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柯勇 郑晓奕
“新华社天宫二号电”是这样炼成的
——“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系列报道回眸
□ 文/李柯勇 郑晓奕
本文从策划创新、报道创新、机制创新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再现“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系列报道过程与思考。
特约记者 太空日记 系列报道
《景海鹏要在太空过生日啦!新华社帮你把礼物带给他》——2016年10月21日,作者之一郑晓奕把这条互动征集的H5页面链接,发到女儿幼儿园家长群,立即引起家长们的热烈响应。随后几天,4岁女儿和班里的小朋友纷纷提交画作,为航天员叔叔送上生日祝福。她暗自感慨:这可能是十几年记者生涯里做过的唯一一次可以吸引家里小朋友参与互动的报道。
是新媒体的发展让媒体人与受众的互动如此“零距离”,更是媒体融合的汹涌大潮让新华社这样的媒体奋起直追、不落人后,在这次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报道中,引领了全媒体报道的潮流。
从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我们宣布《厉害了!景海鹏、陈冬成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到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带着两名航天员成功着陆,我们推出终结篇视频《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开讲啦!》,33天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报道”中,新华社“跟开了挂似的”(网友评语),不断推出独家报道。
具体来讲,新华社这次报道开创了“天地结合”的报道形式——首开世界新闻史上记者从地球之外发回报道的先河,两位航天员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的身份在太空进行现场报道;三名85后年轻航天人担任地面“航天主播”,推出“天马行空33天”系列进行解释性、揭密性的微视频报道。
事后回顾,新华社几乎是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神舟十一号举世瞩目,各新闻媒体事先都策划了大规模报道计划,可新华社策划的独特性在于:请景海鹏、陈冬两位在轨航天员当特约记者。在距发射仅剩半个多月时间的9月底,在一次座谈会上,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同志提出了这个设想,并且指挥团队立即付诸实施。虽然披荆斩棘,历经艰辛,但这事居然就干成了。
据初步统计,“太空日记”共推出9期,网络总阅读量累计达1.6亿次,期均1778万次,网民互动超过10万次;“天马行空33天”推出31期,总阅读量达1.3亿次,期均420万次,网民留言超过3万条。该系列报道成为2016年新华社融合报道又一现象级产品。这次报道的成功再次证明,创意才是全媒报道时代最可贵、最稀缺的元素。
从神舟五号报道以来,大规模的载人航天报道已持续13年。新华社在传统程序性报道上“轻车熟路”,但在新媒体冲击形势下,“神十一”报道如何出新出彩呢?
作为新华社媒体融合报道“试验田、示范园和孵化器”的全媒报道平台,在一个月前即联合解放军分社等编辑部门展开了“头脑风暴”。刘思扬同志亲自出面协调,全媒报道平台主动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战略支援部队等部门沟通,确定了“太空日记”“天马行空33天”两个创新项目。
“太空日记”系列报道以执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为主角,请他们用自述的方式报道在太空的工作生活,新华社以“天宫二号”为电头,用文字、图片、音视频和新媒体互动方式全媒体呈现,将人类新闻报道领域首次延伸到外太空。“天马行空33天”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主场景,精心策划打造三位85后“航天主播”,通过新一代年轻航天人的独特视角,介绍天宫二号和神十一任务,并揭密地面工作人员工作情况,与“太空日记”形成“天地呼应”。
全媒体、新媒体化、互动性、科普性、人情味、贴近年轻人……这是策划之初,报道团队对这两个创新项目的定位与期待。
2016年10月19日,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第一天,我们终于等来与航天员天地通话的机会。“大家好,今天是神十一飞行乘组在组合体的第一天,我是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景海鹏……”听着太空传来的声音,看着飞控大厅屏幕上的影像,我们一阵激动。短短几分钟的通话,景海鹏介绍了他和陈冬在天宫二号第一天的情况。我们还从向海内外网友征集的问题里选了一个向他提问:上天“第一夜”你们会失眠吗?天上第一餐吃得怎么样呀?太空舱里舒服吗?他也一一作答。
