动的比喻。李白把庐山瀑布比作天上倾泻而下的银河,有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有诗为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李贺诗中的大漠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燕山上的新月,如弯刀般高悬在天空,有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师:生动的想象使诗句显得浪漫而美丽。再回到贺知章的诗句:那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比作成剪刀。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还能剪出什么。(师出示图:尖尖的草芽、美丽的花瓣、细细的雨丝、飘飞的柳絮、洁白的梨花……)

师:这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天给予我们美的想象。同学们,这首诗仅仅是赞美柳树吗?

生:还赞美了春风、春天……

师:是啊,让我们通过朗读传递这样的感情。(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引读配乐—背诵)

“二月春风”———“剪刀”,多么奇特的想象。仔细想来,又是如此之适切。“二月春风”是剪刀,柳树就成了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这剪刀,还能裁出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万物焕然一新。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地由赞美柳树指向赞美春天。此时,教师又适时嵌入同样运用生动比喻的诗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是想象让诗歌如此美丽。

三、嵌于同主题拓展处,感受表达之多样

春,万物复苏,草木繁茂,天地一派生机勃勃。自古以来,春天是文人墨客乐于抒写的主题。在杜甫眼里,春天是润物无声的绵绵细雨;在叶绍翁笔下,春天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而在白居易记忆里,春天则是红胜火的春花、绿如蓝的江水。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景物捕捉,各异的语言表达,使得古诗花园呈现多彩的繁花盛景,引得人驻足停留,细细品味。教者,便要有教一篇带多篇的意识,将更多同主题诗篇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诵读、积累。

如教学完《咏柳》一诗,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以“春”为主题的古诗拓展学习:

师:贺知章用生机勃勃的柳树,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而杜甫、白居易这几位大诗人又是怎样来赞美春天的呢?

(生自由朗读白居易、杜甫描写春天的诗词《大林寺桃花》《春夜喜雨》。)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吧。(引导学生从“盛开的桃花、润物的细雨、衔泥的燕子、春睡的鸳鸯”等诗句中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师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丰富黑板上的垂柳图,完善成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师: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给同桌听。

师:还有谁写过赞美春天的诗?(生介绍所知道的赞美春天的诗句及诗人)

围绕同一题材而抒写的诗作,在诗的海洋中比比皆是。编者在教材编排时也注重了同一题材诗篇的集中呈现。教学时,教师可适度延伸,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将课标中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引入课堂,让学生比较赏读,随堂积累。

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敏锐捕捉,巧嵌诗文,领着学生今花妙笔日拓展一点,明日积累一点,点滴收获终将汇成涓涓细流,滋养学生的心田。

猜你喜欢
咏柳诗文柳树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咏柳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柳树
咏柳①
咏柳等
会治病的柳树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