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变身”动画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方式及其文化心理

2017-02-14 13:05樊心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变身美少女魔法

樊心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日本“变身”动画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方式及其文化心理

樊心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本文着眼于日本动画变身情节与现象的研究。首先对日本变身动画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加以考察,并对日本动画变身的表现方式及其情节处理作探讨,进而对日本变身动画产生的文化心理作了考察。

日本动画;变身情节;表现方式;心理补偿

一、日本变身类动画的界定及其发展历程

日本变身动画(Japan turned animation),就是指包含变身情节的日本动画片。这种动画片中的角色通过魔法超能力等仪式来改变自身形态、能力或性格,并以相应的情节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连续的动画叙事。

随着日本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日本动画片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不断翻新,日本动画中变身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使得日本变身动画在界定上更广义、更具有可扩展性。

传统狭义的日本变身动画常常由普通人类通过魔法或徽章道具来进行仪式化的变身,使得变身主体在外貌、衣着、能力上产生变化,变身主体的外观形象会在变身后发生一定的改变,比如着装、发饰、战斗武器等,而其自身性格、身体形态并不发生较大改变,且变身主体的变身目的多为拯救世界、完成使命、打击邪恶势力等,通常具有正面意义。例如《美少女战士》①《美少女战士》是一部由东映动画制作的日本女生变身类动画片,该片由佐藤顺一、几原邦彦等导演,富田佑弘、榎户洋司等编剧,该剧集于1992年3月7日在日本首播,由东映动画制作发行。《女神的圣斗士》②《圣斗士星矢》是日本著名漫画家车田正美的代表作之一,1985年12月起开始在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直至1990年11月在《V Jump》上发表完结篇,1986年推出动画。(又译《圣斗士星矢》)等。

而广义的日本变身动画不仅包含上述狭义的变身手法,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出“动物的进化”、“男女性别转换”、“身体年龄的变化”、“机甲形态的变化”等变身形式的广义表达,其变身主体不再局限于人类,变身的手法亦不仅限于魔法或超能力。例如《口袋妖怪》③Pocket Monster,Pokémon,又译“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 是由汤山邦彦执导的电视动画系列,改编自口袋妖怪系列游戏。④《魔神英雄传》(魔神英雄伝ワタル)是日本SUNRISE公司制作的系列动画片。(又译《宠物小精灵》)、《魔神英雄传》④(又译作《神龙斗士》)等。

概言之,动画的变身情节特指在一定条件下,变身主体通过魔法道具、自身能量或其他因素等手法来改变自身形态、能力或性格的手法。变身主体不局限于人类,动物,机器人或是宇宙人等在都可定义为变身的主体。

纵观当今世界动画领域,日本动画在世界动画领域的地位不亚于美国,其产业规模之完备,影响力之广泛,称冠亚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动画的制作团队、制作技术、人才资源、受众群体、产业规模等等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20世纪初,漫画大师冈本一平为日本漫画界引进介绍了一批优秀的欧美漫画,在这些国外漫画的带动之下,日本漫画业逐渐繁荣,受到欧美漫画幽默风格的影响,一时间出现了很多幽默的日本漫画。而后,公元20世纪20年代,日本政府实施推进日本教育新计划,这其中也涉及了动画行业,这一优渥政策激发了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公元1924年,日本东京突发地震,使得日本人生活环境困苦压抑,生活态度低迷消极,整个日本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由于心理和精神的需要,一些漫画家开始创作积极向上的漫画,以作品来鼓舞灾难后的日本人振作起来,勇敢面对生活。这是日本漫画的迅速发展内在的社会和文化动力。后来漫画的读者群出现分化,漫画的类型也逐渐增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动画从一无所有正式进入草创时期[1],由于战争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能够抚慰心灵创伤的文学艺术作品受到日本民众的强烈欢迎。日本动画产业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之后触底反弹,以不可阻挡的趋势逐日壮大。饱经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的日本渴望强大,渴望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为变身类动画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

