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心思才有方向:在时代的沃土里扎根

2017-02-14 11:35王雪飞
中国记者 2017年1期
关键词:云南日报文风工作者

□ 文/王雪飞

立定心思才有方向:在时代的沃土里扎根

□ 文/王雪飞

·感受获奖者·

编者按 2016年11月2日,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揭晓,共有20名媒体采编人员获此殊荣。《中国记者》陆续刊发获奖者感言和介绍文章,以便大家学习交流,力争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出新贡献,成为党和人民放心和信赖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王雪飞,男,1972年11月出生,现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日报》编委、评论部主任,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曾任《云南日报》保山记者站记者、副站长,《云南日报》记者部副主任、昆明记者站副站长,《云南日报》昆明分社社长,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地方新闻中心副主任,云南日报社编委委员、评论部主任。

转眼之间,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2个年头。

有人问有点怎样的从业体会,虽然谈不上什么心得,还是认真想了几个词语:有理想、有思想,要踏实、要勤奋。

荣幸地获得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后,有新闻同行采访约稿,虽然自己知道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干货”,还是很认真地总结了这么几句:立定心思才有方向,站稳脚跟才有底气,踏实做事才有作为,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才是成功。

都是真心话。

一、立定心思才有方向

1995年7月,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毕业进入云南日报社,报到后的第二天,就带着行李、坐上夜班车前往当时的云南日报社保山地区记者站驻站锻炼。

我也没有想到,从此就与这片地处中缅边境、远离省城上千里、自己从未踏足过的地方结下如此深厚的情缘,安家立业,一呆就是14年。

那些年间,曾经有过多次调回省城工作的机会,都被我一一婉拒;也有人曾经好奇地问过:一个名牌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为什么能够在偏远艰苦的基层坚持下来待那么多年?我只是简单地作答:因为喜欢。

这是真心话。因为从事新闻工作是我的理想,在我看来,踏踏实实扎根基层更能让自己得到锻炼提高,无论在哪里,无论条件环境怎么样,坚守理想就要有点定力。我喜欢这份职业,热爱这片土地,钦敬那些接纳我、培养我、厚待我的热情真诚的人们。我相信,只要踏实认真地工作,新闻理想在哪里都能够实现。

在一份文稿中,我这样表达:

新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新闻事业,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求真为本,以务实为基,致力于记录时代风云变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我们要把新闻工作作为一项崇高事业,作为理想信念去矢志不渝地追求、坚守、践行。

这也是真心话。2016年11月7日,我和其他获奖者代表以及参加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的全体代表一道,荣幸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聆听了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提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让我感受尤深。我由衷地体会到,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志向、正确工作取向,做到立场稳、方向明,要立定心思、把稳脚跟、踏实做事,既要有理想,也要有定力,在日常工作中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将聪明才智与务实行动奉献于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自觉担负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用求真务实的作为去诠释理想信念、体现责任担当,自觉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努力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二、站稳脚跟才有底气

在多年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中,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脚板立在坚实的大地上,在时代的土壤里深深扎根。站稳脚跟,就要把植根基层、服务群众作为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自觉向基层群众学习,自觉从基层生活中汲取养分,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新闻实践中提高能力。

习总书记曾经告诫新闻工作者“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群众观点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路线。我们要走进基层、贴近生活,对群众有真情感,和群众打成一片,以为群众办些小事实事为荣,以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为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稳脚跟、接牢地气、增长本领。

因工作需要,我曾经在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日报社保山记者站驻站14年。那些年间,我走遍了保山市所有乡镇、近90%的村寨,接触了真实的基层,和很多干部群众成为真心的朋友,得到了极多教益,很多鲜活新闻、获奖新闻正是在深入基层中完成采访、挖掘和写作的。

