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丁浩宇 许立菊
《仙桃日报》:以“五好工作室”激发创新热情
□ 文/丁浩宇 许立菊
2016年以来,仙桃日报社成立“五好工作室”,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大胆创新报道方式,新闻佳作迭出,社会反响良好,为办一张鲜活的地方党报提供了范例。
报道创新 五好工作室 仙桃日报
无论何种传播媒介、何种传播方式,那些直指人心、关注生存的优秀内容,是人类传播的永恒主题。在当下纷纷扰扰的舆论声浪中,党报要构建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以新颖的表达方式,让白纸黑字更具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放慢脚步,等等灵魂,在反思中找问题。有句广告词耐人寻味:“嗓子不好,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地方党报也是如此。尽管地方党报在“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方面仍然发挥着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地方党报如果不与时俱进,就可能在媒体竞争中失声、失位。因此,地方党报要学会静心反思:党报呈现出的哪些内容让读者望而生厌?
时下,翻开部分地方党报,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活动多,民生新闻少。新闻稿件中充斥着大话、套话、空话,难以看见人民群众的影子,难以捕捉老百姓生动的故事。二是工作广告多,事件新闻少。记者难以着眼工作题材中的新闻性事实,化硬为软,写出有温度、有品位的新闻作品。三是概念新闻多,鲜活新闻少。消息写作中见事不见人,呈现给读者的是干枯的数据、空洞的概述,看不到景、看不到人、看不到描写,无对话、无细节、无人情味,鲜见生动活泼的语言。四是碎片新闻多,深度新闻少。“粗、浅、薄”的信息占据较大版面,而“厚、精、深”的新闻报道难觅踪影。五是随波逐流多,重头策划少。有的地方党报爱唱四季歌:阳春三月报道“植树学雷锋”,炎炎夏日“酷暑送清凉”,金秋九月“农民丰收了”,寒冬腊月“慰问送温暖”。而紧扣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设置议题、重头策划有影响的新闻战役太少。
——成立专班,发挥优势,在学习中找感觉。为改变党报较为生硬的印象,《仙桃日报》把“五好工作室”作为新闻报道创新的开路先锋,大胆探索,积累经验,以期在报社全面推广。“五好”有双重含义,既喻指“五女子”,即首批进驻工作室的五名女记者;也包含打造“五好新闻作品”之意,即题材好、时效好、表达好、审美好、效果好。挑选的五名女记者分别叫尹立群、许立菊、邓一凡、胡平、张曼,是采编一线业务骨干。她们敏锐,拥有较强的新闻发现力;单纯,拥有较强的事业心;勤快,工作上不讲条件,不打折扣;聪明,善于思考与总结,触类旁通;不抱怨、不犹豫、不退却,对新闻工作充满激情。
“五好工作室” 主旨是不忘初心,继承传统,学习借鉴国内、国外新闻界公认的写作经验和做法,发挥经典作品的引领作用,唤起优秀表达方式的全面回归。目前,“五好工作室”成员首先在散文化新闻、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体验式新闻、引进人物的非事件性新闻等五个方面进行尝试与突破。
所谓散文化新闻,就是提倡新闻报道形式和结构向散文式的方向发展,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写新闻。
所谓视觉新闻,就是提倡采写一些视觉因素多一点的新闻,使人们读了这样的新闻不仅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且能够得到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情景,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所谓实录性新闻,就是鼓励记者借鉴西方记者特稿写作方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平衡观点,克制议论,原汁原味记录社会变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