正如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所撰的《菊与刀》中所提出的“日本人敢于承认他们过去的行动方针失败了,从而把精力转向另一方面。日本有一种善变的伦理,他们曾试图通过战争赢得他们在世界上的适当地位,结果失败了。于是他们就可以抛弃这种方针。”[2]这种善变的,敢于正视过去转向未来的倾向,在文化艺术中,也明显地表现出来了,据作者所述,日本的《读卖报知》在日本投降后的第十天,就发表了新艺术与新文化的《起步》社论,其中写到:“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军事的失败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失败是两回事,应当把军事失败作为一种动力,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来正视战败这一冷酷的现实。但我们必须对日本文化的明天抱有信心。”[2]据作者所言,这一报纸的社论不仅道出了日本少数知识分子的心声,而且也传达了东京街头和偏远塞村一般民众的想法。这种善变的伦理倾向,这种对于未来文化的信心,在日本动画“变身”情节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反应。

在二战之前,日本漫画的发展要早于日本动画,并且深得广大日本群众的喜爱,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常常取材于漫画,且借用漫画的制作方式来制作成“活动漫画”,而在二战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驱动,日本漫画与日本动画在各自的领域稳步发展,且出现了交互融合的现象,而这时期之后,人们通常将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统称为“动漫”。李捷的 《日本动漫史话》认为,“动画源于漫画”。大量优秀的日本动画脱胎于漫画,从漫画的出版到动画制作,之后版权销售,再到衍生品开发及销售,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由此良性循环,日本动漫产业形成了以漫画创作为开端发展产业的模式,产业链的衔接非常成熟。

日本动漫的产业链的衔接有其固定的模式顺序,在漫画出版以后,一部分优秀漫画作品被改编为动画播出,巩固人气,之后经过版授权,再开发一批衍生品进行销售,之后再将一批成功动漫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这种成熟的产业模式让日本动画蓬勃发展,为了满足广大观众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日本动画的类型日益增多,形式五花八门,这些条件给日本变身类动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基础。

具体来看,日本变身动画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时期,这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

1917年,动画界的一抹新绿在东方的角落破土而出,这就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下川凹夫创作的动画片《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很多研究认为《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是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另一些研究则认为,1917年,幸内纯一所创作的《过凹内名刁(新刀)之卷》或者北山清太郎所创作的《猿蟹合战》才是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总之,日本动画产业由此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发展道路。

1963年,日本“特摄之神”圆谷英二正式创立圆谷株式会社,并专注于从事特摄片的创作,很快,著名的特摄片《奥特曼》①横山光辉1958年出版的漫画作品, 1959年制作广播剧,1960年后又陆续拍摄了真人特摄版、动画及真人版电影。漫画是一部日本机器人科幻作品,动画版则是日本动画史上的首部巨大机器人动画。诞生了,并且迅速席卷亚洲,风靡整个动画界。

《奥特曼》的诞生开创了日本动画界“巨大英雄与怪兽对战”的模式,虽然《奥特曼》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动画作品,但其在日本动画界极具影响力。在《奥特曼》的世界中,M78星云的奥特之星居住着宇宙人奥特曼,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等离子火花塔产生了异变,使得M78星云中的其他星球受到了能量波及,此时,怪兽诞生了。为了维护地球的和平,地球人开始了与怪兽的抗争。为了各自的目的,地球人与宇宙人奥特曼达成共识,共同与怪兽战斗。在与怪兽对战却不敌的时候,地球人可以利用各种道具并以自身为媒介召唤奥特曼,与其合体变身从而战胜怪兽,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奥特曼》中这种为了正义的目的,通过魔法道与宇宙人合体变身的情节,给之后日本变身类动画的产生和发展启发和影响。

几乎是同一时期,日本漫画大师横山光辉在1958年创作了日本机器人动漫的开山之作《铁人28号》,这部作品于1959年被制作为广播剧,并在1960年后,又相机制作成了真人特摄电视剧、动画片和电影。

《铁人28号》的动画版是日本动画史上的第一部巨大机器人动画片。这部作品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正处于战后复苏阶段的日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品的主人公金田正太郎,与其父金田博士所开发的大型钢铁机器人 28 号相遇了,并成为了机器人28号的操作者,并与28号并肩作战共同对抗邪恶势力。《铁人28号》中,主角金田正太郎需要利用遥控器来操纵机器人28号来进行战斗,这种情节或许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变身情节,但《铁人28号》强大的力量以及威武雄壮的身体,为二战后情绪低迷的日本人民,提供了一种心理的鼓励,并重拾了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科技的信赖的信心。

