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日记”背后的秘密

2017-02-14 11:35肖正强饶力文
中国记者 2017年1期
关键词:景海鹏亚平特约记者

□ 文/肖正强 饶力文

“太空日记”背后的秘密

□ 文/肖正强 饶力文

11月17日下午6点,在电视机前看完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顺利播出,记者长舒一口气。北京航天城招待所窗外,金黄的银杏叶落尽。后方发来信息:“航天任务完成,请前方记者返回‘地球’”。

33天前,我们接到一个“绝密”任务,两天后解密:神舟十一号的航天员成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我们受命拍摄制作“太空日记”的视频部分。

一、神秘创意仍需抢夺时效

航天万众瞩目、任务艰巨,特约记者能否抽出时间发回报道?报道能否如愿完成?第一期上线前,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18日晚,我们换上了航天员中心的工作服,进入飞控中心。从下午5点开始,我们就一直盯着大屏幕拍摄视频画面。但负责人一直让我们再等等,每位记者心中都充满了焦虑。直到晚上22点05分,天地联络人终于在医间通话前争取到宝贵的10分钟,拿着录音笔冲进密话间,与特约记者进行了首次对话。

拿着拍摄的画面和录制的声音回到新闻中心,所有人恨不得要跳起来。看到画面中景海鹏招起手,听到“我是新华社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的声音响起,我们知道第一炮没有哑火。经过紧张的剪辑和手动上字幕,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片头片尾等包装内容,第一期《太空日记》于当晚23:55分成功上线,众多媒体纷纷转载。

二、起点虽高仍需不断创新

如果只是航天员对着镜头陈述,时间一长难免有些单调。所以报道小组仔细挖掘已知的安排,并不断提出新的创意。

整个报道过程中,最大难题是航天员工作繁忙,很少能挤出时间录制《太空日记》。好不容易争取到了通话机会,却又因为时间较短,带来的信息量也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增加了地面专家的采访。事先请地面专家对航天员当日的实验内容进行出镜解读,再和航天员通话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就在不影响航天员工作的前提下极大地丰富了报道内容。《太空日记:中国人首次太空泡茶 航天员也能“挑食”》就是以这种方式制作,报道播发后,被众多媒体转载,网易和腾讯还为此报道制作了弹窗,形成刷屏之效。

□ 新华社记者们与王亚平(中)讨论报道内容。

三、首堂天地联讲太空科普课创造历史

制作一堂天地联讲青少年太空科普课创意源于生日祝福激发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热情,我们决定为他们做点啥。这个想法一提出,每位记者都非常兴奋,齐心协力共同创作视频脚本。随后,航天员中心确定由有过授课经验的航天员王亚平配合完成。

为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很多科普内容,我们希望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出镜讲述。这样他们得抽出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来录制。此时已是飞行后期,两位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根本不可能腾出这么多时间。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将问题细化拆分,在每次录制《太空日记》的时候都预留几分钟来提一到两个科普课问题,最后再将这些零散的回答剪辑拼接到一起,既有信息量,也不影响航天员的工作。

进入实拍阶段。我们希望王亚平的出镜充满“科技感”和“太空感”,最终选择在绿棚中录制王亚平串场和讲述的部分。王亚平大方从容而富有亲和力,整个摄制过程轻松而愉快。从一开始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我们知道,这次太空科普课一定能够成功!

天上的航天员已开始打包“行囊”,我们则开始了紧张的后期制作。抠像、制作三维效果、合成,将影视特效的制作手段和新闻报道结合在一起。

11月18日傍晚6点,《全球首堂天地联讲太空科普课》同步登上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黑龙江卫视、乐视视频。随后,东方卫视等电视媒体纷纷转播,优酷等网络媒体也在首页头条进行展示。报道播出后在一些中小学生间引发新一轮的“航天热”。(作者肖正强是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饶力文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景海鹏亚平特约记者
王亚平讲述出舱:“伸手摘星”的梦想实现了!(上)
Effect of blade shape on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vortex structure of vortex pumps *
孔亚平和她的三个梦
景海鹏:三飞太空
南海随笔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
韩国要造“迷你宙斯盾舰”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詹德斌
“航天英雄”景海鹏小时候二三事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