所谓体验式新闻,就是提倡记者亲身体验那些能够引发公众兴趣的职业,真实记录职场人的喜怒哀乐,传播真善美,激发正能量。
所谓引进人物的非事件性新闻,就是提倡在综合性、成就性、工作性报道中,引进有代表性的人物进入新闻作品中,改变当前报道中见事不见人、概念堆砌、空洞无物、抽象、隔膜、沉闷、死板的局面。
总编辑是“五好工作室”的“班主任”,定期组织五名女记者开展学习、讨论、交流活动,督促她们大量学习中国新闻奖、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作品、普利策新闻奖等中外新闻佳作,引导她们在向经典致敬中找感觉,在火热生活中采写别具一格的新闻作品。“五好工作室”稿件直接由总编辑审阅,审阅通过后传版面编辑优先编发,确保稿件的时新性。
新闻实践是检验表达方式创新的“试金石”。 五名女记者像特种兵,采取特别的行动,完成特殊的任务。
——注重策划,及时行动,在采写中长才干。“五好工作室”做到小策划与大策划,阶段性策划与长远策划相结合,保证策划环环相扣,好戏连台。
例如,2016年7月,6轮强降雨袭击仙桃,一场抗洪救灾的新闻战役打响了。五名女记者闻风而动,冲在新闻一线,以细腻的笔触,采写了一批清新活泼、隽永耐读的新闻作品,如《夜战赤岭排渍水》《沸腾的“红土地”》《一定要把损失补回来》《田野又见一片绿》《静静的村庄》等等。除各自采写大量鲜活的新闻外,还合力参与完成报社编委会策划的重头报道,接连推出《抗击大暴雨的仙桃作为》《上下齐努力 共赢一盘棋》《大考验 大担当 大合唱》《与时间赛跑》《田野升腾新希望》等5篇长篇通讯。
在此次抗洪救灾报道中,她们得到了磨砺,加速了成长。张曼是个90后小姑娘,她不停地来往于各镇防汛抗灾的现场,2016年7月1日至22日,发稿52篇,数量比许多老记者平时一个月完成的还多,稿件质量也越来越精。她们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仙桃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肯定《仙桃日报》报道,认为“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为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抗洪救灾期间,读者争相阅读五名女记者的作品,纷纷点赞,认为“那些来自一线的抗洪救灾故事,有血有肉,令人感动。”
——辅导点拨,精心修改,在竞争中添斗志。对于“五好工作室”作品,总编辑提出了“写稿写到感动自己,改稿改到无能为力”的严格要求,不断向五名女记者灌输新闻报道的独家意识、求新意识、深入意识、情感意识、群众意识、积累意识、精品意识、获奖意识。
记者尹立群深有体会地说:“记者需要勇于创新的精神,言人之未言,写人之未写。身处地方党报,与其慨叹‘好新闻可遇不可求’,不如秉承一颗‘匠心’,用发现的慧眼找准切口,用创新的精神呈现事件,生产独家优质稿件。”
记者许立菊认为“五好工作室”让她对新闻事业充满激情,她说:“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心中的理想。人到基层、心到基层、感情到基层,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生气有灵气。我要永葆赤子之心,满怀无限热情,继续在采访的路上奔跑。”
记者邓一凡谈及采写经历,动情地说:“我一再劝慰自己保持一份平常心,客观记录,公正评论,像一只勤恳的啄木鸟,通过叼出树上一个又一个害虫,既给自己提供食物,也让树木保持健康。”
记者胡平在她的工作日志中写道:“印象最深的是那篇六易其稿的《牵挂》一文。我自认为不错,便怯怯地传给总编辑‘把脉’。他很快给出修改意见: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那一点写出来,注重新闻价值判断,合理进行材料取舍,做到小切口、深开掘、巧文章。并随即给我传来一篇《人民日报》的类似文章,要求我学习借鉴。令人欣慰的是,《牵挂》一文被评为本报月度好新闻。”