可以说,《铁人28号》的诞生为之后日本四十多年各种大型机器人变身动画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变身类动画之一《变形金刚》亦是深受其启发。

第二阶段为崭露头角时期,这个阶段从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自1980年开始,日本动画产业迎来了日本动画史上的黄金时代,各类动画蓬勃发展,优秀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由此开始,包含变身情节的日本动画日益增多,变身类动画势如破竹,层出不穷,迅速成为日本动画中广受欢迎的题材类型,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1986年,日本漫画家车田正美所创作的漫画《女神的圣斗士》(又译:《圣斗士星矢》)被改编成动画片在日本电视台播出。这部动画片在日本播出之后,相继在80余个国家播放,《女神的圣斗士》的热潮席卷整个动画界,观众好评如潮。1992年,中国大陆也正式引进了这部动画于各大电视台播放,一时间,万人空巷。

《女神的圣斗士》是典型的传统日本变身类动画,星矢等保卫雅典娜的少年们,需要通过召唤圣衣而变身成圣斗士,从而与邪恶的诸神战斗。通过变身,这些穿着圣衣的少年拥有撕裂天空、冲击宇宙的力量,他们骁勇善战、善良正义,时刻围绕在女神身边和她共同对抗邪神,并被称作“雅典娜的圣斗士”。自“神话时代”起,雅典娜和圣斗士们便与邪恶的诸神展开无数次圣战。时代变幻,到了20世纪,星矢、冰河、紫龙、一辉、瞬,这五少年在战争中不断成长起来,他们打败了阴险狡诈的教皇、妄图毁灭世界的波塞冬,并与冥王哈迪斯对抗。为了大地和人类变身为超级战士,雅典娜和圣斗士们一次次挺身而出。

与此同时,历史上最成功的变形类动画之一《变形金刚》于1984年重磅推出,以至于在80年代一度风靡全球,使得全球兴起了一股“变形”风潮。

《变形金刚》的创意来源非常具有戏剧性,卡通版变形金刚(the Transformers)是从1984年起至今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与日本TAKARA(タカラ)公司合作开发的系列玩具。

能变形的机器人,这个创意是由日本玩具公司TAKARA首先提出并使用在实际的玩具生产中的,他们在1983年推出了两种分别叫做DIAKRON和MICROMAN的可变形机器人,这两种玩具在美国市场获得了空前的好评,销量也十分惊人,这两个机器人就是变形金刚的前身,后来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与日本TAKARA共同开发与全新机器人系列相关的动漫作品,这些玩具形象在动画中采用的名字,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变形金(Transformers)。

1990年,由漫画家武内直子创作的少女变身漫画《美少女战士》 被东映动画(现•东映アニメーション)改编制作为动画作品,并在朝日电视台播放。将变身少女与魔法战队两种热门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一全新的形式不但使几位主角的形象深入人心,也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华丽、动感的画面,出色的声优表现,及几位主人公多姿多彩的变身过程与攻击招式令人印象深刻。播映后取得空前成功,引起日本全国性的热潮。

应当看到,动画片《美少女战士》在日本变身类动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将魔法少女的仪式化变身与魔法战队两种热门元素进行了完美融合。以往的“变身”动画,尽管有美少女、魔法等元素,但《美少女战士》将这几种元素在“变身”语境中得到了和谐自然的融合,以使得“变身”情节在整个故事架构中达到了完美的审美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说, 这一全新的形式开创了日本变身动画之先河,并对之后魔法少女变身动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一时期,《魔法圣少女》《小红帽恰恰》《魔卡少女樱》等优秀的变身类的作品都趁势而生,并后来居上,使得魔法少女变身类动画的发展蒸蒸日上。

除了典型魔法战队变身动画之外,这个时期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动物进化类变身动画,这类动画主要针对少年儿童而开发创作,且多数根据游戏而改编,最耳熟能详的当属红极一时且流传至今的《口袋妖怪》(又译:《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等),该动画作品中塑造了大量有趣生动的口袋小精灵,且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进化变身成不同形态,进化发生之后,精灵不仅在外貌上发生改变,其战斗能力、招式、特性也都相应发生质的改变。

