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构思精妙。作品将主人公达洛维夫人与另外两位主人公──彼得和赛普提莫斯分别构成映衬关系。通过达洛维夫人与彼得的映衬关系,小说揭示了达洛维夫人不能像彼得那样率性地生活因而失去“自我”处于“被抛”状态的人生悲剧;通过达洛维夫人与赛普提莫斯的映衬关系,小说揭示了赛普提莫斯自杀来源于一战造成的“身体疾病”,也揭示了达洛维夫人的混迹于上流社会的矛盾、痛苦、麻木不仁的“精神疾病”,由此暗喻了整个资本主义处于“疾病”状态的社会悲剧。这双重映衬下的双重悲剧使小说的思想内涵有了震撼人心的“洪荒之力”。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双重映衬 双重悲剧
一、双重映衬:《达洛维夫人》精妙的艺术构思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20世纪杰出的意识流小说作家。她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巨大反响。
这部小说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它的艺术构思。小说主人公达洛维夫人作为身处上流社会的国会议员的妻子,表面上养尊处优,但内心却与现实充满矛盾,她无法反抗现实并不得不麻木不仁地顺从现实的“此在”状态,这既是她的人生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这种人生悲剧和社会悲剧恰恰是在与另两个主要人物──彼得和赛普提莫斯的映衬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通常无法自明(文中着重于均为笔者所加)。海德格尔在谈到事物本质时曾指出:“求助于自明性就实在是一种可疑的方法。”①马克思在谈到劳动、生产、消费这样一些历史范畴时也有一段名言:“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②概言之,事物的本质必须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达洛维夫人》正是运用映衬关系,充分表现了达洛维夫人的人生悲剧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悲剧。这种映衬是双重的——第一重是达洛维夫人与初恋情人彼得的映衬关系,展现了达洛维夫人由于自身性格的矛盾与柔弱,由于社会文化传统的压力离开彼得,失去“自我”而处于“被抛”状态的人生悲剧;第二重是达洛维夫人与自杀的赛普提莫斯的映衬关系,这一重映衬关系既揭示了赛普提莫斯的自杀来源于一战造成的“身体疾病”,也揭示了达洛维夫人的苟存于世来源于她麻木不仁的“精神疾病”,由此暗喻了整个资本主义处于“疾病”状态的社会悲剧。这双重映衬下的双重悲剧极大地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使小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洪荒之力”。
二、达洛维夫人与彼得的映衬关系
小说从六月一天的清晨开始,叙述了达洛维夫人为了准备晚上的宴会上街去买花。她走在伦敦街头的时候,感到清晨是多么美好!“飞奔的赛马那欢快的嘚嘚声已是随处可闻,还有板球拍的叩击声。”空气宜人,阳光明媚。达洛维夫人思绪绵延,不禁想到了初恋情人彼得。她喜欢彼得,喜欢这个虽然有点古怪但是简单阳光、幽默率性的小伙子。彼得总能够给达洛维夫人带来惊喜和快乐,但彼得那放荡不羁,不受社会世俗制约的忤逆性格和达洛维夫人世俗而现世的顺从性格终究存在着差异,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他们美好初恋的终结。达洛维夫人嫁给了现任的丈夫──国会议员理查德,过上了平淡寡味、养尊处优的日子,而彼得则前往印度寻求新生活。达洛维夫人为什么喜欢彼得却又放弃了他而选择了现在的婚姻和人生道路呢?显然,这与她矛盾的思想及性格不无关系。卡西尔曾经指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③确实,达洛维夫人的性格及内心世界是多面而复杂的。她一方面喜欢彼得,她也追求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无法舍弃理查德能给她带来的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她这种复杂的矛盾性格恰恰在与彼得放荡不羁、率性而为的性格的映衬关系中被凸显出来。伍尔夫用优美而富于诗意的语言,用她擅长的意识流的手法,抒写了达洛维夫人在不同场合对彼得的回忆和留恋。在达洛维夫人留恋彼得但又不得不舍弃彼得的痛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达洛维夫人的内心追求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冲突。应该说,彼得真实、率性、风流倜傥的个性魅力确实赢得了达洛维夫人的欢心。但是,身处上流社会、物质生活殷实,与社会名流觥筹交错的生活使达洛维夫人深陷在上流社会的“场”里,这个“场”,正是一种文化氛围。处在这样的文化压力之中,她的理想和个性追求就不得不受到压抑和限制。法国学者杜尔干曾强调过文化的这种压制作用。他说:“我们并不老感到文化强制的力量,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总是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保持着一致。然而,当我们真的试图反抗文化强制时,它的力量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了。”④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映衬关系中,把达洛维夫人想追求自己理想的、富于独立人格的生活,但最终又不得不屈从于社会文化压力的人生悲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达洛维夫人与赛普提莫斯的映衬关系