当天,新华社第一篇以天宫二号为电头、以景海鹏为特约记者的“太空日记”《“米饭面条加热完后就忘吃了”》,分别通过新华社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传统通稿线路,以及新华网专题页面、新华社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终端播发。
一经推出,在海内外立即引起关注,24小时内阅读量过千万次。其中,海外社交媒体脸谱、推特、优兔三大平台阅读量达78万次,新华社手机客户端56.5万次,新华网109万次。文字通稿被60多家中央和地方传统媒体刊用。网友纷纷留言夸赞,海外网友CHEN说:“收看太空人的日记,太有意思了。新华社这个创意真绝妙。”@Shine说:“这是我见过最牛的特约记者。”BBC记者罗宾·布兰特通过个人认证账号发文评论称:“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报道比BBC的报道领先一步。”
前方报道团队常驻航天城,直接获得大量独家采访素材。“太空日记”系列的每一篇都捕捉到了独家首发新闻,如“中国人首次太空泡茶”“中国人首次太空当‘菜农’”“中国航天员首次接受‘天地采访’”等,引发其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形成连续传播效应。这一系列报道均以文、图、音视频、网络等多种方式立体式呈现,内容丰富、生动直观,从不同层面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
“太空日记”终结篇《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开讲啦》更是独家创意。采用天地航天员联手讲课的方式,由两名航天员与地面航天员王亚平一起客串“太空科普老师”,拍摄制作成一期长20分钟的专题片。该片以全国青少年受众为目标群体,以虚拟的“天宫二号一日生活”为总体框架和逻辑主干,通过航天员在轨讲解及演示、相关视频呈现、地面航天员解说补充等元素的组合穿插,生动直观、故事化地讲了一堂太空科普课。其播发时机选在航天员返回的前一天,网络阅读量迅速过千万次,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同步播出,对全国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一次现场航天科普教育。
发挥新媒体报道互动性强的特点,从神舟十一号发射开始,新华社通过各新媒体和网络终端向海内外受众征集问题,包括在推特和脸谱上发起话题标签“#提问中国航天员(#AskTaikonaut)”,然后整理网友最想知道的问题,发给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如新华社客户端网友“兔兔平安”想了解宇航员的睡觉吃饭情况,杭州聋人学校学生徐恩丹问“有没有看到外星人”,还有小朋友问“在飞船上会不会晕船”。航天员在口述日记中有针对性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增加了报道的黏合度与人情味,引发了受众参与热潮。
报道注重人文关怀、突出人情味。景海鹏在太空过50岁生日,新华社抓住这个契机,在新媒体终端发起“为景海鹏叔叔画生日礼物”活动,仅两天就征集到上万份来自海内外小朋友的祝福。报道团队挑选了部分小朋友手绘作品和视频祝语,制作成电子贺卡及短视频,在生日当天上传天宫。景海鹏在口述“太空日记”时作出回应,鼓励小朋友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报道播发后,新媒体终端的受众互动量超过3.5万次。
11月8日记者节,航天员陈冬通过“太空日记”向全国记者同行问好。当得知“太空日记”网络阅读量累计超过1亿人次后,两位“太空特约记者”还请新华社编辑部向全国人民、世界华人转达感谢和问候。这也拉近了“特约记者”和记者同行们的距离。
此次报道是新华社“中央厨房”媒体融合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牵头负责集中采集制作,统一分发至有关编辑部,再由各媒体终端按需推送呈现,实现了在传统媒体版面上的镇版之作及在新媒体屏幕上的刷屏之效。
全媒报道平台自2015年7月7日正式运行至今,已策划运作推出了动漫MV《四个全面》、微电影《红色气质》、网络直播《红色追寻》、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等重量级的全媒体跨界作品,靠的就是新的体制机制、新的技术手段的创新摸索。
当前,国内外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传媒变革的广度、力度、速度前所未有。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始终咬定“创新是事业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以创新抢占发展主动、赢得发展优势。“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系列,就是新华社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创新话语体系、加强议题设置、拓展传播渠道、推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媒体产品的一个有力实证。(作者李柯勇是新华社总编室融发中心副主任,郑晓奕是新华社总编室融发中心技术拓展部副主任)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