上百种可爱精灵,千奇百怪的变身形态,千变万化的招式搭配以及合作战斗,这种新颖的变身动画让当时的青少年欲罢不能,几乎大街小巷都能听见小孩子们玩口袋妖怪角色扮演的欢乐之声。

随着越来越多的变身类动画的涌现,变身情节的大受欢迎,很多主流热血类动画、冒险动画、科幻动画中都会穿插一些酷炫的变身情节,使作品的剧情锦上添花。正是在这一时期,变身类动画终于在日本动画界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三阶段为延续与细化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

此时的日本动画,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在制作上更为精良,在产量上也很惊人。经济的发展、制作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各种动画培训机构的建立,强大的技术保障以及后备队伍为日本动画产业的持续繁荣创造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保障。

在日本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带有变身情节的动画作品比比皆是,其中魔法少女类变身动画更是仿佛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此时的魔法变身类动画作品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固定模式,固定的变身仪式,华丽的变身服装和魔法道具,变身前后能力和外貌的改变,都是魔法变身类动画所常用的情节。例如《光之美少女》《东京猫猫》等,这些作品都逃不开这种固定的变身模式,虽然画面日益精良,制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此时的魔法变身动画在形式上并没有较大突破,多数是90年代变身类作品的延续和改进,其内在形式与《美少女战士》大同小异。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日本变身动画是90年代鼎盛时期的延续与细化,数量膨胀,稳中有升。

二、日本动画“变身”的表现方式及其情节处理

对此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来加以探讨。

(一)梦想的实现——由平凡少女到超人偶像的转变

偶像,顾名思义,是被人所崇拜仰慕的人物或事物。在许多美少女变身类动画中,主人公变身之前的人设常常是平凡的女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掌握变身的能力,通过魔法道具,在外貌、服装、能力上都发生质的改变,变身为众人仰慕追捧的超人偶像。

在《美少女战士》中,几位水手战士在变身之前都只是普通的女中学生,偶然间得知自己的使命之后,从会说话的黑猫“露娜”那里得到了变身为超级战士的能力和魔法道具,之后可以随时变身成为水手战士。在《美少女战士》的故事背景下,水手战士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惊人的美貌,她们为了保护人类与妖魔进行斗争,抵抗邪恶势力,是爱与美的化身,更是日本国民所崇拜的偶像。

这种由平凡少女到超人偶像的变身是许多少女变身动画常用的情节。这一情节显然与许多女性(尤其是年轻少女)突破自身局限的心理相契合。许多女性观众在观看此类变身动画作品时,也常有将自身带入进主人公角色的心理,幻想自己也能由平凡的少女变身为美丽勇敢的超人偶像。

(二)时尚美丽的造型——多变的服装、发饰及魔法道具

众所周知,日本是全球公认的时尚国度,日本人对于穿衣打扮的搭配风格有着敏锐的嗅觉,每一种风格的服装搭配都有相关类型的杂志对其采样并发行。这一国情给日本的动漫创作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素材源泉。相当一部分动漫创作者的书写台上都会放有最新的时尚杂志,少女动漫创作者们更加如此。这些杂志中囊括分析了时下最潮流的妆容、服饰搭配、发型饰品等。而变身后时尚美丽的造型、多变的搭配、当下流行的发饰及道具自然是变身类少女动画中及时吸收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然而,对时尚与审美的判断是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流行元素,不同的时间段的潮流文化也影响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通常在不同时期的人对美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以女性观众为主要受众群的变身动画中,对于时尚与美丽的设定就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变化的。在日本昭和时期,日本女性的地位较低,日本人认为相夫教子、温柔娴静的女子才美。1925年,日本由大正时期过渡到昭和时期,当时日本女性的打扮仍旧以和服为主,但相较于大正时期,和服的装饰与结构有所简化,已婚昭和妇女的和服结构大致包括 “丸髷、薄色小袖、懐纸、帯扬、丸帯、帯缔、半襟”;未婚少女则为“马尾、振袖、带扬、带缔、丸带、扇子、半襟”。尽管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当时仍未成为普遍现象,随着日本战败,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影响了日本人对于美的界定。而自昭和时代末期到平成时代①平成(へいせい音Heisei)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由1989年1月8日起开始计算直至现在。开始,和服已经不再作为日本人的日常穿着,但在部分重要活动或者场合,和服仍然是流行服饰,更逐渐成为潮流的一部分。和服自此被定位为节日或者重要场合的服饰。在日常生活中,魔鬼身材、芭比娃娃,以及各种好莱坞电影中的摩登女郎侵袭着日本人的眼球。日本人看见西方女性拥有火辣的身材、热情独立的生活作风,不知不觉间对其产生了向往与认同。日本人欣赏西方人高挑的身材比例和深邃立体的五官面貌,这一审美改变让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日本美少女动画在人设上变化巨大,几乎所有的日本少女动画都采用完美比例的九头身、大眼睛、高鼻梁的人物设定。可以说,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直接影响着当时日本美少女变身类动画对美少女造型的塑造。