2004年7月至8月,滇西地区发生特大洪灾,我先后辗转保山市腾冲县、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坚守灾区一线40余天,采写抗洪抢险报道近百篇(件)。我和同事率先报道了在抗洪抢险一线殉职的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的消息,并3次深入盈江进行追踪报道。这些系列报道获得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在记者站工作期间,我曾长期跟踪报道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陪同老书记夜宿大亮山深夜长谈,走访了老书记工作生活过的很多地方,写作了《大亮山的丰碑》等长篇通讯。在长期的采访中,我被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熏陶,获益良多。

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一句空话。和群众打成一片,我们就能站稳脚跟。践行群众路线,就要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时时倾听群众呼声。我们要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自觉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要在直接的联系、平实的贴近和身心的切入中,去深深领悟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的宗旨要义,深刻感受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极端重要性,从中收获全新的启迪和清纯的滋养。

□ 王雪飞在泥石流现场采访。

三、踏实做事才有作为

新闻工作,是一项求真务实的工作,需要求真的精神与追求,需要务实的态度和作风。

求真务实的工作,就是要静得下来、沉得下去,少些浮躁、少些计较,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无论在最基层还是在最艰苦的地方,都能踏踏实实坚守下去,努力工作肯下功夫。

穆青同志曾说“衙门里跑不出名记者。我们一定要到基层去,到各条战线的第一线去,到群众中间去,开动脑筋,多看、多问、多谈、多挖、多想。”在一线新闻工作实践中,我的一个强烈感触是:新闻工作者只有切实按照“三贴近”原则,坚持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才能学得深入、走得长远、转得彻底、改得实在,从而持久推动良好的学风、作风和文风形成。

2011年,我和昆明分社的同事把昆明市东川区作为第一批走基层联系点,在全省率先建立挂钩采访基地,先后3次深入东川区驻点采访。我们采写的来自东川生态建设的系列深度报道《饥渴的铜都》《艰难的突围》《绿色的期盼》等作品,直击东川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困境及努力,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好评。其间,我们还采写了《东川3000吨丰收梨急觅销路》《东川小水窖补助金何时补》等20余篇来自一线的新闻,为拖布卡镇等地的滞销梨找到了销路,为汤丹镇等地的农田水利建设争取到了支持。当东川区委给云南日报社写来感谢信并送来锦旗时,我们深感欣慰。

踏实工作还要勇于创新。2013年1月,按照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工作需要与组织安排,我担任云南日报社编委、《云南日报》评论部主任,积极参与《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工作,在集团主要领导指导推动下,把加强和创新评论工作作为发挥党报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在评论言论方面以转作风、改文风为目标进行重点突破。2013年5月,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引发群众热议和媒体关注,由集团主要领导亲自指挥,我带领评论部同志迅速组织了署名“南耀平”的《科学看待重大项目》《有效回应公众关切》《理性对待社会热点》等重点评论文章,及时疏导社会热点,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充分肯定为“正确引导舆论的扛鼎之作”。这组作品获得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2014年昆明“3·01”暴恐事件、“8·03”鲁甸地震,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等重大事件中,我带领评论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了大量重头评论,均有力发挥出舆论引导作用,彰显了党报评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由我配合集团主要领导担任主要策划执行人,《云南日报》于2013年开始在头版精心打造了“滇云新谈”微小评论专栏,我们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积极创新,栏目开设三年多来,已刊发文质兼优具有“短、实、新”显著特点的言论稿件300余篇,这些微型评论文字简练、观点鲜明、文风清新,很受读者和同行好评,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宣部新闻局新闻专题阅评认为:“滇云新谈”评论栏目,用“短、实、新”的文章引导舆论,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显现了切实转作风、改文风的成效。

我在新闻一线的实践中感受到,新闻界这些年持续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认识上的升华、精神上的洗礼,更是行动上的锤炼。只有走得深入再深入,才能挖出真实鲜活的新闻;走进百姓身边,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和欢迎;走向广阔基层,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

荣誉是激励、是动力,也是压力和鞭策。我还是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立定心思,认真工作,在新闻实践中始终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纪律,锤炼专注敬业、勤奋踏实、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我内心深处的回应。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云南日报文风工作者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云南日报》经济报道新闻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园子里的春天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