记者张曼谈及个人成长时说:“每每对照自己的原稿和见报的稿件,我都会由衷感叹编辑们的文字造诣之深和新闻素养之强,并常常问自己:何时才能达到他们那样的水平?他们的辛勤指导和无私帮助,让我觉得温暖。同时,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惶恐,只怕自己进步之慢,愧对各位前辈呕心沥血的付出。”
报社同仁的鼓励与帮助,点燃五名女记者的新闻热情,她们内部形成了互帮互学、你追我赶、超越自我的良好势头。
□ 上图为2016年5月18日,女记者许立菊赴通海口镇星红村采访农家书屋情况。
□ 下图为仙桃日报社五好工作室成员合影。左起:张曼,许立菊,尹立群,邓一凡,胡平。
“五好工作室”的新闻实践,如一石击水,在仙桃日报社采编队伍中荡起阵阵涟漪。
——新闻由少变多。五名女记者新闻的发现力、采集力与执行力在实践中得到明显提升,她们经常加班加点赶写新闻稿件,有时利用双休日进行采访与写作,生产了又多又好的新闻作品。例如,散文化新闻《水上渔村景尤奇》《通北河重现清水碧波》,视觉新闻《父子齐心拆猪舍》《花鼓新苗露尖角》,实录性新闻有《鸡粪的“黑水虻效应”》《活力仙桃,动起来》,体验式新闻《快递员的苦与乐》《开着“坦克”种大田》,引进人物的非事件性新闻《“小桃王”的新思维》《最后一批葡萄熟了》,等等。不少读者致电本报编辑部点赞,“近段时间,《仙桃日报》推出的一些报道可读性强,每天都有好文章。”
——内容由浅变深。“五好工作室”的稿件语言活泼,内容丰富,改变了过去新闻稿件“碎片化”“浅显化”的格局,具有较高新闻价值。例如,《六公潭里苗绿鱼肥》是一篇反映仙桃灾后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的现场短新闻。文中开篇写道:“8月11日下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与上月24小时值守现象不同,郭河镇河坝村四组六公潭的田地里空无一人,唯见一抹渐变的绿色,一撮撮稻苗随风摇摆,三五只小白鹭在水面上‘凌波微步’。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现场图,令人遐想。在《仙桃日报》上刊发的《一定要把损失补回来》《“小桃王”的新思维》《田野又见一片绿》《六公潭里苗绿鱼肥》《娃娃唱戏童趣多》《红庙萝卜种植记》等作品还被《湖北日报》采用。
——表达由呆变活。新表达带来新气象。“五好工作室”的稿件充满文学性、新闻性和思想性。例如,《水上渔村景尤奇》以散文的笔调,记录了一个村庄的变迁。文中写道:“在我市蝶形地图上确定坐标:仙桃的最东南端,蝴蝶的右翅尖儿上,即是五湖渔场阳明村。……一上大堤,豁然开朗:水天一色,烟波浩淼,白鹭翻飞。恍惚间,我还以为自己到了海角天涯。”《快递员的苦与乐》以简洁明快、富有跳跃感和节奏感的语言,记录了一名快递员的真实生活。文中开篇写道:“8月31日早上6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云层中照射下来,彭瑨亲了亲身旁熟睡的宝宝,轻手轻脚起床,洗漱,穿衣,出门,开始一天的工作。”《曾老汉进城》以极富生活气息的语言,以小见大,记录了农民的新生活。文中写道:“曾老汉依然开心不已,眼角堆起一层一层的笑褶子,乐呵呵地为记者介绍:一个编织袋里装的全是新鲜欲滴的莲蓬,打开来一阵清香扑鼻;一个塑料袋里晃荡晃荡的,密密麻麻的竟然是小龙虾;还有瓶瓶罐罐‘哐当哐当’,是农家腌制的咸菜、炸辣椒。”
——作风由宅变跑。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在“五好工作室”的带动下,仙桃日报社记者的作风明显改变,“走转改”蔚然成风。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去,让新闻作品中活跃着人民群众的影子,已成为仙桃日报社记者共同的追求。一名刚入报社不久的年轻记者在日志中写道:“真正理解了‘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这句话的内涵。我和同事们,白天奔走在新闻一线;晚上,回到报社已是万家灯火。大家伏案疾书,把一线最新的消息传递给读者。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丝毫不敢懈怠。从一个现场到另一个现场,一直有一股力量催人奋进,那就是记者的情怀与责任。”
(作者丁浩宇是湖北省仙桃日报社总编辑、许立菊是该社记者部副主任)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