(三)“量身定做”且具有战斗功能——变身服、徽章、魔法道具的设计

变身主体在变身后的造型装扮常常直接反映主人公的性格、品味,在魔法少女类变身动画中,这点尤为明显。根据变身主体身份、年龄、性格的特征,剧本创作者或者原漫画作者都为每一位变身主体(特别是少女变身动画)量身定做了一套符合其性格特色的变身服饰。

如在著名的里程碑式变身动画《美少女战士》中,作者为美少女设计了时尚魅力的战斗服,以初代的五位战士举例来说,虽然五位战士变身后整体风格一致,为清一色的改良版水手服,但根据每位战士的发色、性格以及战斗属性的不同,她们每人的服装在色彩搭配、细节处理以及魔法道具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美少女战士》的故事里,水手战士木野真琴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女生。虽然真琴个子高挑,身手敏捷,且力气很大,但经常让人误以为是个粗暴的人,而事实上真琴私下是个性相当温柔,喜欢可爱饰品,懂得时尚的女孩子。变身后的木野真琴化身为木星战士,她的战斗服以她本人所喜好的绿色和粉色为主色调搭配设计,中性化的绿色体现其身手强悍、英姿飒爽的外形特征,而粉色的蝴蝶结则表现其温柔可爱的少女一面,伴随中筒靴上交叉的缎带设计,精致的粉玫瑰耳饰,时尚且俏皮。

另一位战士水野亚美,变身后的身份是水手水星。水野亚美在变身后是控制水能量的战士,在战队中的地位是军师。这位智商超高的中学女生无论什么事都会尽善尽美,冷静和睿智是她给人的第一感觉,亚美是名副其实的“爱与智慧”的战士。生活中的亚美是模范学生,智商高,学习好,人也漂亮,性格冷静,有时给人一种高傲冷淡的感觉,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亚美个性温和,且很为朋友着想。亚美的战斗服以她喜欢的蓝色为主色调,在搭配上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神秘的海蓝色也非常符合亚美的个性,给人冷静、高贵的感觉。

(四)华丽的变身过程——标志性的变身仪式与固定台词

在多数美少女变身类动画中,少女们必须通过变身仪式而化身为超级战士,随着日本变身动画的成熟发展,美少女们变身的过程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十分类似中国艺术中的程式化手法。这种模式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每个变身主体都会有相应的变身道具。在《美少女战士中》,每一位战士都从黑猫露娜那里得到她们变身的必要道具。在故事中,少女们的变身道具设计精巧时尚,有强烈的女性特质,其中四位美少女战士的变身道具为变身笔,而主人公水手月亮的变身道具则有变身粉盒、变身化妆镜、变身棒等等,其外形精致美观,受到广大女性观众的喜爱。

二是变身主体在变身过程中都有固定的动作仪式。在《美少女战士》中水手战士们的变身动作华丽而酷炫,且通常每一集都有固定变身动作的情节出现。在变身过程中,通常会添加炫目多彩的特效,使得变身仪式看上去神圣且高贵。这种重复固定动作的变身模式,让美少女战士们华丽的变身动作深深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之中。

三是在变身结束时,变身主体通常会有自己的固定动作以及个性化的台词,这种情节设计使得变身主体的变身过程在结尾达到高潮,突出了变身后的与众不同,且更有气势。

(五)不同时期少女变身动画的战斗形式

正如上文中提到,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流行元素,不同的时间段的潮流文化也影响着当时人们的认知和审美观,不同时期的人对美的追求也不同。不同时期的日本人对于女性性格的欣赏角度自然也不一样,这种变化在变身类少女动画中亦有所体现。

