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红梅
(作者系晋城市城区古矿小学校长)
中小学教师课外有偿补课的话题由来已久。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发文严惩不贷,各位校长也是大会小会经常说,甚至制定了严厉的制度,签订了教师承诺书,但此现象屡禁不止。所以,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目前所需要的。
1.社会原因。如今,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抱有这样的观点,就是不上大学或者说不上名牌大学,似乎人生就没有了出路。家长为了孩子能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更加注重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报名参加有偿补课。
2.学校原因。在高考指挥棒、升学的压力下,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接受慢的学生总是跟不上,学生每天课程排得很满,挤不出课外辅导时间。
3.家庭原因。我国大部分家长都注重孩子的成绩,似乎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意味着能成才。于是,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考高分、上名牌大学,不惜重金请教师进行有偿补课。更有些家长工作过于繁忙,没有时间去指导孩子的学习,因此只能把孩子送去补课。还有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没有能力辅导自己孩子的功课,无奈之下将孩子送去补课。
1.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有偿补课现象,健全的监督机制是能发挥震慑作用的。另外通过媒体或者群众举报进行监督和检举,从而缩小其进行家教活动的空间。
2.推行素质教育。有偿家教,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一个怪胎。它的存在和滋生蔓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学习竞争的压力仍是居高不下,文凭依然是影响将来工作和收入的主要因素。推行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化解有偿家教的现实矛盾问题。
3.改变教育观念。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已经打响了公平考试的第一枪,排除了一次考试定终生的时运性倾向。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公平公正,注重全方位、多角度把握人才标准。现在每个人都有机会、场合和条件展示自身的潜能和才华。家长要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
4.提高教师素养。通常对于一个素质较高的人,他会认为有偿家教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并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是教师不应为之事。因此,要在教师队伍中统一思想要求,组织有关教师加强《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学习,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内在素质。
5.成立补课小组。学校规范教师有偿补课行为是一种师德建设,不过家长对有偿补课的需求却又十分迫切。不少家长表示,在有偿补课时都会首选孩子的任课教师,而且有偿补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建议对有偿补课进行理性面对,如学校可以成立年级补课小组,每天把差学生集中到一起,采取走读的方式灵活进行补课;或者让年级最好的教师带年级学习最差的学生,以进步为奋斗目标,不进行硬性考核。
总之,教师有偿补课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国家应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力度,规范收费标准,同时提高公办教师福利待遇,还教育一片朗朗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