赛普提莫斯是一个与达洛维夫人并无直接联系的参加过一战的军人,他有幸在战场上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战结束后,他本可以和妻子过安逸的生活,但他却患上了一种叫作震弹症的精神疾病,总是仿佛看见了战场上死去的战士,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战场上的血腥场景。弹震症每天都折磨着他,使他痛苦不堪,由此还连累到他的妻子。妻子没日没夜地照顾他,安抚他,但都无济于事。妻子总是怕受着精神疾病折磨的丈夫在公众场合做出丢人现眼的事,夫妻俩仿佛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对生活充满了绝望。
为什么伍尔夫要在小说中安排这样一个与达洛维夫人并无直接联系的人物呢?其中深意何在?其实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可以说是一个充满隐喻意味的符号,它隐喻了战争给人的身体带来的“疾病”和“创伤”。这种隐喻使作品中的人物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产生了形而上意味,非常耐人寻味。
但问题还不止于此。在小说接近尾声的晚宴上,达洛维夫人从别人口中得知,赛普提莫斯自杀了!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伍尔夫作为小说家的杰出才华。她以大段的富于抒情意味的笔墨,抒写了达洛维夫人内心那种矛盾的、痛苦的、波荡起伏的对现实与人生的体验与思考。一方面,“她感觉自己和那个人很像——那个自杀了的小伙子。”──因为他们都经受过生活的苦难与折磨,她“甚至为他抛弃了一切而感到高兴”,但是另一方面,她“还有生命的恐怖感:父母们将生命交付到我们手中,并期望我们平平安安地一路走到生命的终点……在她的内心深处,感觉到一种骇人的恐惧”。更重要的是,世俗、现状、社会地位、当下的利益与幸福……这一切不得不让达洛维夫人回到现实中来。客人们还在宴会厅等着她,她“不得不去照应他们,不得不去和他们寒暄”。在这里,我们看到达洛维夫人“青春的辉煌已成为往事”,她终于“在生活的洪流中失去了自我”。同时,我们也看到达洛维夫人灵魂的矛盾、痛苦、挣扎,以及最终不得不麻木不仁地继续她一以贯之、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曾将处在具体关系、具体环境中的人或事叫作“此在”。而晚宴上充斥着上流社会的倩影,充斥着纸醉金迷的诱惑,充斥着流光溢彩的奢侈……就是达洛维夫人此时此刻的“此在”。海德格尔深刻地指出:“日常此在首先与通常惯于操劳于什么,它就从这些事情方面来领会自身。人从事什么,人‘就是什么。”⑤达洛维夫人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与她当下“此在”状态的冲突,使她矛盾、痛苦而麻木不仁的精神实际上处在一种“疾病”状态中。人的精神疾病固然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疾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的“疾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做过深刻解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堡学派的学者弗洛姆曾深刻指出:“精神健康的普遍标准,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也可以用它来判断每个社会的健康状况。”⑥正是在达洛维夫人这种矛盾、痛苦、挣扎而又麻木不仁的精神疾病的折射下,我们看到了整个资本主义的社会“疾病”!
总之,小说《达洛维夫人》以它精妙的艺术构思,通过达洛维夫人与彼得和赛普提莫斯的双重映衬关系,产生了双重悲剧效应:其一,达洛维夫人不能像彼得那样率性地生活因而失去“自我”处于“被抛”状态,这是一种人生悲剧;其二,赛普提莫斯的自杀揭示了一战给他造成的“身体疾病”,达洛维夫人既感到震惊同时不得不继续混迹于上流社会,反映了她矛盾、痛苦而又麻木不仁的“精神疾病”,作品由此暗喻了整个资本主义处于“疾病”状态的社会悲剧。这双重映衬下的双重悲剧使小说的思想内涵得到了深化,有了震撼人心的“洪荒之力”,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
①{5}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页,第276页。
② [德]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7—108页。
③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④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彬彬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⑥ [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0页。
作 者:潘兆一,硕士,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研究方向:符号学和英美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名作欣赏·中旬刊2017年1期