21世纪之前的女性向变身动画中,很少有变身后的魔法少女拳脚上阵暴力肉搏的,相反,主要的战斗形式大多是用华丽精致的魔法道具、魔法手杖施展出效果绚丽的魔法光束,无论是《美少女战士》,还是《魔卡少女樱》,几乎都是使用符合女性柔弱定位的袖长魔法手杖为武器,而《凡尔赛玫瑰》和较晚期的《少女革命》等作品,更是强调“身为女性应当使用优雅的武器”这种时代观念,那个时期的女性向变身动画很少靠拳打脚踢这种在当时被认为野蛮的形式来进行战斗。

自2004年起,《光之美少女》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一直到2016年,其播出时间已经有12年之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动画作品从战斗形式来说与以往的变身类魔法少女动画大相径庭。在这部作品中,变身少女们舍弃了优雅的魔法战斗形式,开始与敌人直接拳脚交加展开肉搏战。没有类似《美少女战士》中“夜礼服假面”的帅气绅士帮助,也不使用华丽的魔法道具,《光之美少女》做了许多与之前的女性向变身动画不同的崭新尝试。就这点来说,《光之美少女》这部作品非常符合时代特征。随着时代变迁,日本女性地位有所提高,更加独立自主,人们不再局限于欣赏温柔娴静,优雅唯美的女性,而是更加喜爱健康活泼,充满活力的元气女孩。创作者们将变身主人公们设计成与《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相媲美的女性英雄。在日本播出后能获得广大观众的回响,赢得不同年龄层的动漫迷的支持。

《光之美少女》对于变身少女战斗形式的创新,在变身角色的塑造上与时代接轨,没有一味模仿经典,使得其在同类变身动画作品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广受好评。

此外,以男性或儿童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动物变身动画的表现手法和情节处理亦值得关注。

(六)动物类变身动画及情节表现

在众多日本变身动画中,可爱多样的动物类变身动画受到广大日本青少年的青睐,这类变身动画通常也有着与热血向动画相似的情节——打怪、升级、能力提高、攻打BOSS、完成使命。但与普通冒险动画所不同的是,动物类变身动画中,主人公自身并不能变身,他们会与动物或妖怪成为战斗伙伴,培训动物,锻炼动物,帮助动物们变身进化,并与其并肩战斗。动物的变身进化是整个故事的轴心体系,由此展开剧情,动物们通过变身、能力提高、招式搭配,将会用成百上千的战斗方式。这种类似游戏设定的变身动画,激发了观众极大的新鲜感与收集欲望,这种媲美游戏的趣味性也让日本青少年欲罢不能。典型的代表作品是《口袋妖怪》和《数码宝贝》。

在动物类变身动画中,首先需要人类主角与动物们建立友谊关系,在得到动物或精灵们的接纳之后,才能与其建立战斗伙伴关系,且动物们的培育和进化变身的成功率与其和人类伙伴之间的情感羁绊息息相关。

《口袋妖怪》是典型的动物类变身动画。在这部动画作品自游戏而改编,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人类与超能力小精灵共存的架空时代,人类可以成精灵怪训练师,并与小精灵成为战斗伙伴,且培养其进化变身。故事的主人公小智出生在真新镇,在真新镇有着这样一个传统,在每个少年满10岁的时候,就可以从镇上的大木博士那里得到一个精灵伙伴。小智的梦想是成为口袋妖怪世界中最伟大的精灵训练师。他在十岁的时候从镇子的精灵科学家大木博士那里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精灵伙伴,同时开始了他的精灵探险之旅。小智是善良热心且意志坚强的少年,由于粗心大意,弄坏了自己的闹钟,所以在去研究所取精灵的时候迟到了,无奈的小智只能接受大木博士给的不怎么听话的皮卡丘来当做他的第一个精灵伙伴。此时的小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训练师,他虽然性格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给人不太可靠的感觉,但他对精灵的喜爱不输于任何训练师。在一次危难时刻,小智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来保护自己的精灵伙伴,原本对小智不屑一顾的精灵皮卡丘在看见小智拼命保护它的模样,终于接纳了小智,并渐渐与小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从此与小智一起踏上丰富多彩的精灵冒险之旅。

在动物类变身变身动画中,作为变身主体的“动物”们并不一定是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它们通常与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在此基础上加以创作,成为全新的精灵伙伴动物。有的精灵,其变身前后的形态相去甚远,其设定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惊叹。在《口袋妖怪》中,成百上千(现在还在不断更新中)的精灵们形态各异,模样五花八门,其变身后的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例如精灵“小丑鱼”在进化变身前借鉴了现实生活中花斑热带鱼的形态,其形貌并不美观,但在其貌不扬的小丑鱼变身之后,就会进化成非现实的美丽蛇形精灵“美丽龙”。

除此之外,有的精灵动物在形态上还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的非生命物体,吊灯、房子、花草树木甚至岩石古董之类都可以是精灵动物的创作原型。有的则将现实动物形态与非生命物体相结合设计,《口袋妖怪》中每一只登场的精灵的设计都凝结着设计师们的心血。

三、 变身现象与日本文化心理探微

对于这一问题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心理补偿与短暂的壮美表现

心理补偿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位移,根据美国心理学家E.R.希尔加德、R.L.阿特金森、R.C.阿特金森所言:所谓情感位移,“即不能以某种形式得到满足的动机追求被引导到新的渠道”,被位移到“一种更为合适的爱的对象上。”“可能以美术、诗歌或者音乐等创造性活动间接地表达出来。”[4]这表明人们为了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或长处,赶超本来优于自身的他人的一种心理机制。在心理补偿机制的驱使下,自卑心理是人们由弱小转变为强大的动力。

日本作为岛国,在地理环境上让这个民族天生具有忧患意识,对资源的渴求,对居住面积的不满让日本人心生不安。不止如此,地震的侵害和战争的失败都让日本人在内心深处有着不可磨灭的忧患意识和末世情节,这种民族性格导致日本人渴望在别处转移自己内心的不安,为了得到心理补偿,一部分日本人在文学作品、动画作品中寻求精神慰藉。

在变身类动画中,变身主体由弱小平凡的普通人变身成强大美丽的超级战士,这一情节极大地补偿了日本人自卑的内心。

日本人欣赏樱花之美,但他们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之时,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且其凋谢的特点就是一夜之间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樱花的这种自然特性成了日本武士崇尚的哲学境界,他们也向往在短暂耀眼和美好中登顶人生巅峰、步入辉煌,发挥个体在集团中的最大作用,而后便毫不留恋地了结生命。武士们切腹自杀并不只是因为自身的失败导致集体失利而产生羞耻才实行,而是认为自己的剩余价值已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自己的一生将不会再有如此耀眼的壮美,并且自己于集体也已经毫无用处,此时此刻,他们认为就应该像盛开过的樱花、一闪而过的烟火那样心怀宁静地凋谢。

这一种短暂的壮美与变身类动画的变身理念不谋而合。在日本变身动画中,变身主体的变身常常是有时间限制的,变身后强大的力量与美丽的外观通常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变身主体在一定时间内都不能再次变身,需要积蓄能量之后才能进行二次变身。强大美丽是短暂的,但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便结束生命也是耀眼的美丽。

在《美少女战士》中,月野兔等五名水手战士终于要与黑暗王国决战,水手服战士们来到了极地,向黑暗王国深处进发。黑暗少女组阻拦战士们前进,木星、水型、金星、火星“变身”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消灭了少女组。真琴、亚美、美奈子、丽在决战时刻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让队友前进,他们认为自己的剩余价值已经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自己的一生将不会再有更耀眼的壮美。四位战士牺牲时,北极的冰凌崩裂开来,战士们的鲜血在透明的冰凌中四溢,仿佛为其赋予了新的脉动,像一朵洁白的樱花般在生命最后绽放着光芒,悲壮凄美。四位水手战士的表现与日本人的传统审美不谋而合,他们的牺牲就像盛开过的樱花、一闪而过的烟火一样残缺而美丽。

(二)矛盾性格与变身主体的极端性

日本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直接孕育了日本的民族文化,也造就了日本人独特的性格特质——矛盾性与极端性。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在舶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长期博弈中产生的一种保护自身民族精神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本尼·迪克特在他的《菊与刀》一书中对日本人的民族双重性格做出了形象的总结: 菊代表文雅尚礼,刀代表黩武好斗。几乎大部分日本动画艺术创作的思想内核都植根于这两点基本特性之中,日本变身类动画中的矛盾性与极端性尤其体现了日本人的双重名族性格。

这种性格在变身情节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变身前后的强烈对比。变身前,变身主体极端普通且性格懦弱;变身后,变身主体通常在各方面都得到完美提升。变身前的主体就像“菊”一样无害且弱小,而变身后成为超级战士的主角则有着“刀”一般极端犀利的战斗能力,这两种极端表现形式同时寄托在同一个主体之上,使得变身主体成为一个矛盾体,更体现了日本人双重的民族性格,变身前后两个极端的形态相互依存且相互转化。

(三)武士道精神在变身中的表现

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集体做出贡献, “毫不留恋地死,毫不顾忌地死,毫不犹豫地死”是为纯正的武士精神。

武士精神是古代日本社会中主要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武士道推崇的法则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很相近: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将他们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只要武士忠于天职,就能得到荣誉。这种不计代价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使得武士不会避开堪称无谓的自我牺牲。被敌人团团围住,仍然英勇厮杀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标准看,并非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乃是武士由衷忠诚的具体表征。

同样,在日本变身动画中,大部分的变身行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完成某些重要的使命,而这种使命感一旦建立,主人公将不惜生命也要完成任务。大部分日本变身动画的主角都以青少年为主,以常人的观点来看,不免觉得一个孩子为了保卫地球或者保卫某人而愿意牺牲生命非常不可思议,而这正是日本民族崇尚正直、坚毅、简朴、质朴、胆识、礼节、大义、廉耻、诚实、忠诚等美德的证明,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

历史上日本人评价武士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而是常常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队。评判是否具有纯正的武士道精神的标准,并不是看他们的行为是否对国家有益,而是看他们是否对自己的集团以及武士群体忠贞,这一点必须明辨。

此外,在日本变身类动画中,与欧美的个体英雄情节不同,日本动画中变身主体常常以组合战队的形式出现,因为往往单个变身主体可以发挥的力量有限。在对抗强大的敌人时,单独的战士与敌人实力相差甚远,但在变身后的超级战士们合力与强大的敌人对抗时,便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从而击败敌人。

有的日本动画中还出现过“合体变身”的变身情节。所谓合体变身,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身主体通过魔法等形式合体进行变身,这种变身情节使得变身前弱小的单体通过合体变身,成为力量强大的超级战士。例如经典热血战斗动画《龙珠》里,在魔人布欧袭击地球时,其压倒性的实力让当时超级战士们望尘莫及,然而通过合体变身,卡卡罗特与赛亚人王子贝吉塔合二为一,变身成新的超级战士贝吉特,一度重创邪恶强大的魔人布欧。

再如,在经典的动物类变身动画《数码宝贝》中,也曾出现过两只宝贝合体进化的情节。合体进化后的数码宝贝在外形上兼具变身前的两只宝贝的形态特征,且战斗力大幅度提高。

这些日本动画中弱化个体实力、通过集团发挥真正战斗实力的变身情节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对于自己集团的崇尚以及武士群体的忠贞。

结 语

应当看到,日本变身类动画对日本ACG产业以及中国动画创作及相关产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动画变身情节和现象对中国动画有许多启示,对推动中国动画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有益。

[1]李捷.日本动漫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12.

[2]露丝·本尼迪克.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73.

[3]読売报知[N].日刊新闻の一。明治7年(1874)子安峻(こやすたかし)らが东京で创刊。昭和17年(1942)「报知新闻」を合并。同27年「大阪読売新闻」を発刊、翌年题字を「読売新闻」に统一。

[4] E.R.希尔加德、R.L.阿特金森、R.C.阿特金森.心理学导论: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77.

(责任编辑:杨身源)

J218.7

A

1008-9675(2017)04-0160-07

2017-04-20

樊心若(198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教师,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员,研究方向:动漫艺术。

猜你喜欢
变身美少女魔法
松软魔法
棉花的变身
变成什么好
简易图形的变身
魔法笔
神奇的魔法
8位95后新普美少女一览
活泼美少女
智慧美少女
美少女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